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1
1.河流与等高线地形图:
①河流与等高线弯曲的关系,河流在山谷中发育,等高线弯曲处指向高值区;
②河流与地势高低的关系是河流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
③河流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等高线密集,流水速度快,水能丰富,等高线稀疏,流水速度慢,航运条件较好。
2.河流水系特征:水系特征与河流所在地形地势地貌关系密切,主要包括发源地与流向;长度与流域面积;支流及注入海洋;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各河段河床特征;流经省区、重要城市及流经地形区。
3.河流水文特征:
①径流总量取决于流域集水面积大小、流经气候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②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取决于主要补给水源的水量变化,主要还是要分析流经地区的气候特点,当然有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流量较稳定,径流变化较小;
③结冰期取决于气温的高低,一般气温低于0℃;
④凌汛一般多发于春秋季节,有结冰期且河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
⑤含沙量取决于过水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和植被覆盖状况,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⑥航运价值一般在河流下游较高,特别水位高、水量大,水流平缓,河道深且宽阔,无急流瀑布险滩地区通航价值大,当然水运的市场需求也有很大关系,特别是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
⑦水能资源一般在河流的中上游,流量大、落差大的’水能丰富,峡谷地区适于筑坝;
⑧人类活动,一般河流两岸人口密集,引水、筑坝、改变地面状况、污染、航运等都会影响河流水文和生态。
4.河流地貌:
①河流流经山区,流水侵蚀作用显著,一般形成峡谷、v形谷、瀑布(一般岩层上硬下软),坡面破碎、沟壑纵横;在出山口或山麓,流水沉积作用显著,一般形成山麓冲积扇;山区水土流失,东南丘陵形成“红色沙漠化”,云贵高原形成“石漠化”;
②河流流经平原地区,流水沉积作用显著,形成宽谷和冲积平原;
③河流入海口受河流水和海水的相互作用(河流水作用为主),发育形成河口三角洲。
5.地形对水文的影响:
地势决定河流的流向,由高处向低处流。结合地图方向可确定河流的具体流向。
地形类型、地势落差、坡度决定河流流速、支流发育情况。地势陡峭的山区,一般河流流速大、水流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平原地区,一般河网密布,流速平缓,水量丰富的河段有利于航运。
山脉往往是相邻两大流域之间的分水岭。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山脊线可确定河流流域的范围。
6.气候对水文的影响
多雨型气候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随雨量的变化而变化。降水季节变化大的地区,河流有明显的汛期和枯水期,降水量最多的季节出现汛期,有时易出现洪涝灾害。
干旱型气候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气温的夏季,流量,出现汛期。
气温较低地区:冬季气温低于0℃以下,河流出现结冰期。冬季寒冷而漫长的地区,河流冰期较长。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2
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2、月相变化的原因:月球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光
由于日、地、月的相对运动而造成三者位置的变化
3、月相变化的规律:新月(初一)上弦月(初七、初八)
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满月(十五、十六)
新月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线,月居中
上弦月日、地、月三者成一直角
月相变化时日地月的位置关系满月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线,地居中
下弦月日、地、月三者成一直角
月相与农历:春节、端午、重阳和中秋等节日
(1)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边的天空,且月亮的西侧(即右)半边明亮。
(2)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边的天空,且月亮的东侧(即左)半边明亮。
可以简记为:“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月相名称新月(朔)上弦月满月(望)下弦月
出现的时间(农历)初一初七、初八十五、十六二十二、二十三
月出清晨正午黄昏(傍晚)半夜
月落黄昏(傍晚)半夜清晨正午
同太阳升落比较同升同落迟升后落此升彼落早生先落
夜晚见月情况彻底不见半月,上半夜西天,
西半边(右边)亮一轮明月,
通宵可见半月,下半夜东天,
东半边(左边)亮
日地月三者位置日地月三者大致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日地月三者大致呈直角(垂直)日地月三者大致处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居中日地月三者大致呈直角(垂直)
4.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我国的农历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每月的朔为农历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5.月球影响地球的表现——潮汐
在向着月球的地方和背月的地方,形成高潮,两者之间即为低潮。
6.写出与下列诗句相应的月相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
(2)去年元夜日,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满月)
(3)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鹘。(新月)
(4)采莲去,月没春江曙。(满月)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满月)
(6)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满月)
(7)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满月)
7.一嫌疑犯,被证人指证在农历初八晚上12点在草垛东侧往西看,清清楚楚看见疑犯的脸。你如何推测?
答:上弦月晚12点,月已落山,或正悬于西方近地平线,由东往西看正是对光,而犯人背光,不可能看清。
8.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月在日地间。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朝西面。
满月出在十五六,通宵达旦都可见。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3
(一)。交通遗输网中线的区位因素分析方法
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区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1、从自然因素考虑归纳如下:
(1)地形:地势平坦,对交通线的选择限锘目少;地形起伏大,铁路多要筑洞架桥;
工程难度大,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河流湍急,不利航行;但对航空影响小。
(2)地质:喀斯特地形――防塌陷、渗漏;地质不稳定一加固地基,避开断层等。
(3)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公路、铁路;气象灾害(大风、雾等)――水运、航空。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2、从人为因素考虑,归纳如下:
(1)合理布局交通网――分配交通线上的客货运量,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2)经济:经济发展了――客货运量大增,资金充足;反过来,交通建设――加快物资流通,促进区域发展。
(3)资金――尽量减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节省投资。
(4)人口分布――尽量联系城镇、人口稠密区,最大限度受益。
(5)污染――干线不要穿过城区,远离重要文物古迹等。
(6)政治:京九线―一维持香港稳定与繁荣;进藏铁路一加强援藏,巩固国防等。
(7)科技――如在冻土上修筑铁路的技术已解决等。
注:公路选线的分析方法:
(1)国道选线的一般原则:路线基本方向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
(2)地方性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地方性公路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可以尽量多地通过当地的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
(3)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①从宏观上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因素;②从微观上考虑是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间寻求平衡。
(二)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
1、交通运输点的区位选择同样也要受社会经济、技术、自然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不同的点主导因索是不同的。如对港口来说,自然因素起决定作用;而对火车站、汽车站、航空港来说,社会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从总体上说,点的区位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火车站、汽车站、航空港需要考虑场所条件、交通条件、客货流集中程度等
港口需要考虑自然条件(水域、陆域)、经济腹地、城市等
2、影响港口的区位因素
(1)水域条件(包括航行条件、停泊条件)
河港:沿河,水深、流缓、河宽――提供淡水和空间
海港:沿海,水深、易靠岸、有避风浪的海湾
人口迁移问题必背知识点
⑴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差异。
⑵人口迁移的主要、经常起作用的原因:经济原因
⑶美国老年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原因:①自然原因:纬度高,气候寒冷;②社会原因: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⑷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开发资源和发展边境贸易。
⑸四川人口迁出对当地的积极影响:①缓解了本地区人地矛盾;②加强了四川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③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⑹流动人口增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利:积极推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增加社会活力;
弊: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影响城市交通以及社会经济秩序。
⑺人口迁往边疆和工矿区的影响:
利: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工业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综合环境。
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
(8)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入地影响:①获取足够的劳动力;②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③给城市环境造成影响。
对迁出地影响:①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②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③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上海成为人口迁入地原因:经济发达,收入高,就业机会多)
人口流向城市的影响:
(1)有利影响―①人口流动给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②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收入;③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结构体制改革深化发展作出贡献;④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⑤促进城市周围地区的农、牧、渔、副业的发展;
(2)不利影响:①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增加城市的住房、交通等压力;②加剧城市的环境污染;③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带来问题;④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觉得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我们非常希望您能够将其分享给更多的人。最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由用户David Smith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npanclub.com/65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