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内容 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总结

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内容

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总结 篇一

一个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收获不少,下面我把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

一、教学工作。

这学期主要担任五年级103班的数学,五年级102、103班和六年级100、101班的英语并且担任五年级102班的班主任工作。工作又多又杂,为了做好教学工作了,提高教学质量,我做了如下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二、领班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班会、晨会、思想品德课及结合各科教材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老动、爱学习等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班干部是老师的左右手,所以我把培养得力的班干部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培养了一位得力的班长。这些班干部能把班的学习和纪律管好,为我减轻负担。我为他们定出要争取每星期都拿文明班的目标,各施其责。还常给班干定时开会,了解他们工作的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开展工作。使班干能在同学中树立起威信,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这学期跟其他班的同学打上几场架,我唯有苦口婆心地跟他做思想工作,慢慢把他转化,慢慢的打架违纪的现象大大减少了,上课能遵守纪律,并且非常积极回答问题,学习成绩也优秀。但还是不时出现一些消极的思想。为了把班的常规工作搞好,我每天都坚持到班上了解学生的早读情况,对学生进行晨会教育。经过一个的努力,我们班的各项常规工作像早读、卫生、课堂纪律等都抓得比较好。

通过一个学期的工作,我认识到,作为一个老师,想要把课上好,把教学搞好,把学生的成绩搞上去,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花更多的时间。由于我教学认真负责,经验的逐步积累,对学生辅导力度的加大,终于将学生的成绩逐步提高了上来。在新的学期里,我将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总结 篇二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小学班主任面对6、7岁—11、12岁的儿童,工作更加繁重。我相信,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胜任这项工作并把自己从繁重中尽量解脱出来,那么,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就至关重要。下面我谈谈自己这一年来的工作的体会。

一、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

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要研究学生*白话文 *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

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我们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那么,你的教育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

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其一,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三、以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学生的常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等等诸多方面。日常行为的训练要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四、拟定集体与个人的远、近期目标。

有目标才有动力。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拟定全班与小组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远、近期目标,让每一个学生明确我们全班和小组正在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什么,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然后,要引导每一个学生拟定切实的个人远、近期目标,将集体的动力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帮助和鼓励每一个人进步,使每个人都在明显而又易于承受的压力下自觉要求自己。

目标的制定不是目的,如何通过努力去实现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才是目的。因此,鉴于小学生年龄与心理特征,有两点需注意:一是近期目标较之远期目标更有激励作用;二是目标的制定必须切实,要让孩子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不能好高骛远,以免丧失孩子信心。

五、激发学生竞争意识。

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必须强调,这是“互助”、“友好”的竞争而不是“敌视”和“保守”的竞争,其目的是为了取得共同的、更大的进步。

1、激发与外班学生的竞争意识:从集体活动的表现、班级荣誉的争取、留给老师的印象以及个人获将情况等等多个方面激发全班由整体到个人的与外班的竞争意识。这也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2、设立定期评价制度:以“小苹果”等相对固定的评价模式,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各种表现定期评价,使每个学生和小组明确近期优缺点何在,在班上居何位置,从而增强警惕性和进取心,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3、建立互助组:以互助小组、1+1小组(一一对应的优生帮助差生形式)、小组帮助组员等等多种互助方式促使差生取得更大进步,共同实现个人、小组与集体奋斗的目标。

式各种各样,目的都是鼓励先进、指出缺点、激励所有学生争取更大的成绩。奖励比批评的教育效果更明显。

六、重视主题班会与主题队会的开展。

要注重每次活动的实效性,使每次活动都让学生得到一次思想和灵魂的洗礼,留下深刻印象并指导自己以后的言行。其主题可以根据社会影响、学生思想动向以及偶发事件拟定。比如引导孩子们要学会爱感恩的班会《感恩的心》,教育学生正确看待“美”的班会《美的标准》以及教育学生要做文明小学生的班会《文明伴我行》等等,主题都非常优秀。

七、学生个性特长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应时代需要所培养的人才应是高素质的,是有创造性的人才。班主任在使素质不同的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尽可能大的提高和发展的同时,更要努力发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创造能力,培养他们成为班上各方面的顶梁柱和带头人,也为培养21世纪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诚然,在我国的班级授课制度下,在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复杂的,任务是繁重的。但是,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加深理论修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形成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是完全能够干得非常出色而游刃有余的。

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总结 篇三

班集体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场所,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道德品德养成、健全人格形成以及素质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加强班级管理,营造班级氛围,发挥班级功能,提升班级形象的重要内容,在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学生培养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班风建设以及各类班级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育人的总体目标、紧扣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着力在“新”、“特”、“实”上下功夫。

一、班级文化建设要有“新”意

班级文化建设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坚持素质教育方向,努力通过赋予新内容,创设新载体,使学生的学习成长环境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相承接,与学校整体育人环境要求相一致,与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相吻合。赋予班级文化建设新内容,要着力在深化建设内涵上下功夫。

一是加强团队精神培育,营造和谐共进的班级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班级是一个整体、团队,无论是实现班级整体环境的优化,还是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都必须把突出团队精神培育放在突出位置。实践证明,团队精神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学生的个体发展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作用。现在学校很多是独生子女,个性特征鲜明,团队精神缺乏。加强团队精神教育,就是要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合作意识、沟通意识,进而在班级营造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形成和谐共进的生动局面,使团队精神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核。在每一年的班级工作中,我都努力提倡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等作为班级座右铭,使学生重视团结合作,打好团队战。

二是注重学生人格培养,体现富有底蕴的人文气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而学校则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主阵地。因此,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理应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教师则要履行好教育职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牢固树立诚信意识,创新意识,人文意识,着力提高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让文明、高雅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使人文气息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亮丽底色。

三是促进学生习惯养成,凸显文明规范的时代素养。青少年的教育是习惯养成教育。因此,注重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规则意识教育,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在这方面,教师应该率先垂范,班干部应该身先士卒,学生应该严以律己。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要防止简单化,杜绝一刀切。只有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按照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育人、塑造人;只有发挥活动育人、环境育人、阵地育人、实践育人的工作优势,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启发、养成习惯,才能使文明素养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育人硕果。

二、班级文化建设要有“特”色

班级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单位。班级文化的建设只有体现时代特征、学校特点、班级特色,符合班级发展实际,符合学生发展实际,才能体现价值,发挥应有作用。

一是创设个性化的班级环境。教室是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因此教室的硬环境建设就成了班级文化建设不可忽缺的重要内容。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既要重视教室各区域、各工作板块的外观设计、色彩搭配、空间布置,更要注意其主题确定、内容选择、信息传递,使教室环境能够体现班级理念、学习目标,反映精神风貌、文化气息,让人走进教室,顿觉舒畅、倍感温馨、催人奋进。对于教室环境的基本格局和总体布局,在保持相对稳定前提下,要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设定;二是确立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班级目标。目标管理是规范班级管理,推进班级发展的前提。确立班级目标,首先是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只有在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基本特点以及思想状况的情况下,才能使班级目标的提出做到有的放矢,符合实际。比如:本学期开学初,为了让班级同学全员参与,使班级目标有针对性,在全班范围内征集班级目标,最终确定“努力每一刻,收获每一天”为班级目标,并为设计获奖者颁发奖品。其次设计了两大板块,分别命名为“挑战无处不在”和“努力从我开始”,并让每位同学自定一个竞争对手,将对手的优势,自己的优势、不足以及挑战计划写在一张纸上,张贴上墙。这样,有了目标,同学们学习起来也比较带劲。一阶段过后,进行对照总结,对于成功挑战对手的同学,由班委向家长发出喜报,并自定新的挑战对手。

其次是充分发挥班干部和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目标制定。这样既能有效激发同学们关心集体的热情,又能使他们充分体会班级目标的内涵,有利于形成上下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再次是推动班级目标的落实。班级目标归根到底要落实到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学生学习进步的各个方面。因此,要把目标要求纳入常规工作,细化分解,强化责任,抓好督促,跟踪考核,特别是要利用班会、晨会等会议,及时总结、发现不足,整改提高。

三是组织开展好有吸引力的班级活动。有影响、有特色、有内涵的班级活动是活跃班级气氛,增强班级活力,促进班风建设的有效方式,也是展示学生风采、锻炼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班级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更好地把育人理念、目标、要求主题化、具体化,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能力素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养成良好品格,提高学习能力,增强素质本领。通过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可以起到活跃班级气氛,增强团队合作,鼓舞班级士气的作用。每学期,我班除了重视学校指定的各种活动外,还长期坚持搞一些具有班级特色的活动。比如一日一思活动:俗话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让他养成每日反思总结的习惯,我让学生每天在家校联系本上写三句话:分别是:每日一得,每日一失,改进措施及启示,大多数学生都养成了每日省吾身的习惯。

三、班级文化建设要有“实”效

班级文化建设要有实效,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班级文化建设与加强班级管理的关系。班级管理既是规范化的基础工作,又是系统化的育人工程。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中的“软”件。班级文化建设为班级管理赋予了文化特征和人文色彩,也促使班级管理更加人性化、科学化。从班级管理上讲,制度管理是根本,人文管理是关键,民主管理是核心。班级制度建设管根本、管长远。民主管理能够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能够使班主任从日常琐事中超脱出来,能够构建起学生自我管理的体制机制。人文管理需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教育与引导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能够使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工作相得益彰,就能够把关心人、理解人、服务人的人文关怀落实到管理工作中去,体现在赢得人、塑造人、成就人的实际成效上来。

二是处理好班级文化建设与营造和谐班级的关系。和谐、融洽、奋进的班级氛围对学生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是要构建和谐班级。因此,营造和谐班级作为体现新课程改革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需要从服务学生成长发展的高度去认识,从立足班级长远建设的实践去推进。构建和谐班级,就是要形成平等、友爱、默契的师生关系,形成团结、互助、共进的同学关系,形成开拓创新,争先创优的的良好班风,使每一名同学在融洽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在和谐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三是处理好班级文化建设与推进制度建设的关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既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班级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讲也表现为制度文化。只有使班级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循,才能使班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也只有在班级管理中注入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涵,班级管理才能民主化、人性化。加强班级制度建设,需要注意把握:在指导思想上要突出导向性和承接性。切实把公民规范、学生守则、校规校纪的要求体现到班规班纪中来,把班级发展理念、价值取向融入到班级制度中去,并结合学生特点,形成有鲜明班级特色的学生行动指南;在内容上要注重针对性和操作性。围绕学生学习纪律、文明礼貌、行为规范、制度执行、班务管理等方面来把握重点内容、进行制度设计;在制定方式上要反映民主性和群众性。广泛听取学生想法、征求学生意见、吸纳学生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在制度设计中的能动因素和积极作用。事实证明。越是群众基础广泛的制度规范,越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在落实上体现执行性和实效性。要强化对制度执行的检查和督促,保证制度落实和应有效果。同时在执行中要认真总结,对不适应新情况、新变化的相关内容,要及时作出调整。

本文由用户南国猫觅海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npanclub.com/38095.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