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消费心理学心得体会【优秀4篇】

消费心理学心得体会【优秀4篇】

消费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一

消费心理学是在普通心理学一般原理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学科。它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现今已经发展到了极为成熟的程度,它主要研究消费者在市场活动及日常的消费活动中心理和行为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变化规律。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时的思想过程,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对于产品或服务的要求。每一种消费活动都由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组成。学习消费心理学对于认识市场经济流通,开展营销活动,以及提高购买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合理的调节消费心理,是理智消费的前提。

在消费行为中,生活性消费占了很大的比重,同时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这种消费活动中,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心理所产生的消费行为就有很大不同。

比如女性消费者与男性消费者。

在现代,女性的消费心理成为了企业、商家必须抓住的一点。尽管不同年龄层次的女性具有不同的消费心理,但由于追求美丽的心理,她们在购买商品时考虑的会是这件商品能不能展现自己的美丽,能够展现形象美及增加魅力的商品会使得女性的购买欲望得到极大的加强。这个时候女性的消费心理会变得感性许多。那么,对于商家来说就需要把营销行为的商品做得更符合女性的选择要求,对于消费者来说就需要在考虑商品的美丽与否的同时,考虑个人购买能力及各种条件的限制,不能盲目消费。

与女性不同的是,男性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活动一般比较简单。他们的购买动机形成迅速、果断,并且具有被动性,在消费行为中,他们有极强的自信,还有极强的目的性,不会做过多的比较与选择,情感色彩很淡保这样的消费心理带来的好处就是不会多次、长期高消费,但是带来的坏处也很明显,他们不会关注消费品的细节,导致购买的商品常有细节问题,他们也不会纠结于商品的价格,导致花费了高于商品本身价值的金钱。对于这种消费心理,商家在营销活动中可以采用更加有技巧性的定价策略来吸引男性消费者,而消费者就需要在消费活动中多注意购买细节,多比较商品的价值,做出合理的购买决定。

再比如青年消费者与老年消费者。

青年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就是追求时尚、希望表现自我以及注重情感宣泄。随着青年人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更追求的是表现个性化的消费品,力图展现自己与众不同的面貌。他们也富于幻想、思想活跃、喜欢冒险,所以新颖的消费品往往更能吸引青年消费者,也极大的促成了他们的购买欲望。然而,青年消费者由于人生阅历不够丰富,思想没有完全成熟,这就导致他们在消费时难免的会有冲动的行为。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原因都是情感的宣泄,由感性主导了消费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这样的一种消费心理使得很多的新兴产业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也促使了产品创新的进程,然而对于青年消费者群体来说,这样的消费心理给他们的消费活动带来了极大地困恼,极富有感性的、冲动的、不理智的消费行为带来的只会是经济压力的增大。所以,青年消费者更应该学会理智消费。

相比与此,老年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就保守很多,他们的消费行为富于理智,并且精打细算、极有主见,以至于显得有些过于保守。对于企业、商家的宣传以及营销模式,他们没有丝毫的关心。在做出消费行为前,他们会认真的分析得失与这次行为的价值所在。这样的做法使得他们很少为冲动而付出代价,但是在某些创新产品方面他们有时候会显得很迂腐,以至于难以理解与劝说。对于有着极高的品牌忠诚度的中老年消费者群体,企业的营销策略应该多考虑消费者的意见,提供更多的后续服务来让中老年消费者满意。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作为青年消费者一部分的我们,同样具有不一样的消费心理。

大学生的消费更加趋向于潮流,也就是大众化的方向,就好像所有人都有这样一个消费行为,我没有就会落伍一样。还有就是,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比一般青年更加不理智,上大学带来的经济花费自主导致了一大批一大批的不理智消费行为,很多的大学生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生活费花在了哪里。对于这样一种消费心理,更应该注重的是个人消费习惯的养成,只有养成了一种理智、健康的消费习惯才能有效地促使消费行为变得更有价值。

通过学习这门课,我们可以有效地规划自己的消费行为,对于以往不正确的消费行为加以指正,可以由同样的消费支出获得更好的效益,避免做出不理智的消费行为。

消费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二

消费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消费心理学心得体会。消费心理学是消费经济学的组成部分。研究消费心理,对于消费者,可提高消费效益;对于经营者,可提高经营效益。

消费心理在各类人群及各年龄段的表现,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参与完成的调查统计显示各类人群及各年龄段有如下心理特点:

女性花钱爱算计:女性中花钱特别仔细的占12。4%,比较仔细的占49。8%,花钱不太仔细的占20。7%,花钱很不仔细的占2。9%,不一定的占14。2%。

年龄越大手越紧:40岁以上年龄段消费者花钱都“比较仔细”,并且表现为年龄越大越仔细。其中60岁以上的消费者近乎“特别仔细”。相对而言,20—29岁年龄段的消费者花钱最不仔细。

学历越高,职位越高,花钱越不仔细:一般说来,大专以上学历的人们消费比较“大方”,而高中文化程度及以下的群体消费特征为“比较仔细”。从消费者职业和身份特征上分析,花钱最细的要数离休人员,其次依次是农民、军人、企业职工、科教文卫人员。花钱相对最不仔细的是私营业主、个体劳动者、企业管理人员、高校学生。

当今十大消费消费心理趋势:求实求廉求实、求美、荣誉、舒适、安全、好胜、好奇、好痞。求实、舒适、安全反映消费者对理想商品的基本要求,而要吸引高消费人群的眼球需要在美、新、奇等方面下功夫。

消费者购物“看脸谱”:购买时装、化装品,青年女营业员受顾客欢迎,不仅因为她们更懂行,而且还可以当场示范。而选购家用电器,青年男营业员就更受欢迎,一般消费者认为男青年应该对电器内行,而且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强。

另外,中年女营业员因生活经验丰富、性情友善、注重待人接物等长处,最受消费者信任。人们买童装、食品、一般生活用品,都喜欢请她们当参谋,而且她们整体服务态度好,所以上商店找“商嫂”已成为许多消费者选择营业员的取向,消费心理学心得体会。上海人在选购丝绸、茶叶、首饰等商品又特别爱找“法老师”,人们相信他们具有识别商品真假和辨别质量高低的能力。

消费心理在消费活动中的表现: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及消耗各种消费品过程中的活动受消费心理的微妙影响。

(一)消费者的感觉

消费者对客观外界的认识过程是由感觉开始的,如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消费者在判断一件商品时也必然是由感觉开始的。同样一件商品,只因为颜色稍有差异或包装稍有不同,消费者可能一眼看中,进而购买,也可能一瞥过后,再不理会。这是感觉在第一印象中的心理作用。

(二)消费者性格

在消费活动中的表现消费者因年龄、能力、兴趣不同在性格上形成个性差异。老年人注重商品的价廉物美及实用性,讲究结实耐用;年轻人则相对灵活,注重商品的外表,讲究个性化及时尚;一些先富的大款则追求高档次的商品,注重名牌。

(三)消费心理的动机

分析动机是人们从事某种行为活动的内部驱动力,消费者的购买活动都是由动机推动的。过去,由于经济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关系,我国消费者比较注重求实、求廉动机。购买商品时特别注重商品的实际效用,讲究经济实惠,经久耐用,并不过分要求商品外观的美观、新颖。近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物质需求得到了基本满足,追求商品的时兴和新颖的求新动机,追求商品的惊险、与众不同的求异动机及注重商品的造型美、艺术美的求美动机在当今消费者心理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此外,还有注重省时、省力,使用及维修方便的求便动机;追求厂家信赖,商品档次的求名动机;与他人攀比争荣的好胜动机;为从属于某一群体而消费的从众动机;出于喜爱,崇拜而产生的模仿动机等等。他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复杂多样。

因此, 企业要正确分析和认识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消费者是市场的主体,对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分析,是为了适应顾客的需求,是发展市场的基矗所谓正确分析是说消费者购买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企业必须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从心理学的观点对他们的购买动机进行分析研究。消费心理学认为:顾客的购买动机有感情动机、理智动机和惠顾动机之分。感情动机又分情绪动机和情感动机,情绪动机具有冲动性,即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情感动机是消费者精神风貌的反映,具有稳定性。理智动机是对商品进行了解、分析、比较后产生的,具有客观性、周密性。惠顾动机是顾客对特定的商店、厂家或品牌特殊的信任和偏好,它是感情动机与理智动机两者结合的产物。

大学消费心理学论文 篇三

大学生作为一代新生的消费群体正在逐渐的为整个消费全体注入新的思维,由于他们处在社会过度阶段,由于群体的个性化,使大学生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大学生们有着强烈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步入社会,没有经济来源,消费水平受到很大的限制,由于各个方面的影响,处在不同的地区,家庭经济状况和性别的差异会导致大学生在消费方面也存在区别。

一、大学生消费观念现状

1、合理消费是主流。合理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因为大学生没有步入社会没有经济来源,发部分的经济是来自于家长的提供,做兼职的也很少,这使他们每月的生活费用都是有限的,而这些钱的主要用途就是用来吃饭和一些基本的生活需求,他们会尽量选择那些经济适用的生活用品。

2、消费方式多元化。如今的大学已经不再是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手机、旅游、电脑等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女生的消费方式要比男生更加多元化一些,消费的项目也比较多。

3、消费透支减少。由于性别差异使得男女生在消费透支方面也存在差异,女生的透支和借钱现象要比男生小很多,但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在自己非常热衷方面的活动也不会控制不住自己大肆花钱,这点男女的观念都比较统一。

4、消费的情绪性。消费的情绪性表现在消费的连续性,一方面是消费的不理智性,容易受媒体宣传的影响和商家促销方式的感染,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前卫性消费,消费观念日益超前。大学生接受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容易接触和理解先进的事物,消费观念相比较其他群里要前卫,变化也比较快,对西方的提前消费也比较容易接受,而且现在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多样化,很多大学生有新的想法参与到创业活动中,宿舍楼群成了他们创业的丰富的基地。

二、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1、储蓄观念淡薄,理财观念薄弱。

当问及对“理财”概念的时候,很多学生表示经常听说但具体怎样理财都不理解,当被问及学期结束后个人的财政情况时,大部分的学生都不太清楚每月的费用具体用在哪些方面,没有记账的习惯,每月对自己的生活费也没有具体的规划和安排,略有剩余的同学也会在假期回家之前将剩余的费用消费完,只有小部分的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大学生的理财意识需要培养和加强。

2、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男女存在差异,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有史以来都是比较相似的,90%共同的支出都是以生活费用和学习材料。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占比重最大的方面。在被调查的女生中显示,80%的女生为了保持身材的苗条和节约支出用于其他用途选择低价的饭菜或者选择减少餐顿,而男生中也有33%未达到饮食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注意过自己的身体健康和营养饮食方面问题时,90%的同学表示赞同,但是并把它没有在饮食生活的主要位置。而且女大学生的不合理消费也和她们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关系,36%的女大学生遵从了女性消费者对时尚、护肤、美容、装饰等外在打扮上更感兴趣。逛街是享乐的观点被绝大部分女同学以现实表现推翻了。

3、攀比心里男女有差异。

当今的大学生在消费中促发你在攀比现象,男生中的攀比心里比较少,但是在女生中53%的人认为存在攀比之风,攀比现象在性别差异中还是有明显的比例,这可能与社会现象对女生的影响有关系。

三、培养大学生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策略

我国社会虽然经济与以往比较取得了卓越成就,但是纵观全球经济发展的现状,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要继续引导大学生保持勤俭朴实的消费观念,反对铺张浪费、过度攀比等不良消费风气,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1、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里和行为的研究

教师要在常规教学中,将正确消费心理逐步渗透到教学中,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举出实际的案例,使莅临教学真正拜托照本宣科的说教,注重研究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

2、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风气

大学生良好消费习惯是一个学校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生健康生活观,人生观的重要部分。学校应该把培养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作为校园文化基础的主要的保证,举办一些与大学生消费理念心理有关的沙龙活动,以良好的消费心里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

3、发展个性消费

世界上也没有性格相同的两个人一样,来自不同家庭和社会背景的人产生的消费心理和表现出来的消费行为也是完全不同的,更何况是处于彰显个性时期的大学生们。对大学生的消费应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特征,因此,我们不宜阻止大学生的正常消费,相反,在经济条件足够支持的前提下,我们应该促进大学生的个性消费。

4、消除不良消费,提倡适度消费

消费需求的内心满足是没有尽头的,有些大学生存在攀比心理,为了满足和其他同学的竞争需要和虚荣心的作祟,不考虑个人和家庭的实际经济情况随心所欲消费等过度消费的情况,他们有消费的冲动性却缺乏理性。适度的消费是保证大学生的正常的生活需求的前提条件下,在不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的基础上产生的合理消费,对于远离家长独立生活的他们,基本上都没有理财的思维,造成了很多学生不健康的消费方式,甚至个别学生不顾个人家庭条件的困境,欺骗家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因此,倡导适度消费,必须让大学生从我们的国情、社会发展状况和家庭教育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学习。

5、倡导消费文明

消费文明强调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强调适度消费,提高消费组成中的文化、教育含量,实现消费利益最大化。通过倡导正确消费文化,使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消费价值观,从而可以对自己的消费行为是否正确进行科学的评价和选择。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独立行为的表现,但从进一步的层次,消费心理、消费情绪、消费意识、消费理念、消费行为是社会文化的体现。所以。应该在大学校园里形成良好的消费氛围,引导大学生监理正确的,科学的,顺应时代要求的消费观。

大学消费心理学论文 篇四

我国高校在开设消费心理学课程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在实际中,消费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学习要比实践占用的时间更长,也就是说,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本没有得到提升和锻炼。所以,如何通过消费心理学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内容。因此,分析消费心理学的教学问题,根据问题提出解决方法,设计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对消费心理学的认识和运用能力,同时可以提高成绩。

一、消费心理学教学中的现有问题分析

(一)教学内容比重失衡

我国高校设立的消费心理学课程,比较重视理论知识,而不是实践。消费心理学课程分为两部分,一是影响消费者的内部因素,二是影响消费者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从消费者的心理方面进行讲解,外部因素则是通过经济方面的原因进行的解释。它们都涉及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教学关系不大,所以教材安排设计的侧重点主要在理论方面,而不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学生在消费心理学教学中的实践能力并不强,教学内容比重设定失衡,要改变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方向。

(二)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我国高校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就是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虽然借助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多媒体技术,但教学的形式没有改变。因此,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忽略实践。以讲授课程为主的教学方法,更多地提到的也是理论知识,而不是和实践相结合的案例,使得我国高校消费心理学的教学方向和内容出现偏差。所以,想要提高学生在消费心理学教学中的实践能力,首先要改变教学手段,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到实践的意义和作用,帮助他们设计实践活动。

(三)学生特点定位不准

高校开设消费心理学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职场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其重点应该是实践过程。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发生巨大改变,让他们主动参与讨论,研究消费者的心理,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但学校在设定这门课程时,忽略了学生的想法,导致课程内容设定枯燥无趣,尤其是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感觉到厌倦,没有实例进行对比。所以说,由于学校对学生的特点定位不准确,导致课程设定不合理,最后导致消费心理教学施展不顺利。学生对消费心理学课缺乏兴趣,导致教学失败。所以,学校要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观察,设定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要求的课程,保证教学课程的顺利进行。

(四)考核内容深度不够

消费心理学,不仅是对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进行研究,还包括对社会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研究,多方面地结合,才能深入消费者心理。但高校在设定消费心理学课程时,对于知识难易程度的设定比较初级、简单,考核时的教学内容也不够深,更多的是理论知识。所以,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成绩,会在讲课时侧重讲解理论知识,尤其是要考核的知识点,这使得知识点的设定深度不够,考核深度也不够,尤其是没有实践考核内容。所以,学生在消费心理学的教学中,缺乏实践能力。

二、实践能力培养方案

(一)增加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教学法。消费心理学主要是研究消费者在商品市场经济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活动。课程的理论知识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入和课程教学内容相符的实例,让学生在课堂中分析实例,提高实践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大学生更关注和自身消费有关的商品活动,可以让他们分析一下:为什么法定假日期间去国外旅游购买商品的人很多,假期期间商品的价格波动是什么样的,对消费者有什么样的影响,可以为国家带来多少利润等。这可以把学生带入情境中,通过实例分析消费者的心理活动。

2、角色扮演法。学生缺少实践机会,尤其是在社会上进行实践更不容易,因此在消费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多设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真实地体会消费者和销售人员之间的心理博弈,发现不同性格的人的心理活动有什么样的差距。在学习消费者气质和消费能力及心理活动时,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人。比如,一个学生扮演销售人员,其他学生有的扮演学者,有的扮演“暴发户”,有的扮演农民工,有的扮演家庭主妇,让他们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分析心理活动,并准确地表现出此时角色的状态。然后再扮演销售者,揣测这些消费者的心理状态,并把商品卖给消费者。

(二)改变教学场所

1、实地观察与市场调查。高校开展的消费心理学教学课程,重要的是实践过程,所以一直在教室教学。即使经常设定和消费心理有关的活动,也没有实际参与到市场中产生的效果好。所以,改变教学场地势在必行,是增加学生实践经验和提高实践能力的机会。可以通过对当地市场的消费情况和消费趋势进行实地调查分析,让学生观察市场周围情况、各种商品的售卖情况、消费者层次和所消费商品的区别及消费者对市场价格变化的敏感度是否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消费心理学在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实际作用。

2、走进实验室。实验课程的重心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验,加深消费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掌握知识。但是目前的实验大多重视理论知识,忽视实验过程和意义,所以要改变现有的实验过程和内容,确定正确的目标。比如,可以把经典实验和消费者心理联系在一起,把经典实验中的某些无意义符号换成具有实际意义的物品商标,然后把消费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具有现实意义的实验进行联系,保证实验室的实验具有效果。

(三)根据学生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培训

1、增强科研训练。我国高校在开设消费心理学科目的时候,要加强对学生的科研训练。只有加强对学生的科研训练,才能让他们通过不断研究相关资料,整合成一个全新的比较系统的心理学研究报告。并且这个报告要和实际经济市场中的消费者心理相结合,保证学生对消费心理学有过真正的研究,真正地理解消费者心理。因此,只有经过深入研究,根据对社会实际情况的调查,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真实有效。所以,一定要针对学生开展科研培训,保证他们在消费心理学中得到实践的机会。

2、培养就业与创业意识。消费心理学可以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经济市场中消费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消费者和产品的特点,制订更优秀的销售计划,为未来创业奠定基础。因此,在消费心理学的课程上,要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创业意识,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商业运营和销售技巧等知识。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创立一个小企业,感受消费心理学对自己创业和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四)增加实践能力考核,量化考核指标

高校对消费心理学的考核主要以试卷为主,也就是说,主要考核理论知识。但消费心理学更重要的是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在社会中发展、成长。所以,为了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实践能力,掌握消费心理学的知识,就需要设立实践能力考核标准,并把考核内容量化,通过量化指标判断学生做的实践任务是否符合消费心理学对学生的要求。并且,教师要把消费心理学的考核重点设在实践部分,理论知识部分占到30%即可。把实践能力进行量化后,教师也可以更好地评判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经验。

三、结束语

我国高校的消费心理学课程,是根据市场发展而增设的。消费心理学重视实践的作用,所以实践教学是消费心理学的重中之重。但在我国消费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实践内容所占的比例并不大,很多学生没有实践经历,得不到锻炼,提升不了能力。所以,要在消费心理学的教学中,让学生得到实际的锻炼,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和学生学习内容,设计合适的实践活动,才能保证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本文由用户苍笙踏歌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npanclub.com/31004.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