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一

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 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 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二)空间与图形 第二、四单元“长方体(一)(二)”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自建参数系确定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学生在这一单元认识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通过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四)数学好玩 本单元设置了“象征性”长跑、有趣的折叠、包装的学问三个内容,主要目的鼓励学生从数据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学生

基本

情况

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在数与代数等四大领域掌握了大量的基础知识,他们能灵活地运用,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的方法,但也有个别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弱一些。备课时应注意优等生与学困生的。具体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对学困生能进行个别辅导,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与帮助,促使其自觉学习。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 www.niubb.net 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方法,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在书写上要进一步提高要求,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培养其责任感。

学期

教学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加、减、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加、减、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3、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5、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6、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各单元教材重难点 分数加减法 折纸:1.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能正确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长方体(一)教学重点:了解长方体的 几何结构。掌握长方体表 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计算长方 体的表面积。

分数乘法: 教学重点:理解整数与分 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重点培养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整数与分数的 乘法的两种意义之间的联系。

长方体(二)教学难点:感受1立方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能形象地描述这些体积单位实际有多大。

分数除法: 教学重点:理解除数是分 数的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重点培养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把被除数的分数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 每一份都是这个被除数的几分之一,也是所求的商。要结合具体情境与操作来 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 义。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 意义,是从被除数中能够 分出多少个除数的角度来理解的。

确定位置: 重点:在方格纸上会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难点:准确理解“南偏东30度”和“东偏南30度”的不同。在具体情境中,能根据不同的观察点来判断方向。

用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解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快速地分析、找到数量之间的相等 关系,列出方程。

数据的表示与分析: 教学重点 复式条形、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读图能 力;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和作出简单的判断与推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主要

教学

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4、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5、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6、后进生转化措施: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重视与家庭的联系。

学期课时安排 分数加减法 (共10课时)

折纸–2

星期日的安排—2

机动—1

“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2

练习一—2

机动—1

长方体(一)共8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和练习2

展开与折叠—1

长方体的表面积–2

露在外面的面—-1

练习二—1

机动 –1

分数乘法共10课时

分数的乘法(一) –2

分数的乘法(二) — 1

分数的乘法(三) — 2

练习三 — 3

机动复习–1

长方体(二) 共10课时

体积与容积 — 1

体积单位 — 2

长方体的体积—2

体积单位的换算– 2

练习四 — 2

有趣的测量—1

整理与复习(一)–共2课时

分数除法共8课时

倒数 — 1

分数除法(一)– 1

分数除法(二) — 2

分数除法(三) — 2

练习 五—2

确定位置共2课时

确定位置(一) –1

确定位置(二)–1

用方程解决问题共4课时

邮票的张数 –1

相遇问题 — 2

练习六—2

数学好玩共3课时

“象征性”长跑 –1

有趣的折叠–1

包装的学问–1

数据的表示与分析共6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 –1

复式折线统计图 –2

平均数的再认识 –2

练习七—1

总复习共6课时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在观察、讨论、判断等活动中,经历初步认识扇形的过程。

2.知道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圆中画出扇形。

3.体会扇形和圆的关系,感受扇形图与名称的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扇形以及圆心角和弧。

教学难点:

认识扇形以及圆心角和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两把折扇(其中一把圆形扇)、画有教材中四幅图的小黑板;学生准备水彩笔、量角器、直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用折扇作为导入新课的道具)同学们对折扇并不陌生,能说说你们对它的认识吗?

像折扇打开形状(教师打开折扇演示)的平面图形,在数学上,我们称之为扇形。(出示课题:认识扇形)对扇形你想了解哪些知识呢?

学生自由讨论,指名交流汇报。

教师:同学们说的这些知识,我们今天一起来解决。

二、探究新知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图,圆中的涂色部分与圆有什么关系?

它们是圆的一部分,扇形是由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形象地说,就是两条线段和一段弧(曲线)围成了扇形。

1.认识圆心角。

出示例3图。

教师在右图的基础上标出1,指出:像1这样,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作圆心角。

提问:圆心角是由什么组成的?顶点在什么上?

使学生认识到:圆心角是由两条半径和圆心组成的,所以圆心角的顶点在圆心上。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几个角,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圆心角。

教师接着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在圆上分别画出圆心角是 、 、 、 的扇形,让学生比较这些扇形的大小。使学生明确: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就越大。可以再次演示折扇,同一把扇子,张开程度不同,扇面的大小就不同。

2.认识弧。

教师拿出圆规和直尺,先画一个虚线圆,在圆上取A、B两点,再用实线A、B两点间的部分。(弧是圆上的一部分,这样处理易于理解)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点间的实线部分是在什么上画出来的?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篇三

分数的意义

1、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理解有关单位“1”的数学内涵,进而揭示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伯含义。 认识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观察分析,比较法,小组交流学习法

主题图的放大图,学生自备20根小棒

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1)展示主题图

(2)让学生说出从图中获取的主要信息

(3)揭示课题

二、师生共同探究新知

(一)再创情境,探案例1

1、中秋期间,我们的传统习俗是合家分享一块大月饼,喻示合家和美,团圆之意。小华一家也不例外。(示图)

他告诉我们什么?我分得这个月饼的1/4

谁能告诉大家,这里的1/4是把()看作一个整体呢??

2、小红家买的是盒装月饼,每盒8个,她说:我分得这盒月饼的1/4。谁知道小红所说的1/4是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呢?

分析一下他俩得到的月饼,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问题吗? 小组交流,再全班反馈

(二):教学单位“1”、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

1、关于单位“1”

学生小组交流“议一议”

师让学生小组“议一议”的3个情境,全班反馈(师对应板书)

归纳:一个物体或是由许多物体组成一个整体,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观察板书内容,体会这里单位1的量,及其所表示量的对应的分数的实际意义。(可以同桌交流)

2、关于分数的意义

理解了什么是单位1的量,我们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拿出一些小棒,把它看作单位1

使它能平均分成5份,6份??

情况反馈

归纳分数的意义: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先说,再对照书上的概念进行巩固。同时板书:分数

说一说,议一议,上面分数的实际意义

课堂活动:说一说生活中的分数;画一画(书上的第2题)

3、关于分数单位的认识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又叫做这个分数的单位。 让学和举例说一说:

再议一议:分数单位与分数什么有关系?(分母)

三、全课总结

1、反思与质疑

本课我们研究了哪些方面的新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再针对主题图的情境试述其中各分数的实际意义。

2、还有什么疑惑的,或者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师生共同梳理

单位“1”——分数——分数单位

四、布置作业

课本第25~26页1、2、3题

分数

单位“1”:??

分数的意义:??

分数单位:??

单位“1”——分数——分数单位

实践操作 篇四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硬币,按照刚学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进行,并填好书上的统计表。

2.课堂作业。

做练习一的第1题。做练习一的第3题。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篇五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12—13页。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

2、我会有序地思考,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我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学习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独学

1、互动分享收获。

2、质疑探讨。

三、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这里讲的因数一样吗?

(1)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代表交流、汇报。

(3)自读课本第12页下面的一段话。

2、自学课本第13页例1。思考:

(1)18的因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 有________个。

(2)18的最小因数是________,最大因数是________。它的因数的个数是________的。

(3)也可以这样表示: 18的因数

3、组内交流并讨论:怎样找最快,而且不容易遗漏?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组代表汇报,总结。

5、试试身手(第13页“做一做”)。

课后反思: 篇六

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是现代化社会对人的最基本要求,是每一个人必备的技能之一。而让学生感受体验到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意义,是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内的最好方法。

本文由用户南国猫觅海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npanclub.com/52020.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