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调查报告怎么写 范文 教育调查报告范文1

教育调查报告怎么写

教育调查报告范文1

我于20xx年7月9日,被分到xxxx中学进行为期五个星期的教育教学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顺利的完成实习工作。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物理这门课而言的。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我将来的从业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物理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物理教育的情况。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省重点高中,学校规模较大。该校在张家界地区算是较好的中学,所以近年来生源不断增加,所以教的好坏显得尤为重要。张家界对教育的投资相当重视,学校的经济状况较好,设备先进,设施有电脑、投影仪等的现代教育设备。近几年,该校学生的重点班成绩较好,基础较好,不过对于普通班级来说班里学生水平参差,两极分化严重。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物理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物理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物理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尤其对难度大的这门课,认为努力与否考试时得分提高不是很明显,所以信心不断减少,况且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的时候,大多物理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物理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物理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及个人的基础程度。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加强他们的基础知识在难度上适当减小。毕竟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不一定能照顾上每一位同学,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对课堂教学工作要认真、仔细的多,因为物理的教学课堂很关键。因为许多同学在课后根本是知难而退,所以老师提倡他们课堂动起来,留下问题,让他们大脑都动起来,所以对于课后不练习的同学,课堂就是他们的全部。调查中,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课堂学生动起来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巩固知识,而且达到练习的效果作用。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相对和谐。老师说本校一些班级学生的记律较差,自觉性不足,如果气氛过于活跃,课堂就会乱哄哄,难以克制。而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合作能力欠缺,实际效果为达到但花去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度。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物理学的情况。

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存在较大的困难。课下聊天时,都纷纷向我诉苦:“老师,物理好难啊!”我一边以坚定的语气鼓励他们,高中知识相对初中知识可以说在难度上是一个质的飞跃,但只要你们咬牙坚持,不断地在平时学习的碰壁中摸索高中的学习规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会慢慢地找到学物理的感觉了。给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一边在

心里苦苦思索着如何去帮助他们尽快地把学习方式从初中转变到高中来,适应难度较大的高中物理学习。现在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物理还是有不少好处的。毕竟在高考时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况以后踏入社会后,多多少少会用到物理知识。

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面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学生听起来又感觉到无聊。甚至有的学生说,老师的方法太旧,因此影响了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调查中,学生希望老师能关注他们。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后进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调查中有一个学生问我如何看待老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还问我今后要是当老师的话会不会也这样。我回答他们说:老师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是因为他们能听老师的话,而一般情况下后进生的自觉性差,经常不听话,自然惹得老师不开心。老师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我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发觉,只要能多关注后进生,他们会很感动、进步很大。看来老师要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多鼓励后进生这一点对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很重要,好的沟通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加爱学习你所教的那门课。

教育调查报告范文2

利用自行设计的“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问卷”,从新课程实施保障系统、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科学探究、课程评价制度五个方面对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新课程实施以来这五方面发生的转变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实施情况;问题;建议

初中物理新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基本理念是:注重全体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前沿;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1]如何将这些先进的理念渗透到教学实践当中,是课程改革计划变为现实的关键环节。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客观分析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情况,为进一步调整、修订新课程改革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提供具体的指导。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山西省南部、中部、北部各取一个市,每一个市随机抽取参与课改的初中物理教师30人(男15人、女15人)、学生100人(男50人、女50人)。

调查问卷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内容主要从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保障系统、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科学探究、课程评价制度五个方面入手编制,采用单项选择题、开放性选择题和开放性问答题的形式呈现。

实施调查时,研究者委托当地教研人员,亲自将问卷发放给教师和学生,讲清此次调查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问卷回答完毕当场收回。共收回有效教师问卷86份,有效学生问卷281份。采用Excel 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处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的保障系统

1.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环境

学校对物理课改的重视程度是顺利推行物理新课程的根本保障。本次调查中85%以上的教师认为学校重视此次物理课改,其余教师认为不重视或持不清楚的态度。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执行者,他们对物理课程改革的适应情况是课改顺利推行的一个重要条件。目前大部分教师已经适应了本次课改,近30%的教师还不太适应。为了搞清楚物理课改的影响因素和教师存在的问题,我们做了进一步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在此次物理课程改革当中,教师面临的最大困难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资源缺乏,二是传统思想对教师的束缚。这两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能合理解决,物理课程改革很可能流于形式,无法顺利推行。教师在遇到困难的时候,9.72%的教师选择独立解决,84.72%的教师选择与同事商量解决,只有2.78%的教师向教研组长反映,1.39%的教师向校领导反映,1.39%教师选择不采取任何行动的消极态度。可见,绝大部分教师遇到困难并不向上级反映,造成上级并不清楚教师存在哪些困难。如何建立良好的管理体制,解决课程资源匮乏问题,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评制度,是物理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图1 教师在物理课改中遇到的困难

2.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观念,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课程资源。 [2](211—213)以校内资源为主、校外资源为辅是本次课改的指导思想。调查显示:在教学中,教师除使用黑板、粉笔等常规的教具外,73.61%的教师表示常使用模型、模具演示,61.11%的教师常使用幻灯机,51.39%的教师常使用挂图,41.67%的教师常使用多媒体计算机,12.50%的教师常使用录音机,8.33%的教师常使用录像机,6.94%的教师常使用一些其他的教具。此外,可利用的校外课程资源见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可利用的校外课程资源集中在图书资料和电子资源。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仅19.44%的教师去学校图书馆、资料室查阅资料,8.33%的教师去校外图书馆收集资料;在对学生的调查中也得出一致的结果,仅有28.33%的学生认为学校图书馆有些方面能够满足自己学习的需要,其余学生认为校图书馆不能满足自己物理学习的需要。可见,校图书资料更新慢、数量不足、与教学内容脱节等局限性,使得校图书资料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此外46.48%的教师认为学生从来不去校外图书馆等地去学习。校内图书馆有待进一步扩充更新以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校外图书馆虽然便利,但并没有被广大师生所重视和利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条件差会直接影响物理新课程的实施效果,在本次调查中,66.67%的教师认为实验条件差,该现象是物理课程资源缺乏的最主要原因。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因为条件差而放弃实验,28.23%的学生认为物理老师经常使用日常简易器材(如易拉罐、火柴、手电筒等)做实验,36.73%的学生认为老师有时这样做,21.09%的学生认为老师偶尔会这样,10.54%的学生认为老师从不这样做。可见,大部分物理教师在努力挖掘身边的可利用资源,利用日常生活的简易器材进行实验教学,以此弥补学校实验器材不足的问题。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

1.教学观念

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具体操作者,是初中物理课程改革的主体之一。物理教师教学观念决定着物理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传统教学是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此次课改提倡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调查发现:72.22%的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全体学生的发展;针对学生物理学习上的个别差异,75.00%的教师使学生间形

成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气氛;19.44%的教师采取个别指导的办法促进学生学习,其余教师采用与家长合作等办法来帮助学生进步。由此可见,物理教师在关注每一个学生身心发展的同时,也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为了让不同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物理教师创建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良好气氛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由于受到考评制度的影响,93.06%的教师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55.56%的教师重视学生全面的发展,31.94%的教师重视学生特长的培养。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教师如何定位物理教育目的,对物理新课程改革起着主导作用。从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物理教师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但在培养学生特长方面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2.教学行为

教学观念决定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在此次调查中显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答不上来或回答错误时,仅8.50%的学生认为物理教师会批评学生,其余学生认为物理教师会鼓励学生大胆回答,并启发学生思考。当学生提出超出教学要求的问题时,

38.89%的物理教师采用包办的方式为学生详细解答,直到学生满意为止,58.34%的教师鼓励学生自行探究学习,建议学生到图书馆查资料或与同学讨论解决,仅有极少数的教师采用消极的态度和行为,告诉学生所提问题超出了教学要求,不必再考虑。

此次新课程改革,期望以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来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此次调查中63.89%的物理教师从学生的实际考虑教学方法的选择,9.72%的物理教师从教材的实际考虑,6.94%的物理教师从教学条件考虑,19.44%的教师综合以上方面考虑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常常将物理知识和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进行教学,他们还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调查显示:51.36%的学生认为物理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进行学习方法的讲授,35.37%的学生认为有时进行,13.26%的学生认为物理教师很少进行或根本不讲授学习方法。

教师教学辅助方式的选择与应用也是物理课改的关键所在,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通过布置大量课外作业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做法,已经不再是物理教师常采用的辅助教学方式。教师根据学科特征,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鼓励学生阅读有关参考书,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解

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科技前沿知识;还可以采用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实地考察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学生学习方式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现代的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 [2](130—134)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

1.学习兴趣

现代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主要区别是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在本次调查中,49.66%的学生对学习物理非常感兴趣,43.88%的学生有一定的兴趣,其余学生兴趣极低或不感兴趣。在整个物理学习过程中,34.6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展。79.93%的学生表示在以后的物理学习中,将更加努力地学习物理。以往有研究表明,物理课程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课程之一。该结果与本次调查结果不同,主要原因是课改以来,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带动学生探究、实验等,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其学习兴趣得以发展。

2.与他人的交往

与他人的交往、互动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与他人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成功完成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科学方法,了解STS,树立科学世界观。在本次调查中,我们着重了解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结果显示:68.06%的物理教师认为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互动充分,其余教师认为不充分,学生更多是被动听课。从学生角度来讲:37.41%认为经常与老师交流,59.52%经常与同学交流。当物理学习中遇到困难时,35.71%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得到老师及时的帮助,35.03%能够得到同学的及时帮助。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教师认为和学生互动充分,但大多学生认为与教师交流互动不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得不到教师的及时帮助,更多的转向同伴求助。为了顺利推行物理新课程,教师可以创造更多的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学习遇到的困难,并给予及时的帮助。

3.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个体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其精髓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主动性。 [3]本次调查中33.79%的学生认为自己经常能够自觉地学习物理,57.14%的学生有预习的习惯,29.59%的学生能够及时复习。在实验过程中37.67%的学生表示由物理老师或实验老师提供实验器材和用品来进行探究,14.73%的学生自己选择实验器材和用品,38.01%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选择,7.88%的学生和同学商量一起选择,

1.71%的不属于上述情况。在观察实验中的物理现象时,42.18%的学生按课本的要求观察,47.96%的按老师的要求观察,5.44%的按照自己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其余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观察方法。从中可以看出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物理的习惯尚未养成,在小组实验中大多学生依照老师的安排和书本的提示进行实验和观察,还没有形成自主探究的习惯。

总的来讲,70.83%的物理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方法多样,已经不存在死记硬背的学习;46.94%的学生认为物理学习负担不重,轻松愉快,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见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虽未全面养成,但其学习方式正向主动的、多元的、新型的学习方式悄然变化。

(四)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成功的科学教育要使学生既能学到科学概念又能发展科学思维能力。物理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不仅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感受到自己的失败与错误,通过纠正错误,逐步走向正确,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富有探索性的物理学习实践是发现物理现象背后意义的关键,也是科学素养形成的过程。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师生如何正确看待并实践科学探究,了解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薄弱环节,是此次调查中我们关注的问题。

科学探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部分物理教师因为没有领悟该教学方式的精神,不能正确理解和应用这种教学方式,致使24.91%的学生认为几乎每节课物理老师都安排科学探究,7.51%的学生认为老师很少安排科学探究。调查还发现,虽然有84.69%的学生认为,科学探究对学习物理很有用,能帮助记忆、理解和应用知识,但38.91%的学生认为,科学探究活动花时间过多,影响自己的学习。其中主要原因来自四个方面:(1)教师对探究活动的误解与滥用,造成学生对探究活动的腻烦;(2)教师对学生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的指导监控不到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盲目性很大;(3)组织纪律差,造成时间的浪

篇三: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教育问题历来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教育事业是历朝历代兴国安邦的大业,它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大计,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 基础教育是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塑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及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综合素质的关键。而中学教育又是构成基础教育的核心部分。作为个体,它承担着一个青少年成长期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和道德观念及人生素养的培养;而作为整体,它则承担着一代代国家新生力量的科技水平和社会公德及国民素质的塑造。 为了更全面、科学地了解中学教育的现状,我利用实习的业余时间,对本市的中学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本市的中学教育在历经不断改革,不断发展后,有了显著的成就,但又存在着问题。现就中学教育现状作报告如下: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市的中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基础教育落后的状况。几十年来,党和政府努力改变旧中国学校分布极不合理的状况,逐年加大对文教事业的投资力度,采取措施,大力发展乡村教育从而使学校的布局和城乡人口分布相适应。 但是,由于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升学制度的不完善,致使基础教育的目标发生了严重的偏差。“升学第一”取代了“人才第一”,“应试教育”代替了“素质教育”,流弊所及,基础教育越来越背离教育方针,许多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已发生变化。学校等级分化严重,教师劳动价值不平等。这些都制约着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和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较长一段时期来,教育部门及社会考察学校和教师业绩的标准偏重于升学的多寡、分数的高低,加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和“升学为第一目标”的思想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于是,为了达到升学目的而采取的(或存在的)一切活动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都无形中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教育部门、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也几乎都卷入了“升学唯一”的怪圈中,从而就出现了诸如下列的种种违反教育规律的现象:

(一)生源质量分布不均,学校管理两极分化。 除了少数省、市(县)级重点中学因有高水平生源的保证 ,有集中本地区优秀教师的条件,在教学中相对遵循教学规律外,其余的学校可以粗分为这样两种情形:一类是除省、市(县)重点学校——“状元”学校外,处于“榜眼”或“探花”地位的学校,它们主要集中在城关或一些重点乡镇。因为要保持固有的名次和地位,所以千方百计网罗生源,实行近乎军营式的管理,教学上加班加点,尤其是几门主课,布置大量作业,进行频繁的补课、考试,可谓对学生“狂轰滥炸”。

(二)管理手段相对单一,育人机制日趋弱化。在许多教师的班级管理中,学生被分为两类:能升学的和不能升学的。于是管理中出现了保护与淘汰这一简单的思维模式。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往往

是对“尖子生”的过分袒护,而对差生则歧视、讽刺、挖苦,甚至贬及学生家长的人格。有的教师还在桌位安排中,把“尖子生”排在最佳位置,把差生放在偏角,或者把差生集中在一块,作为“特区”,并把那些成绩后退的同学随时调入差生群中,以示惩罚。在一些乡镇中学,教师打学生的事情时有发生,学生或忍气吞声,或纠集力量报复,甚

至酿成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育人机制的弱化,学生一旦违规违纪,往往缺乏教育,而用面壁罚站、逐出教室、关办公室“反省” 、“遣送”回家等手段处理。有的学校干脆制订了一整套违规罚款制度,从迟到、早退、抄作业到旷课、打架等,都有金额不等的罚法。有的不分青红皂白,把教育责任一股脑儿往学生家长身上推,学生一有学习或纪律问题,就通知家长来校处理,严重的甚至要家长把孩子领回去。束手无策的家长往往用打骂孩子的办法来消气 ,而孩子越发气恨教师与家长。

(三)课程安排严重倾斜,技能训练形同虚设。我们的教育方针是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为此,国家又规定了一系列需开设的副课和技能课,并配备了相应的教材。可在实际的教学中,除了智育(其实是“应试能力”)被过分强化外,许多学校在美、音、劳方面形同虚设。首先,师资不配套。许多学校,上这些课是“拉夫式”的,谁有空谁上。其次,为了应付检查,教导处的总课表上排着这些课,而实际上,要么自修,要么被英、数、语等主课占用。至于体育比赛、文娱活动等,能减的则减,能取消的就取消 ,以节约一切时间进行文化学习,来应付考试,也防止学生“分心”。

(四)学校等级分化严重,教师价值出现倾斜。在一个地区内,把学校分为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等不同等级。生源的分配也是按这等级来的,国家的教育投入也以此为据而递减,于是从一开始,普通中学就处在最底层的地位。问题还在于,普通中学里学习好的学生全被城镇中学揽去。除此,有“路子”或有钱的家长,把子女送往各重点学

校,造成这些学校的班级严重超编,每班60多人已司空见惯,70~80人一班的也为数不少,于是有的普通中学干脆破罐破摔,教育质量更加低劣,教育状况日益拉大。学校之间教师的价值差异也被拉大,难怪一位从乡下调到城关的女教师说:“在城里,苦死累死都值得。” 以上所列举的现象是主要的,还有诸如“贵族学校”的纷纷冒出,初、高中复习班长盛不衰,家庭教师的日益吃香等现象,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对于上述现象后果的分析如下: 首先,“素质教育”的落实困难重重。由于“应试教育”替代“素质教育”,致使国民的总体素质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每年除考入高校学生外,有95%以上的同龄人已经或正在走向社会。这些“劳动大军”是由于文化考试的不合格而被淘汰的,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学校并没有学到多少跨入社会所需的各种知识。近些年,社会民工潮愈涌愈高,打工妹(仔)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可有些企事业单位却为招不到合格的工人而犯愁。据有关资料统计,这些民工以年轻人为主,而绝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只能干些极简单的体力活。试想,这么一支越来越庞大的低素质的劳动大军怎么去实现现代化?

还有那么一部分青少年,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加上原来生活的养尊处优,有的已变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社会渣滓,成为当前社会治安严重恶化的源头之一。公安部门每年公布的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统计表已说明了问题。虽然这不能全归咎于学校教育,但学校不重视“素质教育”应是一个原因。至于那些升入高校的“ 天之骄子”是否都真正成为合格的人才呢?出现于许多报端杂志上的有关大学

生思想、道德、能力、文化素养的报道表明,有一部分是不尽人意的。完全可以这么说,“应试教育”在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的同时,也制造出了大量与现代化要求不适应的社会废品。一个在低素质国民充斥的国家,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很难的。

其次,学生道德水准严重滑坡。由于思想教育手段陈旧,管理方式单一,学校的道德教育疲软乏力。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普遍存在着“要求太高,内容太空,方法太死,实践太少,测评太虚”等弊端,教育效果不佳,而对考分的长期追逐则形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势:成绩好,一好百好;成绩差,一无是处。“三好生”的评定标准更是“智育第一”,家长、社会的心理合力更强化了这一标准。这样,学生的心理发育就很不健全,甚至到了畸形的地步。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道德滑坡的直接表现是个体意识的无限膨胀,排他情绪的充分显露。我们深知,自私、冷漠的个体心灵是无法构成温暖火热的精神世界的;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的国民是缺乏振兴民族的干劲的。因此,从社会学的角度考虑,道德滑坡不仅是青少年成长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民族国家未来的头等大事,我们绝不能等闲视之。

第三,学生的心智发育不健全。青少年时期是最富想象力的,如果学校教育能满足学生的好奇欲望,再加上知识引导,就会学得更好,并利于创造力的发挥。可是目前的基础教育,把学生一律捆绑在升学的战车上,学生的身心受压抑,活泼的天性被束缚,想象力被抑制,于是不管上大学或入社会,往往缺乏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四,学生体质下降,技能明显低下。由于过分强调智育,许多

教育调查报告范文3

xx级物理学 xxx 20xxxxxxx

教育实习是我们师范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走向岗位的必经阶段,也是师范生接触和学习教育教学实践知识和经验的宝贵机会。根据院系老师的要求,我们08物理学专业两个班的学生联系到南华县第一中学作为我们的见习实习单位,在那里开始了我们为期六周的教育实习,在南华一中高一高二物理教学组各位老师的知道和帮助下,我们顺利的完成了实习和实习调查工作,对我个人而言,我收获很多,现将本次教育实习调查工作情况做如下报告: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10月份,对我实习的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和教学改革后物理学习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物理学习兴趣、动机、态度、环境。

2、当前中学生的物理学习中的困难学习的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

三、调查结果与讨论

学习兴趣

从总体上看,当前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比较高的。有18. 44 % 的学生对学习物理“很感兴趣”,42. 08 % 的学生“感兴趣”,36. 88 % 的学生选择“一般”,仅有2. 60 % 的学生“不感兴趣”。调查还显示, 大自然、物理实践活动和高新科技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主要因素。虽然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比较高,但多数学生对高中物理新课程还不甚了解。只有2. 39 % 的学生“有深入了解”,28. 42 % 的学生选择“一般了解”,分别有44. 25 % 和19. 96 % 的学

生选择“不了解, 但听说过”和“没听说过”,4. 99 % 的学生甚至选择“不感兴趣”。新课程与学生的学习休戚相关, 学生却对其置若罔闻。由此可见,新课程的推行应当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使新课程完全深入人心,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教育管理部门进一步地推进。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因,它是在社会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形成一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推动力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结果表明(多选) ,49. 02 % 的高中生学习物理的主要动机是“迫于升学压力”,45. 34 % 的学生是出于“对物理知识感兴趣”,44. 47 % 的学生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17. 14 % 的学生想“学好本领, 报效祖国”,8. 03 % 的学生和9. 33 % 的学生选择“其他”和“说不清”。可见, 高中生学习物理的主要动机是升学压力、兴趣以及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同时不难看出, 虽然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已经颁布实施,但高考仍旧是大多数高中生学习物理的“指挥棒”。由于目前我国高考偏重结论性知识的考查,因此,高中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仍然极为严重。

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学习较为持久、稳定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与行为倾向。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物理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然而,对于“你经常参加一些与物理相关的课外活动吗”,仅有3. 90 %和11. 71 %的学生选择“参加兴趣小组, 在课外活动中表现积极”或“偶尔参加一些活动”, 尚有62. 04 % 和14. 97 %的学生选择“虽然想参加, 但学校很少组织这类活动”或“课业负担过重, 没时间参加”, 甚至有7. 38 % 的学生选择“不感兴趣”。由此可见, 高中阶段的物理课外实践活动往往处于“鸡肋”般的尴尬境地。一方面,绝大多数学生有参与的欲望;另一方面,却是学生苦于“课业负担重”或“学校很少组织这类活动”,而无暇或无法顾及。探究式实践活动的开展已成为目前我国高中物理教育的最大盲点。

学习环境

家长被认为是“新课程的参与者、协商者、评价者、宣传者,是社会课程资源的组织者”。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家长对孩子的物理学习仍然不够重视。只有14. 32 % 的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的物理学习“非常关心”,42. 95 % 的学生选择“比较关心,但更关心语、数、外等科目”,20. 17 % 的学生选择“不太关心, 只关心语、数、外科目”, 甚至有22. 56 % 的学生选择的是家长对自己的物理学习“从来不过问”。相对于家庭环境而言,学生对学校的物理教学总体上比较满意, 对于“你认为现在的物理教学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调查结果表明(可多选) ,分别有90. 58 % 和74. 87 % 的学生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40. 31 % 的学生选择“教师素质”,34. 03 % 的学生选择“课时安排”, 以及24. 08 % 的学生选择“其他”。其中的“教学方法”项实际上与教师素质密切相关。因此,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新课改的当务之急。在社会资源的利用方面,65. 29 % 的学生除了物理教科书以外还通过“报刊、杂志或课外读物”获取物理知识,46. 64 % 的学生选择“电视、广播”, 2 8 . 4 2 %的学生选择“与他人交谈”,24. 73 % 的学生选择“上网”,4. 34 % 的学生选择“其他”,仅有13. 88 % 的学生除了通过物理教科书获取物理知识外“再也没有了”。当遇到物理难题时,44. 03 % 的学生首先会“独立思考”,18. 00 % 和22. 78 % 的学生会选择“向老师或长辈请教”或“找同学讨论”,6. 07 %和1. 95 % 的学生选择“利用图书室或电脑网络查资料”或“其他”,仅有7. 16 % 的学生“不去管他”。可见,高中生已经能够主动利用一定的社会资源获取物理知识,并且在利用率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学习习惯

虽然绝大多数高中生已经认识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并在学习中表现出浓厚兴趣, 但从调查中还是可以看出, 在物理学习的各个环节中,许多学生仍旧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结果表明, 仅有29. 72 % 的学生在课上“思维活跃, 边听边思考”,44. 69 % 的学生依旧沿袭课改以前的听讲习惯,能够“认真听讲,但只是被动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 大多数高中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偶尔才和同学讨论, 分别有12. 36 %和4. 34 % 的学生甚至“从不讨论”或认为“没必要”;分别有79. 18 %和86. 77 %的学生没有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的学习习惯, 甚至有23. 97 %和19. 78 %的学生不知该如何进行预习和复习; 虽然81. 34 % 的高中生在课上记录笔记,但往往未得要领; 对于应该如何完成物理课后作业, 多数学生并未形成明确认识;37. 31 %的学生选择“独立完成, 从不与别

人商量”;34. 27 % 的学生选择“与同学相互商量, 共同完成”;28. 41 % 的学生甚至对物理课后作业存在偏见,将其视为负担。

学习方法

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大多数高中生的物理学习仍不得法。7. 81 % 的学生认为自己“很不得法”,60. 09 % 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太得法”, 只有30. 15 % 和1. 95 % 的学生选择了“比较得法”和“很得法”。针对选择“很不得法”和“不太得法”的学生,追加设计了“你最希望通过何种方式得到学习方法的指导”。调查结果为:37. 7 % 的学生选择“由老师教授”,23. 64 % 的学生选择“与同学相互交流”,26. 84 % 的学生选择“通过做课后练习自己领悟”, 7 . 9 9 %的学生选择“其他”,3. 83 % 的学生选择“无所谓”。

建议及对策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笔者特提出: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转变教育观念,增加相应的教学投入,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物理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完善教学方法; 建立学习型家庭, 广泛利用社会资源, 大力发展社会教育,拓展学生的物理学习空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指导高中生优化物理学习,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多元化的物理评价体系, 评价的内容要兼顾知识, 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教育调查报告范文4

初中生物理学习动机调查

很多的学生对自己学习物理的动机不明确,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物理,不知道怎样学习物理,不少学生对物理失去了兴趣,对物理学习失去信心,应付式上课,对物理学习缺乏主动性,甚至有的学生一开始就放弃了物理的学习。针对以上情况,我对腾冲县固东中学初二级组92名学生进行了物理学习动机的问卷调查。调查发现有49%的学生在没有别人监督的情况下,会主动的学习物理;有87%的同学希望自己的物理成绩在短时间内有大幅度的提高;15%的学生不知道学习物理要达到什么目的;22.4%的学生以被动的态度被动的接受物理。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初步弄清物理学习动机与兴趣、学习态度的关系,初中生对物理感到困惑的原因。为物理教师如何激发物理学习动机、物理学习兴趣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生物理学习动机

调查对象: 腾冲县固东中学初二级组92名学生

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附问卷)

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理论基础

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一种学习动机。学习活动本身能使其得到满足,学习成绩就是一种强化,无需外力的作用,不必施加外部的奖赏而使他产生某种荣誉感。外部的学习动机是指在学习活动以外的,由外部的诱因而激发出来的动机。它是由外部的一些刺激人为地影响学生产生的一种学习动力。如学生为了成为三好生而努力学习,成为三好生是一个学习活动之外的诱因动机,学生努力不一定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引起外部学习动机的典型方法是赏罚(物质的或精神的)。物理学习动机指所有对物理学习活动具有促动功能的心理倾向。 它首先来自于学生学习物理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机体内部会产生一种内驱力,去促使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行动,这就是物理学习的内部动机。物理学习的内部动机表现为一种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及用其发现和解决物理问题的心理倾向。物理学习的外部动机是一种把物理学业成就看成为了获得父母、教师及同学的赞许或认可所表现出来的把物理学好的一种需要,它往往以自尊心、荣誉感、自信心、胜任感等心理因素表现出来。

一、 中生物理学习动机总体情况

通过对92名同学的问卷调查发现:有15%的学生并不知道为什么学习物理,也就是说这些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并不明确。没有明确学习动机就必然导致对物理学习的迷茫,对物理学习缺乏主动性,甚至放弃物理的学习,学生在无学习动机的情况下,势必达不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因为其物理学习的目标指向是模糊的,会影响其后续一系列的物理学习活动,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有明确的物理学习动机,应成为一个需要给与足够重视的问题。有85%的同学有明确的学习物理的动机,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并不缺乏物理学习动机,对物理的迷茫并不是来自物理学习动机的不明确,而是来自于学习方法,自我评价,兴趣动机认知动机和应试教育的矛盾等方面的因素。调查中发现49%的学生在没有别人监督下情况下学习物理,这说明了物理教师督促作用的重要性,这也说明要达到“在学习中老师起引导作用下,让学生自主的学习”这一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有87%的学生希望自己的物理成绩在短时间内有较大的提高,并因为自己的物理成绩没有在短时间内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烦恼不已,这也说明了大部分学生对物理成绩的提高过于急切,心浮气躁,并没有正确的心态对待物理的学习,这可能也是学生对物理学习感到困惑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学生物理学习态度统计表:

表中可以看出能够以主动的态度对待物理的学生占总人数的71.3%,这是一个很好的迹象,至少大部分的学生能以主动的态度对待物理。但是也要看到不足。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是被动学习物理或是根本不学物理。这一部分同学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必须在有一定的压力和监督的作用下才会学习物理,也就是需要一定的外部动机,如老师是鼓励与表扬,家长的监督和奖励等,这一部分学生在保持物理学习外部动机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物理学习的内部动机,以提高他们对物理的兴趣,改变他们对待物理的态度。

学生物理学习动机统计表:

从上面两个表,我们看到,学生的学习动机从各方面来看都不是很高,但也不是很低。在教育学中我们知道,太高的学习动机和太低的学习动机都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不好,就从表中的数据来看,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没有物理学习动机所导致的,他们可能是其他原因所导致的。从表中还可以得出现阶段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动机很大部分来自于对物理知识本身的追求以及对物理学的好奇心和学生的求知欲。中学生由于其所处的特殊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阶段,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加之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对大量物理事实进行科学探究概括的自然学科,它贴近大自然,贴近生活,更加能激起中学生的兴趣。表格中的数据也充分反应了学生的这种心理。在物理学习动机中,兴趣爱好占首位,求知进取和自我实现紧随其后。《物理课程标准》中均提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物理课程的总目标,并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设定了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调查结果表明现阶段的才初中生对物理学习还是有一个良好的出发点和端正的学习态度。中学生已经意识到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对科学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这与新课程标准的物理课程理念是相切合的。然而从表中可以看到有39.9%的学生学习物理是为了考试或是处于老师和父母的原因。学生面临的学校现实是应试教育,是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违反教育教学规律教育,以学习成绩作为学生的评价标准,因此学生也不得不以考试分数建立自己的自我形象。这和物理课程的总目标相违背。然而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将来发展的需要与当前自尊的需要,学生学习的目标与教师追求的目标、与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处于矛盾之中。这就使得学生对自己的物理学习动机产生了动摇,从而导致学生对物理课的迷茫。如果我们把物理动机按照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来分的话,则在内部动机的驱使下学习物理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0%,在外部动机驱使下学习物理的学生占总人数的40%。一般来说,外部的学习动机的作用较弱而短暂,内部的学习动机能持久、强烈地推动学习。因此物理课程的总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长期的兴趣,而不是短时的兴趣,也就是教师必须唤起学生物理学习的内部动机。学生的学习是由内部的学习动机和外部的学习动机共同发生作用而促成的。然而数据说明还有40%的学生是在外部动机的驱使下学习物理。这也充分说明了唤起学生物理学习的外部动机的必要性。因此教师在强调认知内驱力作为一种内部学习动机重要性的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物理学习的外部学习动机,也就是说必须重视教师、家长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奖励对学生物理学习的影响。

二、 调查结论:

(1)目前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动机主要来自于对物理知识本身的追求以及对物理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物理学习动机基本与新课程标中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总目标相切合,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学习动机缺乏。并且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物理是为了考试或是处于老师和父母的原因,这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物理学习动机违反物理课程总目标,这一部分学生需要进一步加强物理学习的内部动机,以提高他们对物理的兴趣,改变他们对待物理的态度。

(2)物理学习动机特别是物理学习的外部动机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仍然具有重要作用。学习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发展为基础的。在学习活动中,以内部动机为核心的物理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起着动力、定向、维持、激励、强化、调节的作用。对教师来说,物理学生的学习动机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既可以作为教育目标,又可以作为教育手段。作为目标,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育目的之一,我们要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为实现社会价值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愿望与决心,并希望学生在走出校门后仍能把这种动机力量持续终生,学而不止;作为手段,物理学习动机因素就像智力、学习经验等认知因素一样,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动机来提高学习成绩,也可以通过强化学生的物理学习动机特别是内部动机来巩固其良好的学习效果。对学生来说,物理学习动机决定着学习的方向,物理学习动机决定着学习的进程,物理学习动机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学生没有物理学习动机,就像机车没有发动机,有了足够的学习动机,学习就有了主动性,积极性。

(3)大部分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明确,态度积极,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物理的迷茫并不是来自物理学习动机的缺乏,而是来自于学习方法,自我评价,兴趣动机认知动机和应试教育的矛盾等方面的因素。

针对上述结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物理的目的和意义,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其二,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物理学习动机还存在问题,注意学生的物理学习动机在激发基础上的延续与保持。 其三,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女生积极的关注,帮助女生提高自信心,加强思维和实验训练,激发女生学习物理学习的外部动机。其四、正确评价学生,正确处理好兴趣动机认知动机和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最后,要指导学生对物理学习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2] 向海英《成就动机的归因理论与教学改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朱长华 李群 李宝玲《初中生物理学习成就动机浅析》淮北煤炭学院物理系:

自然科学版

[4]阎金铎 续佩君 《中学教师物理教育研究方法》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5]胡象岭《物理学习成绩的归因研究 》 内蒙古教育科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6]王振宏 《学习动机理》甘肃文化出版社

教育调查报告范文5

院(系)名称

专 业 名 称

指导教生姓名 号 师 旅游与环境学院 地理科学 普央 41009046 高玉彬

20xx-11-15 完 成 时 间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关于高一学生地理学习动机的调查旅游与环境学院 地理科学 普央 41009046

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紧密相联。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能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从如下四个方面做了初步调查:

学生的知识价值观、学习兴趣、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和对学习成绩的归因。

一、 调查目的

1. 了解高一学生目前的地理学习状况。

2. 分析高一学生地理学习效果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

3. 教师该如何激发高一学生的地理学习动机。

二、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式

1. 调查对象:拉萨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2.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抽学生问答。

三、 调查结果

(一)知识价值观

知识价值观即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识。今天尽管对整个社

会、对个人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但仍可以看到在同样的教育环境里,在几乎相差无几的智力下,学习效果却有天壤之别。有人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奉为座右铭,但有些人却仍持观望态度,临渊羡鱼,得过且过。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地理只是为了考好试,考到一个好的大学。而“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的人只占到大约18%,其中文科生占选择人数的多数;约有74%的人选择学习地理是为了考大学,或是为了工作、出国留学等等的功利性目的。而只有8%左右的人学习地理是为了报效祖国,为国家富强尽力。以上的结果都表明,高一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价值认识比较局限,并非具有远景的目标,而是着眼于现实。这与社会、学校和家庭对于高考的关注度所带给学生的压力是分不开的。虽然说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价值认识不足,但却构成了他们学好地理的重要动力。

(二)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内在动机在学习上的体现,它伴随着求知的动机、理智的情感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的最佳动力。但调查结果表明,高一理科生中对地理学习有兴趣的人只占到不到11%,大多数理科学生表示地理没意思,并不能像生物、化学、物理等带来强烈的成就感。而文科学生对地理学习有兴趣的也只占到文科生总人数的43%,更不用说艺术班了,也只有5%左右的比率。显然,从整体上来看,高一学生对于学习地理的热情不是很高,其中与地理课的质量有很大关系。

(三)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

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也是构成地理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明确的定位能使学习的目标更为接近与自己的学习水平,从而产生好的学习效果。学习地理,显然女生的语言天赋较之为男生更高一些,文科生比理科生的语言天赋要好。但对于地理学习,大约62%的理科生都认为地理比较简单,相反有47%的文科生认为地理语法比较难,掌握不得要领;艺术班的比例更高一些。当然,这与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理科学生会把地理当做数理化的公式一般去死记硬背,考试的时候生搬硬套,而且还可以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文科学生则会刨根究底,钻牛角,结果越学越难,越想越糊涂,考试的时候对着一句不明白的话繁复纠结半天,不但耽搁了时间,也将原本比较清晰的思路全部搅乱。总的来说,理科学生对于学习地理的自信心要比文科学生要高,但其热情则少,且大多数理科学生都学的是“哑巴地理”,只善于做题,而并不善于口头表达。

(四)学习成绩归因

学习成绩归因就是学生面对学习成功或失败寻找原因的一种心理倾向。一种是积极归因,一种是消极归因。积极的归因能够引导学生从正确的方向寻找问题所产生的原因,从而改善学习

策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消极的归因则偏向于从外部找原因,例如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于运气不好,或是题目太难,自己太笨等等原因,久而久之,消极的归因会逐渐削弱学习兴趣,极大地影响学习效果。调查显示,高一学生归因策库水平相差不大,会较为客观的认识问题的原因。但也有大约9%的人选择“题目太难”或“老师教的不好”等等,这与其长期处于成绩低谷的原因是分不开的,难免出现归因偏差。而学习成绩的好坏又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此四者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同时又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作用。共同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四、 对地理教学的启示

上述结果告诉我们,对于地理教师来说,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地理学习动机,给予一定的引导,才能产生不一样的学习效果。

首先,地理课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地理教师要从教法上做出调整,可采用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中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填鸭式”教学,这样学生被灌输灌输却不求甚解,与长久的学习策略的养成是十分不利的。

其次,对学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自身学习能力的评估,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认知,而且还需要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予以加强。这种肯定和鼓励,不仅在课堂上口头进行,

教育调查报告范文6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学 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专 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年 级 20xx级

姓 名 王亚辉

报告题目关于中学生学习心理的调查报告

指导教师 易守华

关于中学生学习心理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市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

问卷调查在信阳市第三实验高中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

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高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 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教育调查报告范文7

一、基本情况

(一)某某小学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某某小学现今在校人数共有263人,教师21人,从学前教育到基础教育分为7个级别。该校全面实行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从小学3 年级开始对学生开展外语教育,以优质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以后英语知识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校并积极培养在校教师进行继续进修和深造,提高教师的领导教育水平,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使学生从德、智、体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某某小学的教育方针

该校的教育方针,多数实行教师聘任制,分为公办教师和代课教师,把工作成绩与实际相结合,大大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正因为该校的教育方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该校的毕业生都能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初中,为初中的初级教育培养了较高素质的合格毕业生。

(三)某某小学的教育优势

该校教育的发展有一个办学投入不断加大,办学条件逐步改善的过程多为无固定师资,无固定校舍,无稳定经费的“三无学校”近年在行政部门的引导下,学校在基本完成原始积累之后,开始注重办学投入增添教学设备,美化校园环境。

从以上情况看来,该校的教学水平已具有相当的素质,办学加强教育素质,该校在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是:

1、采取坚决措施、营造教育环境

该校改善了办学条件比例的下限,并建立小学的评估制度和评价原则。在全校公布评价结果,还鼓励教师对学生给予更好的教育素质,而且要不断培养自己、深造自己,保证自己的职称评定、标准、等于或高于重点学校。

2、理顺关系、拓展空间

该校对义务教育进行了进一步的改善,使学校尽快完成体制改革,明晰产权,并按规范对学校进行了改善。

3、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切实加强管理工作

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完善了规章制度,特别是建立了健全教育评估制度,通过检查评估促进了社会办学的规范化,法制化和管理科学化。

二、某某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问题

某某小学基本上都已经推进了素质教育,办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个别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一)教师不够严谨

该校部分教师放松了教学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得不够严谨。使得学生放松了学习,对学习没有紧迫感,缺乏竞争意识,这也造成教学质量下降。

(二)教师队伍不稳定

由于该校教师的调动性大,导致教学工作缺乏稳定性。教师之间缺乏凝聚力、向心力,对学生的教育缺乏长远规划,使学生对教师没有习惯性,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不是一时就能适应。

(三)教学方法单一

该校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导致学生上课时精力不够集中,不能更好地掌握堂上知识。第二课堂活动和文娱活动开展得不够多,未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课余时间。

三、今后的设想和建议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是一项重要工作,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教学素质,根据市提出的:“重点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素质,建立并不断完善教学选题监测制度”的要求。笔者针对以上某某小学所存在的几点问题,结合今年全市教育系统“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等”活动精神,认为要加强某某小学的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应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提高认识、不断强化质量意识

某某小学的教学质量不高,一方面容易导致学生留级,浪费义务资源,妨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另一方面不合格的小学生毕业进入中学以后因学习有困难极易中途辍学,影响初中的教学质量,普通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和提高。

(二)多种形式并举,提高某某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该校要把提高教师素质作为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的战略重点,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和教育界水平为标准,认真落实教师队伍,积极探索和建立新形势下的激励机制,健全和完善考核制度,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依法辞退教学水平低,不能履行职责的教师。

(三)注重实效、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四)综合评价、开展教学质量监测

小学教育质量监测的科目主要是语文、数学,内容为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主要考勤查学生的合格率,一律采用等级制度评分方法,取消百分制结果报县级教育主管部门。

(五)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职能作用

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某某小学的教学质量,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乡镇中心学校的共同任务。要明确责任,实行领导负责制,加强乡镇中心要亲自抓好小学教学质量管理,是提高某某小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教育调查报告范文8

为了深入掌握我省初中物理教学在新课改环境下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进展,以便于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操作性的解决办法和对即将到来的高中物理新课改提供经验,我们选取“教学环境、教师素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评价”作为调查的核心内容,采用问卷调查、集中座谈等方式,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抽样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我们设计的调查问卷分为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内容包括“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评价”四个板块,采用开放性的选择题和问答题的形式呈现。为了消除参与调查的教师与学生的顾虑,本次的问卷调查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环境

初中物理教学环境包括学校与教师对新课改的重视程度以及课程资源的拥有与利用情况。调查表明,79%的教师认为学校对初中物理新课改持支持的态度,有81%的教师认为可以实现或基本实现课程理念和目标,而19%教师则认为实现课程理念和目标的难度很大。这表明,大多数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初中物理新课改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对实现新的课程理念和目标抱有信心。

有34%的教师认为新教材很好的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是一套好教材,而66%教师则认为新教材不如旧教材有系统性与连续性,有待进一步改进。这也反映了物理教师对教材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期盼。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的教辅资料,85%的教师反映鱼龙混杂,95%以上的学生认为资料太多,教师又没有精选资料中的习题,导致每次物理课后要做很多的作业,其中有很多是重复劳动和无效劳动。这说明,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尤其是如何精选教辅资料,是我们现在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问题。

(二)关于初中物理教学方式

初中物理教学方式的调查内容包括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

教学观念是教师开展物理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正确的教学观念是新课改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调查表明,74%的教师认同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72%的教师认为物理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要将物理知识应用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57%的教师认为物理教学要注意不同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34%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在物理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物理挂图,或通过讲物理故事等方式来营造教学情境。而54%的学生则认为教师只是偶尔为之。38%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能经常列举生活中的物理实例,并要求同学们将所学物理知识应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71%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施教。也有76%的学生认为教师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的优良,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91%的学生认为物理难就在于老师挖掘太深,在新授课中直接按照中考的目标教学,而实际的中考题比老师平常不止的习题要容易

得多。由些可见,虽然很多教师对初中物理新课改理念呈认同态度,并能在教学实践中予以体现,但由于受到中考的制约,他们仍然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有所忽视。

教学行为正确与否是能否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调查表明,有46%的教师完全按教材组织教学,有52%的教师能对教材作适当调整后组织教学,这表明仍有相当部分的教师不能正确处理“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的问题。有81%的学生认为当课堂上学生答不出问题时,教师会给予鼓励和耐心的解答,而其余学生则认为教师会批评学生。71%的学生认为物理课生动有趣,其余学生则认为物理课较为平淡。78%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而其他学生认为只是有时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82%的八年级学生认为作业量一般,而92%的九年级学生则认为作业量太多。由此可知,物理教师的教学行为获得了多数学生的认可,但中考的临近给学生带来了不小的作业负担。

(三)关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查内容包括学生通过哪些方式来进行初中物理的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调查表明,62%的教师认为课堂中师生能经常交流互动,38%的教师则认为师生交流不多,课堂气氛难以活跃。42%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课堂上能经常与同学合作学习。32%的学生认为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能得到教师的帮助。39%的学生认为的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能得到同学的支持。以上表明,虽然合作学习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学习方式,但实际应用还不够广泛。8%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24%的学生认为自己能通过实验探究、资料查询、调查访问等方式来解决物理问题,并写出研究报告。30%的学生认为自己能自主地从教科书、参考书、科技电视节目、互联网等媒体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18%的学生认为自己有经常进行小结的习惯。以上表明,在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方面仍有较多的工作要做。58%的学生能从给出的物理探究实例中区分出科学探究过程的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31%的学生认为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物理探究活动,69%的学生则认为探究活动开展得不多。88%的教师认为自己提出的探究课题来源于教材中的教学重点,10%的教师认为除教材外,还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了一些作为探究课题。11%的学生表示自己参加过物理研究性课题学习,89%学生则表示没有参加过。82%的学生表示喜欢进行科学探究,而71%的教师则认为班级人数太多,在有限的学时数内,教师无法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提问、交流等的时间和空间,科学探究的实际数量太多,教学时数有限无法完成,会影响教学进度。以上表明,探究性学习虽然得到了师生的认同,但由于教师对探究活动费时太多的担心,实际应用的力度不是很大。

(四)关于初中物理的评价

初中物理评价的调查内容包括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75%的教师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自己教学工作的评价主要看考试成绩,14%的教师则认为是通过教师自评、领导评价、学生评价等多种渠道来进行综合评价。以上表明,“以考分论英雄”的评价理念仍在学校中占有重要地位。52%的教师认为自己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是看学生的考试与测验成绩,其他教师则选择以考试

成绩为主,参考平时表现。老师们认为,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出发点和初衷是很好的。但就目前各地教学实际来说,一是班额普遍偏大,二是教师负担重,用记录卡式的形式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活动情况等很困难,工作量太大;实施起来是非常困难的。82%的学生认为教师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是作业与考试,16%的学生则认为除作业与考试外,还包括日常观察,作品展示等。以上表明,当前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仍然在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三、几点建议

1、要多渠道的培养和提高教师

针对初中物理教师当前存在的普遍问题,要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培训要根据教师的实际需要,,将重点放在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的方面。要通过 “以校本培训为主,以集中培训为辅;以实践操作为主,以理论指导为辅;以业余学习为主,以脱产培训为辅”的培训形式,:采用个人研修、校本培训、专业引领相结合的培训方法,采取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现场提问、答疑、点评等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性强的方式,提高培训的实效。各级教研部门要加强专业引领,及时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经验向一线物理教师传播。学校要加强物理教研组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通过有效的校本教研来解决教师遇到的实际问题。教研活动要加强问题意识,每次教研活动要围绕确定的专题进行,要通过教研活动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

2、教师要养成学习和反思的习惯

广大初中物理教师要通过自觉的学习专业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文化知识和教学经验。学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要通过学习和反思来解决自己遇到的实际问题,不要把太多的时间花在学习空泛的理论上。

教学反思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广大初中物理教师要养成自觉反思的习惯。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反思教学理念与反思教学行为。

反思教学理念包括反思教学是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关注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是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与学生平等交流等。

反思教学行为的作法包括写教学后记、写再教教案、写教学案例、观摩公开课并与自己对照,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等。

3、要努力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

要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积极的参与探究学习的过程,在探究活动中学习物理概念与规律,了解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既可以开展包括完整要素的探究活动,也要提倡开展只包含一个或几个要素的探究活动,使探究活动能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常态性的开展。在完整的探究活动中,要注意探究过程比探究结果更重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要加强指导,要让学生掌握一些自主学习的策略与方法,要给学生的自主建构提供脚手架,增加自主学习的实效。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要重视师生合作与学生合作,使学生体会到个人之间与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本文由用户liao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npanclub.com/36297.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