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管理学论文范文大全 大学生管理学论文范文

大学生管理学论文范文

篇1:大学生管理学论文

大学生管理学论文3000字

《计算机信息管理学科交叉融合研究》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多门学科。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系统维护、软硬件组装、网络运行与维护以及信息统计分析与管理等能力的从事计算机与信息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随着各个领域信息化建设的脚步大大加快,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逐步扩大。本文将围绕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合作共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业的学科体系等问题展开探讨。

1、学科交叉融合的内涵

学科交叉融合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学科从简单的学科认识交流到材料、概念群、方法论和认识论、学科话语的互通有无,乃至研究路径、科研组织方式和学科人才培养的整合。简言之,学科交叉融合即为通过不断的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深入渗透和交叉,且通过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可能会创造出一些新的学科。在当今时代,学科交叉融合有着一定的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可以促进科学成就的产生。学科交叉融合因具备交叉、融合等特点,所以更有助于科技创新成果产生;二是,有助于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依赖于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学科融合则为广大学子培养自身创新意识和提升自身创新能力问等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三是,学科交叉融合是时代背景下学科发展的必然方向。目前,关于跨学科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普遍关注,且一些世界名校已经开设了跨学科研究计划、建立跨学科研究平台等。学科交叉融合的必要性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了共识。

2、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发展的阻碍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逐步认识到学科交叉融合对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并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学科交叉融合相关的课题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目前受到一些观念、体制、师资队伍等层面影响,高等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叉融合发展受到了阻碍。具体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2.1学科交叉融合观念淡薄

目前,学科交叉融合观念淡薄是影响高职院校学科交叉融合的主要原因。一些科研人员在进行科研工作时,大多数是将研究的内容局限在某一学科之内。这些研究者普遍缺乏学科交叉融合观念,这与传统观念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正是由于长期进行单一学科的研究,使得这些科研人员形成了学术屏蔽,影响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此外,受到一些学派壁垒影响,更是缺少了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利于学科之间的交叉和高职院校跨学科人才的培育。

2.2尚未建立学科交叉体制

高职院校尚未建立起学科交叉融合的配套管理体制。目前,高职院校学科交叉融合受传统管理体制及单学科组织体系的影响发展缓慢,这已成为影响高职院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巨大障碍。集中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学科边界明确,缺乏交叉;二是,教师编制明确,隶属不同学院;三是,符合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尚未形成。建立学科交叉体制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叉融合的可靠保证。高职院校必须尽快建立起行之有效地学科交叉体制。

2.3学科队伍结构亟待优化

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叉融合下,学科建设与学科体系势必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一些新兴的学科或交叉学科也会随之出现。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各专业的教师队伍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的问题逐渐凸显。为实现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其就近专业共建学科体系,必须建立起一支能够满足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需要,能够承接学科融合的大型项目,善于运用多种科研方法的学科队伍。这是高职院校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3、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业合作共建学科体系的探索

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合作共建学科体系,应从树立学科交叉融合意识,建立独立的学科交叉科研平台,强化学科交叉师资队伍建设,给予完整的机制支持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具体如下:

3.1树立学科交叉融合意识

高职院校科教人员必须树立起交叉融合的自觉意识,并在这一意识的引导下自觉参与到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业的交叉融合之中。同时,科教人员必须打破传统学科观念对自身思想的束缚,转变思想,去深入挖掘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业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和潜在联系,将二者各自的优势相互渗透到彼此之中,在交叉与融合之中形成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此外,科教人员应积极参与一些跨学科的学术活动,加深自身对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解,不断地接触和掌握一些学科交叉融合中应具备素质与能力,将一些成果的学科交叉融合经验引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业合作共建学科体系之中。

3.2加强高职院校多学科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业在深入挖掘各专业教材内容基础上,寻找不同专业在课程上存在的相关性,从教材编写、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等多个层面进行建设。具体如下:一是,教材编写。高职院校科研鼓励具备一定跨学科研究能力或潜力的教师参与多学科交叉教材的编写。也可以引入其他高职院校运用较好的多学科教材,在结合本校实际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二是,教学方法选择。任课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重不同学科知识合理安排和融入。例如,可以选择项目式教学法、任务式教学法、模块式教学法以及一体化教学法等。此外,在课程考核方面也必须兼顾学生不同学科能力的考核。

3.3建立独立的学科交叉科研中心

对高职院校而言,独立的交叉科研中心是其开展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的重要保障。具体而言,应注意如下几点:一是,落实学科交叉科研中心,保证其的独立性。我国高职院校学科交叉科研中心并未刚刚起步,一些发展较好的高职院校早已在校内设立了学科交叉科研中心,单分属于不同的院系,彼此之间缺少相互的交流与共享。为发挥学科交叉科研中心的作用,必须在学科交叉融合理念下,立足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其就近专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独立的学科交叉科研中心,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效地交叉和渗透。二是,制定有效地运行政策。在保证科研中心独立性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以资源共享、师资力量共享为宗旨,打破传统的院校之间的固有形式和学科之间的边界,鼓励院校之间进行多层次的交流与沟通,同事科研通过人才流动、资金投入以及科研合作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科交叉科研中心的具体运行。

3.4强化学科交叉师资队伍建设

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合作共建学科体系的保证。多学科交叉师资队伍建设应从高职院校和科教人员自身两大方面入手:一是,从高职院校角度讲,应定期组织不同学科的科教人员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和跨学科研讨活动,通过术交流提升科教人员的血水水平,同时通过不同学科人员之间的思维碰撞促进创新思想的产生,为学科交叉融合以及新学科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也可以邀请一些知名学者来校进行学术报告,或者定期安排科教人员参与学术会议等。二是,科教人员自身应注重多学科发展。科教人员应丰富自身学识,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在广泛涉猎多学科知识营养的基础上,提升学术发展的高度。

3.5给予完整而有力的机制支持

高职院校必须构建完整的支持机制,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合作共建学科体系提供机制支持。完整的支持机制应涉及跨学科招生机制、激励机制、交流机制等三方面。具体如下:一是,建立跨学科招生机制。高职院校在进行招生时,可依据跨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跨专业招收一些学生。这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多学科交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可适当给予政策倾斜。二是,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高职院校应制定灵活的激励机制,从职称评定、个人收入分配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提升教师进行多学科研究的积极性。同时,可以为一些优秀的科教人员提供进行深入研究软硬件条件、创造参与一些学术活动的机会。三是,建立多学交流机制。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使得思维的碰撞成为可能。高职院校通过定期开展计算机信息管理与其他专业的学术交流活动,为科教人员进行跨学科交流提供机会。同时,可以以一定的多学科融合型项目作为牵引,将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教师引入项目之中,使科教人员在项目实践中认识到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性,并自觉参与到学科交叉融合实践当中。

4、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立足本校办学特色,深入挖掘学科之间以及学科内各子学科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实现学科之间交叉与融合,对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促进专业教学科研进步,乃至相关学科人才的培养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满足企事业单位对计算机与信息管理和服务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必须加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科体系建设,服务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本文关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展开的研究,仅为抛砖引玉,此方面的研究有必要在后续阶段进行更深、更广的研究。

篇2:管理学论文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及对策建议[1]

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十二五”、“十八大”

提出的艰巨任务,而转型升级困难是我国的中小企业由来已久的难题。

本文简要分析了造成当前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各种因素,指出在当前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并对于造成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缓慢、转型升级困难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同时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困局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创新;转型升级.

自以来,由于无法偿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温州发生了一系列企业家逃跑的事件,引起了极大的社会轰动,一时间,关于金融改革和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成为学术界热点。

中小企业作为吸收就业、带动经济的主要载体,是经济发展与繁荣的推进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小企业发生的经营困难确实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绝不仅是一场给当地的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的借贷**。

事实上,困扰中小企业的绝不仅仅是流动性困难,收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此种困局是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的集中爆发,它反映的是我国中小企业经营模式的弊端及转型升级的迫切性。

一、中小企业经营困境分析.

中小企业的经营困境既有其经营模式弊端的问题,也有外部环境不利于传统发展模式的原因。

首先,我国的中小企业多是以加工制造为主的低附加值、资源依赖型企业或从事第三产业的服务型小企业。

在的金融危机中服务业受冲击不大,而制造类企业受影响大,主要原因是技术层次低,设备落后,规模经济不明显,利润的主要来源是低成本劳动力。

而外部环境的迅速变化是中小企业转型的直接原因,也使其转型日益紧迫。

当前中小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主要来自如下五个方面的压力。

(一)受金融危机及欧债影响,外部需求严重萎缩.

金融危机爆发后,各主要发达经济体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其消费能力大幅下降,虽然各国政府出台了各式各样的施救政策,但迄今为止收效不大,失业率仍然高企,与此同时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全球经济的前景并不明朗,“二次探底”的可能仍然很高。

而我国的绝大部分中小企业依靠加工贸易出口生存,对国外需求的依赖性很大,因此国外市场的需求萎缩直接对我国的中小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

(二)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

金融危机之后,为了提高就业率,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振兴制造业的主张,不少国家还表示将通过扩大出口来解决就业问题,贸易保护主义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再次开始盛行。

而我国的出口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往往被认为是依赖廉价劳动力的典型,本就十分容易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打击对象,再加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国际贸易中的博弈缺乏经验,往往在贸易谈判中吃亏,因此大量针对中国出口企业的贸易摩擦使得中小企业的经营更加困难。

(三)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

虽然我国具有廉价的劳动力这一优势,但作为正处于高速成长状态的新兴经济体,长期的经济增长终究会使得这个优势无法继续保持,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况终会改变,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在经济增长至某一阶段开始上升是必然的。

近些年来国内的“用工荒”由季节性变为长期性、普遍性说明,剩余劳动力的供需状况发生了逆转,这些事实实际上暗示刘易斯拐点很可能已经到来或即将到来,廉价劳动力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

此外,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公平意识也在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约束在不断强化,这也导致了劳动力成本的提高。

(四)美元通胀,人民币升值.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低迷,美联储在月、11月、11月先后推出了三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而从事后的效果来看,量化宽松没有给美国及世界经济的复苏起到多少正面的效果,但却导致了流动性泛滥,再加上中国在以往的对外贸易中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不论从哪方面看,人民币在一段时期内适度升值都是不可避免的,而汇率的变化进一步压缩了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

此外,流动性过剩带来的投机炒作还造成了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增加同样增加了中小企业的困难。

(五)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

直接对中小企业当前经营困难造成影响的还有国内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

为了消除始自年的“四万亿”经济刺激投资计划带来的通胀压力,央行在~20间不断采取措施收回流动性,存款准备金率频频上调,同时对商业银行的新增贷款也作出了严格限制。

紧缩措施对本就十分依赖流动资金的中小企业造成了很大困扰,这间接导致了后来的企业家无法偿还民间借贷而“跑路”。

客观来说,当前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难,与国际经济大环境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有一定关系。

但不论是成本上升、外部需求锐减,还是流动性问题,种种外部环境的变动暴露的实际上是中小企业现行商业模式的根本缺陷。

我国的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长期以来采取简单的加工贸易与低端价值链环节为主的发展模式。

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发展模式相当落后,存在诸多弊端。

首先,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员工专业化程度、技能水平低,员工流动性高,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企业运营中的问题不易被发现;其次,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过分依赖低价格优势,对品牌、技术重视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的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而利润微薄;最后,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规模小,既无专业的企业管理人才也没有足够的财力与精力解决管理、技术上的难题,只能停留在产业链的较低层次。

正是因为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过分依赖于落后的传统商业模式,使得它们抗风险能力弱、对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对于敏感,以至于对外部环境的变动几乎没有适应能力。

而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的困境可以说是一直存在着,由于缺乏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环境,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十分缓慢。

温州金融**实际上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在历经外部环境的种种变化之后,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

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实际上就是从产业链低端走向高端、核心竞争力由低价格走向高技术的过程。

转型升级需要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决定了创新的过程既需要充足、稳定的资金,也需要健全的激励制度和有效的市场环境充当创新的利润保证。

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之难,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创新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和行政体系对市场竞争空间的破坏。

(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有限,资金不足.

1.正常融资渠道难以获得资金内部融资较之外部融资,其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的负面效应和节约交易费用,但内部融资一般为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所采用,中小企业受自身规模所限,一般难以通过内部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因此中小企业融资主要依靠的是外部渠道。

大量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本应催生出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资本市场,但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基本上为国有部门所垄断,没有充分竞争的银行体系和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是无法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满足各种资金需求的。

对国有银行来说,中小企业资信状况较差、缺乏足额的财物抵押,对中小企业放贷的风险往往较大,因此国有银行往往对中小企业惜贷、惧贷;相反地,如与银行体系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国有企业和一些大型的民营企业则可以较为容易地以正常的利率从银行获得贷款。

金融体系及相关制度的不完善致使中小企业的难以通过正常渠道获取资金。

2.成本高的民间融资难以支持转型升级.

在内部融资能力弱、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贷款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只能通过民间借贷这一渠道来筹集资金。

民间借贷非正规融资方式虽然简便迅速,能够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但是民间金融组织没有合法身份,因而一来其高昂的运作成本基本上都被转嫁给融资企业,二来民间借贷只能局限于短期市场,故中小企业至多能够依靠民间融资满足一时的流动性紧缺,要指望中小企业通过民间借贷做出长期、大量资金投入进行转型升级是不可能的。

(二)缺乏创新支持的环境.

众所周知由于技术创新存在外部性,市场参与者有“搭便车”的可能,这对于技术创新是致命的,因为技术创新的投入和风险都相当大,如果创新的利润没有有效的制度保证,巨大的成本无法收回,企业不会坚持自主创新;所有的企业宁愿选择通过盗版的方式便捷省钱地获得新技术,而不会选择自己投入大量成本到头来却“为他人做嫁衣裳”,如此一来任何企业都不会有技术创新的尝试了,因此在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都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

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可以保护创新的成果,保障公平的竞争规则,进而让创新的好处惠及全社会。

然而在我国,知识产权体系在相当程度上形同虚设,大批企业几乎没有知识产权意识,盗版仿冒现象层出不穷。

这种状况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是矛盾的:一方面,它们也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培养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另一方面,它们在现行的制度背景下又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符合自身利益诉求的“搭便车”。

这种“囚徒困境”的解决需要第三方即政府部门加强对创新环境的管理。

(三)行政体 系对中小 企业的发 展限制.

我国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行政权力侵犯市场规则的状况并不少见,而中小企业力量薄弱,更容易受到行政权力的伤害。

首先,中小企业往往受到地方政府的不公平待遇。

我国的官僚体系对于经济绩效的考察目前主要以GDP增长作为主要目标的考核内容,地方政府往往片面追求GDP的增长速度。

这种唯GDP主义在相当程度上导致各级地方政府过分专注于大项目的“招商引资”,却忽视了中小企业的利益。

为了大企业落户,各级地方政府时常会出台措施争相放宽门槛,如提供各式各样的优惠政策,在土地、水电等各类公用设施、各项行政审批、贷款审核等方面大开绿灯等,殊不知这些举措早已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其次,行政垄断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我国虽然制定并出台了《反垄断法》,但是在我国行政垄断大量存在,仍然有相当多的领域尤其是生产要素市场并不对非国有部门开放,例如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就是主要由银行业的垄断所导致的。

行政垄断是政府庇护和认可的垄断,《反垄断法》对其并不具备效力。

一般而言,上游企业的垄断定价会抬高下游中小制造企业的成本,压缩其利润空间。

更为棘手的是,地方政府不仅充当国有行政垄断的保护者,一些行政行为还直接造成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如给予国有企业以各种优惠待遇、政策上优先照顾国有部门等。

中小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在现行的体制格局之下实际上是较为弱势的群体,经常遭遇不公平对待,其困难也难以得到重视。

区别对待之下,中小企业利润被侵蚀,发展空间被挤压,其发展潜力大打折扣,中小企业在这样苛刻的环境里进行创新困难重重。

三、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完善竞争机制.

只有严格遵循法律,给予各类企业公平的市场地位,才能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为此有必要继续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制约政府的行政权力对市场规则的侵犯。

首先对于政绩考核体系,需加以整改,不应一味强调经济增长率,而要让政府部门致力于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从动机上减少行政干预的可能。

篇3:管理学论文

1目前在基层国土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在基层土地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中,十分困难的一个方面就是农村土地执法。在基层土地执法中,经常会出现执法难、难执法和法难执的问题。在执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能会严厉处理某些违法的人或部门,但是随之而来的就会有很多的求情人员。特别是改革过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之后,国土所工作人员经过录用之后,就不再流动,他们会长期工作在一个地方,这样就会逐渐的形成一个狭窄的生活圈子;再加上当地政府负担着国土所工作人员的工资、食宿以及办公用房等等,这样在执法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局限,可能是碍于人情,也可能是在领导的压迫之下,往往就会选择较轻的处理措施。我们会发现很多地方政府都是将先上车后买票的模式应用到招商引资上,虽然基层国土所发现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但是却无可奈何。再者,农村在不恰当的地方建造房屋,但是基层国土所却不能将其强制拆下来,只能通过漫长的打官司过程,法院判决的这一阶段,很可能人民已经将房屋建好了,这样就无法再进行拆除,因为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1、2在基层土地资源管理人员方面存在着的问题

目前在基层土地资源管理人员方面,存在着素质不高等问题,在新形势下,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不断提高土地所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人员大多都是退伍兵,或者是一些非专业人员,过去虽然在政府从事过,但是并没有接触到国土工作,这样在业务水平方面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无法有效的开展农村土地管理工作。

2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创新措施

(1)将国土资源管理责任严格的落实下去。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1)对耕地进行严格保护,耕地保护是土地管理的关键。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需要对责任目标管理进行强化,编订本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耕地保护责任制度严格的落实下去,基本农田是耕地保护的重点,对那些破坏耕地行为进行严厉的查处和打击;在基本农田保护的过程中,可以量化分解乡镇耕地,为了提高耕地保护的质量,还可以在村委会工作考核评价中加入这一内容,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对于在耕地保护方面表现好的地方给予必要的奖励,以此来提高土地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积极性。

2)节约集约用地。我国在基本国策中加入了节约集约用地的内容,而国土所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基层部门,需要严格的贯彻和落实相关的政策法规,不断的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质量,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在村民建房和乡镇工业用地方面,应该科学的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此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的节约用地。基层政府也需要做好村庄整理和集镇规划等工作,配套建设农村中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在集镇存量土地方面,应该进行必要的转让,以达到盘活的目的。

3)加快集镇的建设,对集镇服务功能进行必要的完善,将集镇建设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从而大力发展乡镇经济。在闲置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应该对一些敏感问题特别的注意,比如空置的宅基地、闲置房等等,人们在申请建房的时候,应该同意这些旧房由集体来统一进行管理;国土所应该依据具体情况来对旧宅基地做正确的处理,可以向人们的建设进行合理分配,也可以进行复耕处理。

(2)将基层国土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和结果及时的上报和沟通,以此来获得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基层是国土管理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执行过程中比较困难的地方。虽然国土所规模不大,但是对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整体形象却有着直接的影响。基层国土所应该将工作内容及时的上报给上级政府,同时,还需要建立一些必要的例会、讨论会等,对工作的目的和任务向人民群众进行介绍。基层国土所要想顺利的开展农村土地执法工作,就需要得到上级政府的支持。那么,县级国土局在考核基层国土所的时候,应该对乡镇政府的想法和意见进行充分的重视。

(3)维护好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很多的征地问题。近些年来,在种种原因的综合作用下,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土地纠纷、土地矛盾,这样就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比如将补偿标准适当调高等等。为了增强政府的诚信,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需要对被征地区的综合地价进行科学的制定,适当提高补偿标准,对失去土地的人民采取必要的生活保障措施。

(4)对土地执法监督进行强化,大力进行普法宣传和教育。我国虽然有着十分丰富的土地资源,但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过大,这样耕地资源处于十分紧缺的状况,因此就需要进行必要的土地保护。目前,经常会出现土地违法违规的现象,我们要充分的理解,因为农民辛辛苦苦了大半辈子,就是为了建造一所属于自己的舒适房屋;需要注意的是,理解并不是放任不管,国土所需要大力的进行普法宣传和教育,让人民了解到土地方面的法律法规,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

(5)夯实基层国土队伍。要想提高国土资源管理的质量,就需要重视基层的土地资源管理。目前,全国各地的国土执法监察队伍逐渐的成形,并且经过实践研究表明,改革之后所采取的垂直管理模式是有效的;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基础土地资源管理的质量。要知道,人是基层土地监察的关键,这样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基层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可以定期经常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可以是业务知识,也可以是思想教育。同时,还需要向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队伍提供必要的办公设施,比如执法车辆、电子计算机以及摄像器材等等,给予土地执法人员必要的岗位津贴。

3结语

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它涉及到诸多方面;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该认识到身上肩负的职责和使命,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队伍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地提高基层国土资源管理的质量,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篇4:管理学论文

一、民营企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模式陈旧。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创业而不利于发展。在创业之初,它能以较低的成本集聚人才和资金,共同奋斗,在短期内获得竞争优势,而且家族整体利益的一致性,使企业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古老的家族式管理方式弊病便日渐显露,诸如:亲情因素渗入企业内部管理,导致组织效率低下;产权封闭,排斥外来资源进入;个人专权,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决策随意性大,企业跟着老板的感觉走;接班人世袭,企业难得永续发展。这些弊病已严重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

2、用人亲疏分治。与家族式管理如影随形的是用人上亲疏分治。所谓“亲”,是指与企业主有血缘、亲缘、地缘、同学、朋友关系的人;所谓“疏”,是指与企业主没有丝毫沾亲带故关系的人。亲疏分治的核心思想是用人依据亲情度和忠诚度,而不看能力。具体表现为:信任“亲”者,怀疑“疏”者;重用“亲”者,排斥“疏”者;优待“亲”者,苛刻“疏”者。这种非理性的用人制度,使企业里的“外来人”缺乏公平感、安全感、温暖感和归属感,从而导致员工离心离德,纷纷跳槽,不少优秀人才成为家族企业匆匆过客。这可以说是众多家族企业短命的一个重要原因。

3、社会形象欠佳。民营企业家族化经营,其实质是“家族利益至上”。不少民营企业为了追求家族利益的最大化,常常不惜牺牲社会整体利益,具体表现有:偷逃税收、贩私、逃废债务、危害社会利益;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危害消费者利益;商业贿赂、低价顷销、不信守合同、侵犯知识产权、损害其他厂商利益;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生产生活环境恶劣,克扣拖欠员工工资,不积极参加社保,危害职工合法权益。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干扰了社会济秩序和市场秩序,也极大败坏了民营企业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最终导致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进一步恶化。

二、民营企业实施管理创新的途径

进入新世纪以来,民营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知识经济的兴起,使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人才成为企业最稀缺、最关键的要素;中国加入wTO后,市场游戏规则与国际接轨;经济全球化一浪高过一浪,跨国公司纷纷登陆中国市场;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正在重振昔日雄风。民营企业的现状与变化了的外部环境已显得越来越不协调,实施管理创新已刻不容缓。

1、完善产权制度。民营企业在产权结构上存在着较强的单一性和封闭性,突出表现为局限于个人产权。这种产权制度,使企业无法摆脱个人和家族经营,不能有效地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无法实现由投资者管理模式向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的转换,无法广泛吸纳社会资本,不利于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流动与重组,严重限制了民营企业进一步做大。因此,民营企业若要想发展,就必须在产权结构上摆脱家庭的束缚,大胆吸收社会其他投资者,进行合资、合作和公司化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产权结构社会化。通过产权社会化来消除封闭式的个人产权对企业发展的制约,有效进行资本扩张,加快企业内部制度建设,实现资源配置和管理模式的双优化。

2、改革管理模式。产权家族所有和经营管理由家族控制,是绝大多数民营企业两个最基本的特征。研究家族企业史的学者发现,家族式管理很难把企业办成百年老店。在所有把财富转移给下一代的家族企业中,至少有80%的家族生意在第二代手中终结,只有13%的家族生意成功地被第三代继承人。看来,民营企业要想摆脱“富不过三代”的宿命,使自己企业薪火相传,就必须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逐步改子承父业的世袭制和高层管理完全由家族成员担任的格局,实行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向社会公开招聘高素质的职业经理管理企业。企业中的每一位高层管理者上岗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考核,家族成员考核不合格者只能做股东,而不能当经理。企业的成功,不仅需要强势人物,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团队。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复杂化,管理的数量和难度日益加大,管理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管理分权便成为一种必然。为了降低信用缺失环境下重用“外来人”的风险,企业主可考虑让所有中高层管理者认购公司的股份。企业管理人员持有公司的股份之后,他们从内心深处知道是在做自己的事,而不是在为老板打工,这样就会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工作,对公司的忠诚度也会增高。

3、调整组织结构。目前,民营企业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金字塔式的权力型组织结构。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产品趋于多样化,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从而对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提出了要求。调整企业组织机构,应遵循因事设职,因职设人,人事相符,权责相当的基本原则,其关键问题要合理设置企业内部各类业务部门,明确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协调关系,处理好总部集权与部门分权的关系。规模较大、产品大类较多的企业,应改为事业部制的分权式组织结构;已实行公司制的民营企业,应建立相应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了应对市场环境的多变性,企业应减少管理层次,实行分散决策;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普及,使企业内部信息交流更畅通、企业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交互更频繁,因此,建立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的组织结构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4、加强人才开发。民营企业要突破人才短缺的瓶颈,必须牢固地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创新用人制度,加强人才开发。具体措施:改变传统的短期雇佣的用人观念,树立人力资源战略观念,重视吸纳、培养和储备各类人才,尤其是科技开发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废除内外有别、亲疏分治、任人唯亲的用人制度,建立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在企业内部形成人才竞争格局,给各类人员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改变只想控制人、不愿尊重人的粗放用人方式,营造尊重、信任、理解、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和人际环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改变重使用、轻培训的短视用人行为,营造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化氛围,搞好职工教育培训的规划,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把企业变成学习型组织;改变只求奉献、不予激励的用人心态,建立和完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薪酬制度,逐步实行市场工资制,让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得到应有的回报。对于优秀人才要委以重任,并给予优厚的待遇。

5、提高企业家素质。企业家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企业家的素质决定着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发展前景。因此,提高企业家的素质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必须具备以下素质:第一,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管理基本技能,有较强的市场运作能力和良好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会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第二,具有强列的求知欲。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民企老板需要建立终身学习制度,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第三,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企业经营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家应胜不骄、败不妥、正视困难,迎接挑战,锐意进取,不断创新,让自己的企业之舟永立市场洪流的潮头;第四,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企业家在追求个人利益时,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在追求企业利益时,不能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企业家应的博爱之心,爱企业、爱祖国、爱家庭、爱人民、爱社会、爱自然、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富而思源,积极回报社会。遵守法律,诚实经营,信守承诺,努力塑造和维护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墩而就。但民营企业不能因其困难而懈其心,必须认清形势,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及早行动。

篇5:管理学论文

摘要:控制工程造价不仅仅是防止投资突破限额,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建设、施工、设计单位加强管理,使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设计、施工、结算三个阶段分析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并提出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建议。

关键词:造价;电力工程;控制

1概述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用电量的高速增长,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投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造成投资浪费和项目“三超”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这两年,拟建和在建的输变电建设项目很多,无论是在水电站、火电厂的配套工程还是电力系统的网络建设项目上,都存在着忽视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的现象,如何合理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使工程造价的增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已成为当前一个重要课题。

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就是在建设的各个阶段,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合理地确定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及竣工决算。工程造价的控制,则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的造价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以内,并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力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控制工程造价不仅仅是防止投资突破限额,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建设、工、设计单位加强管理,使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将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如何从设计、施工、结算三个环节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

2设计阶段

从设计技术经济角度看,合理控制工程造价,需从可研、初设和施工图三个阶段做起。

(1)可研阶段。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搜集工程的有关资料,对工程进行多方案分析比较,提出最优方案。最优方案不仅在技术上要先进、可行,而且在经济上要合理。一般来说,先进的技术方案劳动生产率高、产品质量好,但是所需的投资较大,因此,要认真进行经济分析,根据我国国情和企业的经济实力,确定先进适用、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工艺技术方案。在电力建设项目中,设备投资约占总投资的40%~50%,在设备设计与选型过程中应尽量采用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生产的设备,尽量立足国内。

(2)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应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进行限额设计,控制概算不超过投资估算。主要是对工程中设备、材质的控制。为此,初步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工程量应以可行性研究阶段审定的设计工程量和设备、材质标准为依据,对可行性研究阶段不易确定的某些工程量,可参照设计和通用设计或类似已建工程的实物工程量确定。在初步设计限额中,各专业设计人员要增强工程造价意识,严格按照限额设计所分解的投资额和控制工程量以及保证使用功能的条件下进行设计,力求将工程造价和工程量控制在限额内。为鼓励、促进设计人员做好设计方案选择,要把竞争机制引入设计中,实行设计招标,促进设计人员增强竞争意识,增加危机感和紧迫感,克服和杜绝方案比选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以及经验主义。例如,某电力工程,初设概算为800万,预算为1040万,工程结算为1082万,经分析主要是由于初步设计阶段工作不够深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施工工艺的重大设计变更,使预算大大超出了概算。因此,在初步设计阶段,一定要认真搜集、调查、分析、研究工程资料,设计人员密切配合技经人员将工程造价控制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

(3)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预算是确定工程造价、实行经济核算、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控制工程进度拨款的依据,同时也是工程决算的基础资料,因此,设计人员应主动深入现场了解情况,争取把设计变更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同时,技经人员应和工程管理人员应及时进行沟通,例如,某变电站土建工程,由于技经人员的疏忽,施工图预算中落掉了变电站大门的费用。经工程管理人员的审核,及时对预算进行了补充。

3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一环就是要科学地组织建设,正确地处理造价、工期、质量三者关系,以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经济效益。由于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目标就是承包合同价。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支出,并将实际支出值与造价控制目标值进行比较,而后作出分析及预测,对各种干扰因素加强控制,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此外,根据实际情况,允许对造价控制目标进行必要的调整,使之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并切合实际。

另一方面对于相当多的工程现场更改较大,加上技术人员与技经人员的脱节,导致更改部分造价无法控制,而使结算价超出合同价甚多。比如,有些工程施工场地狭小,土方开挖量大,先外运再回填,结果往往要增加工程造价的5%左右。因此,在现场施工中,管理人员要实事求是地从控制造价的角度来审查施工方案,以提高施工签证的准确率。同时,对隐蔽签证,要以图纸为依据,标明被隐蔽部分、项目和工艺、质量完成情况;如果被隐蔽部分的工程量在图纸上是不定值,还要标明被隐蔽部分的几何尺寸或原始数量,而不在签证中简单地签写工程量和工程造价,以免与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生矛盾,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供准确的依据。

4工程结算

工程决算审核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甲乙双方的经济利益。对建设单位来说,要精打细算,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对施工单位而方言,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通常多报结算。以增加工程造价。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讲,工程决算审核实际上是双方技术能力的较量。建设单位的预算人员,不但要熟练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定额子目的组成内容和套用规定、工程造价的计算程序,而且还要掌握三者的编制原理、内在联系,唯此在应用中才能融会贯通、得心应手。此外,技经人员还应有一定的工程技术知识,既能对现场施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又可对签证中的不合理因素提出质疑。另外,造价人员还要有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经常下工地了解现场情况,掌握工程动态。

5结语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投资控制的实质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只有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采用科学的计价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合理确定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才能提高投资效益。随着我国造价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造价工程师制度的推行,提高投资效益的要求将使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地位更加重要。

篇6:管理学论文

1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实践及管理创新

1、1更新科研管理思想及其管理观念是进行科研管理信息化实践关键

1、1、1创新管理工作意识

随着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到来,促进了管理观念的有效创新。它不再是简单的突破了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而是依次将整个组织资源以及信息有序、组织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从根本上拓宽了管理人员视野,还从一定程度上加深了相应管理工作的广度以及深度,并在此基础之上增强了作业人员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从而激发、调动了其创新精神。若将科研管理信息化视作利用计算机对原有工作进行处理,那么就会形成更多的文字与事务处理,致使无法对管理工作进行有效改革与创新。从其本质上来讲,科研管理信息化其内涵可以概括:创新出具备关联性、系统性以及针对性,还有即时性的管理模式,从而是的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从繁多且杂的事物处理中,真正解放出来。

1、2领导重视是确保科研管理信息化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由于科研管理信息化是一项极为复杂且庞大的工程,只有得到各级领导以及职能部门的理解与支持,才能确保其安全、顺利实施。领导对于该项工程的重视程度是保证科研管理信息化持续、稳定进行的前提与基础。通常科研管理信息化需要投入较大、较多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再加上设计面较广,因此领导决策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领导重视了,才能从根本上组织和调动各方面力量,以做好信息网络建设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通过近几年所开展的“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工作实践来说,如果没有当地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推动,该项目是很难开展的。也正是因为有了相关征服的支持与推动之后,才确保该项目得以策划、立项以及开发还有推广等等。

1、3坚持以人为本方针

当前社会,人作为科技活动中最为宝贵以及最为活跃的因素,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应用科研管理信息化方面来说,管理创新的核心内容就是转变观念。也就是将管理重点放在开发人能力以及调动人能积极性还有激发创造性之上。优秀的管理人才以及科研人员通常都是社会稀缺资源,拥有不可替代性,因此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以往传统的劳动力价值观,在管理机制上,不仅能够确保员工接收到一个奋发向上、正确的信号,同时还能充分有效的调动他们自身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所以在进行科研管理信息化时,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并在重点考虑群体利益以及群体共同目标的同时,协调群体内部个人以及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确保群体中每个个体的智慧都能创造出一个尽可能延伸的`空间,并从中得到有效集成与利用。

1、4优化科研管理流程是进行科研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内容

从本质上来说,科研管理信息化其实是对传统管理的革命。在进行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时,应将信息化与科研优化管理相结合,来加强信息化管理。从而让每个管理流程成为旧式传统管理机制的改进与继承。对工作秩序以及工作流程进行明确,是进行数据收集、处理以及传输与反馈的先决条件。科研管理信息化要求管理人员与科技人员之间拥有更加默契的合作关系以及更为明确、有效的分工,也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减少和避免重复劳动。若科研管理信息在构建之初,无法遵循一定工作流程,那么必然不能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信息化的流程,也必然会造成数据之间的不完整性以及不标准性,致使工作秩序产生混乱。

2系统管理与维护

通常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前期投入较高,不仅要购买所需设备以及软件,同时还需建立具体的工作流程,还需对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进行规划等等。所以,实现科研管理信息化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全部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共同创新。另外不论何种信息化应用都无法准确包含全部的工作内容以及管理程序,因此管理工作的变化以及发展还有更新就变得更加重要。现阶段,对科研管理信息化进行系统更新以及维护主要有两层意义。一个是对信息进行有效维护,另一个是对信息系统进行有效更新与扩展,而信息维护自身的重要意义在于系统只有掌握和了解了准确信息才可以进行科学决策。

3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日益成熟,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科研管理信息化研究工作。本文通过对科研管理信息化实践以及管理创新进介绍与分析,为以后进一步做好科研管理信息化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持。

篇7:管理学论文

摘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发展目标、最终目标,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本文初步提出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途径。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

一、事业单位的概念事业单位也称为非营利组织,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担负国家某一方面事业任务,由国家机关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以精神产品和各种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生产性或生活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物质生产单位,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有着自身的特殊性:组建的目的主要是从政策性而不是从经济目标的角度考虑的,是为了完成某一具体社会公益服务目的而存在,是使全社会财富增长,而不是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存在。事业单位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它们承担着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安全、推行国家政策,以及向社会提供教育、医疗、文化等产品或服务,对于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家对事业单位的考核,主要看赋予的事业计划是否完成,拨入的各种款项是否按预算及规定的项目使用等。国家拨付资金的目的是通过事业单位创造社会效益,不要求创造多少经济效益,不需要投资回报。所以各事业单位都把工作重点放在年度任务的完成,忽略日常的财务管理,在预算管理、资金使用、资产管理等环节缺乏有效管理,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资产管理混乱。有的事业单位甚至成为了腐败现象滋生的良好土壤和国有资产流失的有效渠道。

二、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是指事业单位从事财务管理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它决定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同时也受制于事业单位目标。根据事业单位性质、资金来源的特殊性等,将事业财务管理目标分为基础目标、发展目标、最终目标。在评价事业单位经营成果时,不仅仅依据经济指标,而是事业单位绩效最大化,即提高组织运行效率,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用。

1、基础目标——保证国家资源物尽其用,保证事业单位基本运行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资金,主要是来源于财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个最基本目标,就是管好、用好财政资金,通过执行国家财经纪律法规和会计规章制度,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和基础操作规范,自觉接受国家和社会的财务审计和检查,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确保国家资源在发挥其最大使用效益,同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还应围绕事业单位本身的职能和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和制度,实现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服务。

2、发展目标——积极筹资和投资,发展自身为满足社会公众需求,一要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服务水平和能力,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这是关键及具有决定性的方面。事业单位应充分考虑自身立足和社会形势的需要,努力追求在保证向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基础上,获得资金流入,要适应市场经济需求,从过去单一的依靠财政拨款转向社会和市场拓展资金来源,逐步实现从政府办事业向社会办事业转化面对这种新的形势。更重要的是主动地向社会筹集资金,开拓筹资新架道,争取以较低的筹资风险和较少的筹资成本获取较多的资金。

3、最终目标——实现绩效最大化事业单位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随着市场逐渐介入事业单位的运行,事业单位虽然做的是社会公益事业,事业单位要想正常行使自己的社会事业职能,必须首先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合理发展。事业单位在保证社会公益事业职能的同时,不应该回避经济效益。事业单位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济业务活动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其财务管理不应再局限于预算资金收支的管理,而应采取以绩效为导向的财务管理模式,围绕绩效最大化的目标开展成本管理将事业单位所的继续投入事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实现事业单位和事业发展的双赢,进而实现事业单位的绩效最大化。

三、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的措施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事业单位需要扭转传统的粗放型管理观念,增强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要严格按步骤进行预算管理,有效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质量,提高预算执行的可行性,改善预算执行脱离预算制定的现象。

通过对资产的实物管理措施的落实及核算方面的改进,可保证财政资金的有效运用,遏制国有资产的流失现象。

1、确保资金支出在预先确定的领域,保证社会公益服务目的的实现。事业单位要严格制定国家投人事业经费的专人专账重点管理和使用的制度、办法,把事业单位的正常业务活动与经营活动严格区分开来,在人员的安置上不容许相互兼职。事业单位正确确认和计量事业活动的产出和成本,分析成本的构成内容及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事业成本,提高事业单位财务资源的使用效率,以较低的事业成本,取得最大的事业绩效【4】。对于预算内资金,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编报预算,严肃财政拨款管理秩序,按财政规定的项目使用,不允许超支、透支和有任何形式浪费。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统一管理。

2、加强监督,要制定一套严谨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拓展资金渠道,防止腐败和资产流失。要从纯依靠财政资金,转向多架道筹集资金有社会齐界的捐赠、教育投资、接受服务力的缴费、科研成果收入及向债权人筹集的资金,除积极主动地争一取政府对事业经费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主动地向社会筹集资金,开拓筹资新架道。同时固定资产实物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由各科室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设计一套合理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的流程,确立固定资产管理的环节和内容,在明确职责,知晓流程后,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完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建立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核算制度,改进固定资产会计处理方法。

3、加强收支管理和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通过成本分析,预算监督等环节,提高项目资金的运作效率。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编报预算,按进度拨款和使用,严肃财政拨款管理秩序;投资的管理与事业单位内部的业务资金活动严格区分,对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及内部成员之间的收人分配的进行调节管理,引进激励的分配机制,促进专业人员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对于一些事业单位经营收人,必须另设账户,独立管理,支出要进行专项审批。必须围绕绩效最大化的目标开展成本管理,降低事业成本,提高事业单位财务资源的使用效率。总之,为实现事业单位的目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要求:合理编制单位预算,科学配置资金,依法组织收入,加强经济核算,努力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金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预测、控制和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其事业发展目标。

篇8:管理学论文

摘要:本文结合目前高等院校管理系(学院)具有代表性的专业设置——即电子商务、企业管理及财务(电算)会计专业的实际情况,就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现实企业管理、财务(电算)会计专业内容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一、前言

电子商务、企业(公司经营)管理及财务(电算)会计等专业的设置,在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管理系(学院)的相关专业设置、组合模式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在当今网络经济的时代背景之下,各相关专业(仅以上述三个专业为例)之间必将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内在联系,反映在现实工作和教学过程当中的这种全新联系关系的形成与建立,是以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为前提,进而在网络信息平台上予以重新定位的结果。三个专业之间所建立起来的这种联系关系,同它们之间原有的联系关系内容相比,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电子商务首先造就了全新的企业管理环境及模式,进而使相应的会计核算理论与方法的变革成为必然。真所谓电子商务“一石”,激起了相关专业内容连锁变更与升级的千层涟漪。因此,重新揭示、认识和把握三个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自然成为现在及未来众多企业管理者和广大财会工作人员,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关键所在;而在各类大中专院校中从事经济管理学科一线教学的广大教师更应理所当然地走在时代的前列。

二、电子商务的实践与推广,直接带来了企业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的会计理论与核算要求的变革,为网络财务的现实提供了前提条件。

首先,电子商务手段突破了企业间固有的界限,从而导致了虚拟企业的产生一一即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企业资源动态配置和优化组合。一方面,它改变了以产品为核心的传统生产方式和企业管理模式,以“零库存”为目标的适时生产系统JustinTimeProductionSystem(JIT)、以作业管理Activity-basedManagement(ABM)为代表的公司(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思想与方法,将开始广泛应用,因为基于网络基础上的电子商务,既提出了相关的要求,也提供了实施与实现的可能。作业管理与传统的以产品为核心、围绕产品生产周期展开的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的生产方式是根据市场预测定生产计划,根据计划(包括产量、流程和周期)定库存,因而所形成的原材料、半成品与产成品的积压等问题,必然成为资金周转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梗阻”症结,资金浪费与资金周转困难这一对难题,由于对未来市场变化预测精确性的不可万无一失性,实际上在决策阶段就已经埋下了“祸种”,成为企业管理实务运行过程中自身无法解决的“二难定理”。因为作业管理的关键或核心,就是在消除掉生产组织及结构层次化的前提下,剔除了所有的非增值作业环节而实施的管理模式,因而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库存,从纯粹意义上讲,就属于非增值作业,甚至是负增值作业。未来社会生产过程中,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上的、以“零库存”为目标的适时(即时)生产系统,为消除这种非增值作业创造了条件,使作业管理成为可能和必然。

其次,在公司(企业)生产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产生变更的同时,必然对公司(企业)传统的会计环境造成前所未有的;中击。全新的会计理论与核算方法的产生随即亦将呼之欲出,或者说是水到渠成。例如,就财务核算中的生产成本计算而言,制造成本计算法将由作业成本计算法取而代之;而历史成本的计价原则亦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数字时代的产品,如计算机软件产品等,对传统的资产(产品)价值的计量基础一一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所提出的挑战性更为明显,如果按历史成本计量计算机软件等数字资产,其会计信息的决策性、相关性乃至真实性,均:降大为降低。因为数字产品它是即时生产系统的产物,既有有形资产的特征,又具有无形资产的性质,其自身在知识经济时代所展示出来的人力资源会计特征特别突出与明显。将计算机软件企业与传统制造企业进行比较不难发现:软件产品生产企业的有形资产非常有限,且在会计上的账面资产也很小。根本看不到有形的而且是大规模的生产车间、原材料消耗及产品,往往只是每人拥有一个工作间、一把椅子、几台电脑。但他们创造的价值却难以用传统的增长模式去计算,因此,在网络经济条件下所产生的虚拟企业环境中,会计假设(包括主体、持续经营、分期、货币计量)、会计组织、成本计算方法等均面临新的选择。同时,网络信息经济的发展,;降使无形资产在企业价值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并对企业实现其竞争优势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无形资产进行合理有效的确认与计量:降成为未来社会经济的迫切需要资产的确认、计量为主体,以现实交易价格为核算基础来构建内容框架的。因此,对无形资产的反映和披露也因循有形资产的提示方式来进行。但由于无形资产价值往往缺乏现实的交易价格而无法有效、及时、合理地加以确认计量,只能采用获取该无形资产时所发生的成本来予以表示,这便导致无形资产的账面价格将严重偏离其实际价值,导致企业的价值无法得到恰当的反映。如果企业会计制度不能有效地解决以人力资源为代表的无形资产的计价问题,会计核算存在的必要性必将受到质疑。

由此可见,电子商务环境或虚拟企业环境在改变传统企业组织生产和管理环境的同时,也必然带来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变革。与此同时,无纸化的商品交易活动,必然将会计全面带入无纸化的电子数据交换时代。电子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及不可抵赖性,将成为未来会计核算准确与安全的基石,而无纸化交易本身,就是电子凭单传递加电子货币结算。电子货币的出现、网上银行的诞生,最终:阵实现基于票据传递的会计结算到无纸化电子结算的彻底转变。

三、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将对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及其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质变带来深刻的影响,并最终导致网络财务成为现实。

电子商务在改变公司(企业)组织管理结构、业务流程及会计信息产生和存在形式的同时,也将对当前的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及其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质变带来深刻的影响。就公司(企业)管理系统而言,DOS+MIS系统的应用(POS、MIS指分别用于动化管理的前台与后台系统),促进了我国商业企业自动化的实现。而POS、MIS仅是商业内部管理的优化方法,要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还要从整个商业流通供应链来考虑,与生产、运输企业联合制定的电子订货系统EOS应运而生。而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侧成为了完整描述下一代制造商业系统和制造资源计划的软件,它在企业中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企业管理的传统模式,使管理效率的提高能与信息技术同步进行。企业资源计划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

ERP对产品研发与设计、作业控制、生产计划、产品采购、市场营销、销售、库存、财务和人事等方面进行集成优化的管理,并包括相应的模块组成部分。ERP是一整套企业管理的体系标准。它把企业的各个部门组成一个平滑的功能整体,其主要目标,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方法,改革企业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手段,以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能力。实施ERP系统,企业可以迅速建立起以企业为核心的B2B企业电子商务应用(ASP)模式,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扩大市场机会,直接将企业的运作模式转化为电子商务模式;ERP涵盖BtoB和BtoC的应用,因为它与企业电子商务门户和BtoB市场紧密连接,从而使供应链更加完善。ERP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可以使得企业实现迅速改变经营管理的传统模式的愿望,并带来了新的企业管理思想。

与此同时,网络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而言,决不是像过去Windows代替DOS;C/S结构代替Novell结构的纯技术进步,相同的道理,它所带来的已不仅仅是技术平台的升级,而是在工商企业管理、运行模式变更的基础上,实现了会计信息系统结构自身质的进步与飞跃,其发展趋势与方向在ERP下已初具轮廓,即公司(企业)管理操作系统与会计核算操作系统,在网络环境中走向了逐步融合,原来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各项业务核算模块如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原材料核算模块等都将被完全融入到企业内联网中的各个业务信息系统中去。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它们除与企业其他生产、经营环节同步处理自身业务以外,同时还向会计财务报表系统提供电子业务数据。狭义的会计信息系统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就只剩下了会计财务报表系统这一基本模块,广义的会计信息系统则反过来包含了整个企业的内联网系统,因为它们都是会计信息系统基本模型(会计财务报表系统)数据采集的范围和对象。因此,在ERP系统模式下,常规的会计与生产、营销、技术等管理系统的界限已经不存在了,它们的数据采集、业务处理相互支持、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信息共享、有机结合的全方位管理模式和工具。最终将使网络财务成为必然一一所有联网的个人和公司(企业)都可以访问贵公司的财务软件系统,查阅相应获知权的信息,使公司(企业)财务会计真正变为了一种服务行为,在更高的质点上又回到了这一行业产生的“出发点”,即作为生产的附属品而存在,并为生产提供即时服务,而不再以一个独立的会计行业的面貌运行而独立存在。单独存在也许只是会计中介服务机构一一会计师事务所了。

总之,电子商务造就了现实工作中全新的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及模式,进而使企业相应的会计核算理论与方法的变革成为必然,并最终导致网络财务这一理想现实的最终实现。相应地,为跟上和满足时代进步的步伐与要求,其所涉及到的有关专业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亦势在必行。

篇9:管理学论文

[摘要]管理学是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核心学科基础课程之一,但目前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管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不明确、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包括制定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实行校企合作案例教学和加强教学互动等。

[关键词]独立学院 管理学 课程 教学改革

一、独立学院经管类管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不明确。管理学是独立学院经管类各专业的核心学科基础课,但在目前的教学中,基本上套用其它类型院校的做法,采用同一教材、同一教学计划和同一教学大纲,各专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完全一致,没有考虑到独立学院经管类各专业培养对象及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很难满足培养基础扎实、精通专业、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要求。另外,教学内容因主讲教师的不同而不同,讲授内容随意性很大,而且内容与其它课程衔接较差,内容重复。

2.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对管理学的基本知识都能听懂、看懂,但学生普遍反映的困惑在于如何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由于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实习基地建设的滞后,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实践环节,学生不能从更深层次领会管理的本质,过多的理论学习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3.教学方法不当,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应用不够。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各种软件、硬件的限制,独立学院的教师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为主,有的时候,辅以讨论等形式,较少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如多媒体、幻灯片等。课堂教学以抽象理论为主,缺乏必要的启发式教学来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增加学习兴趣。

4.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选用不当,影响了教学的质量。有些教材理论性太强,内容过于抽象,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不适应独立学院的实用性要求;有些教材的内容过于陈旧,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部分教材内容照搬照抄其它发达国家的管理理论,不适合我国的国情,让学生感觉到理论与实践不符合。

二、独立学院经管类管理学教学改革措施

1.制定具有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深入了解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以此来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来制定教学大纲、学时和相应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与本专业最密切的管理学知识。

2.案例教学实行校企合作。管理学教学长期以来仅仅局限于课堂,不符合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必须加以改革。案例教学是把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处理后引入课堂,让学生根据案例提供的背景资料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管理学教学案例应根据管理实例加工而成,学生在对案例进行讨论和探索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吸取了经验,接受了教训,掌握了运用所学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材有关章节的内容,通过直观、生动、典型的案例,来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但是这只是传统的案例教学方法,仍然局限在课堂上,尽管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但是缺少亲身体验。

管理学很多部分的理论性比较强,学生没有现场直观的经验,所以有些内容很难深入理解。我们学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与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相邻,所以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到辽化进行现场实践,对辽化的管理实践活动进行实地参观、考察,针对辽化的具体情况,在企业里进行案例教学。这不仅使学生对企业有更多的感性认识,也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管理学课程的积极性,大大丰富管理学的教学内容。

3.加强教学互动,实行相互提问法。我们这里所说的互动是指狭义的互动,不包括老师在讲授过程中所设置的悬念,因此我们所说的教学互动主要是通过提问来实现的。传统的提问方法是老师在正式讲授新内容之前,找学生回答问题,这种提问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生不是主动的学习。我们通过对独立学院经管类管理学的多年教学认识到,应该对经管类管理学的提问方法进行改革。首先,改变传统的老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提问方法,实行相互提问法,即同时找两个学生,让学生相互提问,然后老师进行点评,当然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问,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相互提问方法的道理在于:能够回答问题并不一定能够提出问题,即提出问题要比回答问题的层次更高,更能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其次,要改变传统的在讲授新内容之前对已学过内容的提问方法,要将提问延伸到讲授新内容过程中,这样能保证学生时时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再次,运用抽签法,即老师在讲授课程新内容之前,将所要提问的问题写在标签上,提问时,让学生抽签,来回答问题,这样能给学生以新鲜感,而且具有随机性,考查范围比较广。我们在提问过程中要注意提问的顺序问题,传统的提问是先将问题告诉学生,然后再提问学生,我们认为这样做,效果不明显,应该先找学生回答问题,然后再将问题告诉学生,这样能够给学生更大的学习动力,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增加学生学习的新鲜感,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可以在无形中实现教学互动。

4.编写适合独立学院的特色教材。我们要对管理学教学内容进行调查、走访学生,了解管理学在各个专业的作用,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的现状,找出哪些知识学生依据原有知识的迁移就能掌握,哪些知识学生必须要通过对管理学的学习才能掌握,哪些知识实用性更强。根据这些调查结果,编写适合独立学院的特色教材和相应的辅导教材,供学生学习使用。

参考文献:

[1]于燕飞张霞:浅析《管理学》教学改革的创新之路[J]. 商业经济, 20xx(6):20~21

[2]马俊苹:管理学案例地方化教学改革的思考[J].龙岩学院学报, 20xx(2):36~38

篇10:管理学论文

【摘要】人口作为企业外部环境最主要和最基本的自变量,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外部人口环境

一、人口变动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的理论分析人是人力资源工作的主体,外部环境中人口数量、结构、素质、迁移变动均会对企业人力资源事务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规模及其构成是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制定的一个重要依据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企业需要从外部环境出发,在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和经营宗旨的基础上,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2.人口素质尤其是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人才管理决策人力资源的质量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技能水平、劳动者的劳动态度,体现为劳动者的体质水平、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劳动积极性,其影响因素有遗传等先天因素、营养因素、教育因素等。

3.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迁移人口的主体是劳动力人口。劳动力在地区及其行业间的自由迁徙行为在自动调节劳动力供需状况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员工自愿离职率的上升。

4.员工的人口学特征对传统和事务性的人力资源服务提出了特殊要求企业招聘的员工的职业意识及其行为如职业流动性、团体合作的能力、人际关系等会影响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发展、组织架构,以及绩效管理、文化创建等工作。

综上所述,人口作为企业的外部环境,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外部人口环境的动态变化会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进而对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人力资源管理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的演变对传统和事务性的人力资源服务提出了特殊要求。

二、人口变动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1.劳动力供给总体充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度依赖低端青年熟练工,在造成廉价劳动驱动型增长的同时,也导致劳动力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庞大的劳动力供给为人力资源数量提供了充足的保证,同时,相对便宜的劳动力价格,也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创造了绝好的机遇期。

2.劳动力素质结构失衡,人力资源错配问题突出按照企业不同用工的素质要求划分,可以将劳动力分为农民工、技能工人及管理和专业人才等三大类型。总体而言,我国农民工的数量巨大,但整体素质偏低;技术工人的劳动需求量较大,但供给不足;大学本科以上的人才数量较多,但供需矛盾突出,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日益显现。

2.1农民工数量多、整体素质偏低,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竞争的优势较低。目前,我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总量在1.2亿左右。其中,接受过正规培训的人员仅占14%,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占25%,能满足企业需要的农村劳动力只有不到5%,农村劳动力中96%的人面对高达64%的岗位却无法胜任。尤其是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在庞大的“民工潮”的背后,企业处于合格工人难找的处境。

2.2技能型人才短缺,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xx年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城镇就业人员结构中,技能型人员尤其是高级技能人才比例明显偏低;而上海作为人才高地,也同样存在技能型人才紧缺的情况,在发达国家,20xx年高技能人才所占的比例已经到30%以上,上海只有6.2%,20xx年在高技能人才较多的公有制企业中,也只有12.1%。

2.3高端人才市场供给快速增加,低职高聘的人才浪费现象较为严重。据20xx年《中国就业报告》的调查统计,20xx年,城镇失业人员平均年龄为33.4岁,其中35岁以下的失业人员占失业人员总数的70%左右。“毕业后未工作”的占到全部失业的21%,该群体具有高中以上受教育水平的占53%,年龄在16~24岁之间的占73%。

3.独生子女大规模进入职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遇与挑战并存依据20xx年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20xx年我国0-25岁人口中,独生子女已达1.26亿。一方面,特殊的成长环境,导致他们有更多的情感饥渴感,不少人敬业精神较差,吃苦能力差,承受挫折能力弱。

4.海外人才大量回流,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高层人才支撑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人才竞争,而高端人才则已经成为国际争夺的对象。

5.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了企业社会保障的支出负担,同时银发人才资源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竞争的焦点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法定的退休年龄(女55岁、男60岁)比较早,因此人口老龄化在增加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和提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的同时,也增加了大量的银发人才资源。

三、改善企业外部人口环境及应对企业外部人口环境变化的相关思考

1.政府应该通过宏观调控,逐步改善企业的外部人口环境

针对农民工流动无序,局部地区出现的民工荒现象,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民工的有序流动引导,尤其是加大地区间劳动力市场开放的进程,鼓励地区间建立劳动用工的合作机制,同时加大对使用农民工的企业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的执法力度,改善和提升农民工的劳动和生存环境。

2.政府应该鼓励企业长期用工和合理开发人力资源,改善人力资源使用和开发的现状

我国廉价驱动型的增长模式导致企业的盈利模式单一,生存环境紧张,从而也强化了企业的短期行为,如对劳动力超强度使用、过低的工资报酬,短期化的劳动合同以及很少进行岗位培训、大量聘用退休人员等。

3.企业需要及时调整人力资源的管理方式,以应对外部人口环境的变化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激情,完善用人机制,是企业赢取胜利的重要因素。国内外研究的结果表明,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女具有明显的智力优势,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4.企业应该配合政府,在开发人力资源中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一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和地方政府合作,积极参与农民工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农民工合理有序地流动;二是在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剩、结构性短缺的客观现实下,企业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篇11:管理学论文

摘要:管理学作为一项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激励和控制等环节来整合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从而更好达成组织目标的学科,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将管理科学理论应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和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管理学;思想政治工作;应用研究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职能,整合各项资源,从而实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思想政治工作是运用党的思想和理论来教育人、启发人,从而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的实践活动。二者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但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将管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应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能有效提高思想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1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学的内在联系

首先,二者都是以组织中“人”的要素作为研究对象。都具有“人本”的基础,特别是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需要、动机、态度等心理健康进行研究,侧重于从被管理者的思想认知和行为动机出发,更好地调动、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矫正思想认识方面的偏差,使群体中人员的思想和行动一致起来,最终达到提高组织管理效率和实现组织目标的最终目的。其次,二者都是以改善组织中人际交往和沟通为重点。了解组织中群体的内聚力、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组织中的沟通、团体中的协调合作,通过使人们在行为价值观念上形成共识,减少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减少组织内部损耗,从而节约组织的运行成本。最后,二者都以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达成组织目标为目的。不论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中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人性化工作原则,还是管理科学中对以情感来维持、并以情感为逻辑来现实要求的非正式组织研究,都是为了以组织良性运作为基本前提,以充分、紧密的合作来实现提高组织管理效率,实现组织目标的根本目的。

2管理学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研究管理学中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并将其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能不断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首先,管理学理论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更加具体化。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解决人在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通常没有明确的工作内容限制,主要针对政策宣传或者对有思想情绪的人员进行疏导和教育。而管理学在各个环节都涉及到了被管理者的参与和互动,减少了人员思想问题的产生。如果将管理中的人本思想纳入思想政治工作中,明确思想政治工作在组织各个管理阶段的重点,将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更加具体化,也能更好地配合组织管理,达成组织目标。其次,管理学理论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更加丰富化。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通过宣传、教育、疏导、谈心等方式,解决职工的现实思想问题。管理学则侧重于具体管理方法的研究,有明确的方法和步骤,通过预测和管理人的行为,来提高组织绩效。将管理学具体理论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能通过具体的方法将内化的思想统一到符合要求的行动上来,从而改变了思想政治工作“假、大、空”的弊端。最后,管理学理论使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更加制度化。为使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需要管理学手段来规范工作制度、工作程序、管理方式、考评手段等,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①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3管理学相关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

管理学各个阶段都有涉及人本管理的思想和理论,可以应用到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中。

3.1目标管理理论中的下级参与

美国著名企业管理专家德鲁克提出了目标管理理论,指出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上级与下级一起商定组织目标,并依照目标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评估和奖励各部门和单个职工贡献的标准。其实质除了建立目标锁链与目标体系,就是重视人的因素,是一种民主化的、自我管理式的,把个人需求和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的制度。目标设置阶段,上级要注意确立下级的目标,并且要帮助下级发展一致性和支持性目标;在实现目标管理的过程中强调自主、自治和自觉,倡导检查最好是自下而上进行的;在总结和评估阶段先由下级提出书面报告,上下级共同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目标管理使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有助于改进组织职责分工,调动了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表现出良好的整体性。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前,如果能提前了解组织目标和职工的主观想法,将思想工作做到前面,将沟通做到问题产生之前,就能更好地将职工思想认识统一到组织目标的确立上,通过自觉管理来达成组织管理,也减少了后期组织管理过程中思想问题的产生。

3.2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在双因素理论中提出职工的满意因素和不满意因素。使之不满的因素通常是由外界环境引起的,如公司政策和管理、技术监督、薪水、工作条件等,被称为保健因素,只能防止疾病,但不能提高体质;使之感到满意的因素通常是由工作本身产生的,如富有成就感、成绩能得到认可、具有挑战性、负有较大的责任等,这类因素的改善能够激励职工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生产率。管理者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外部因素,还要用内在因素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双因素理论可以有效提高沟通和激励的效果。第一: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意激励的深度问题。除了不断改善组织群体中的人际关系,还要从工作本身的责任和意义来提升职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这种内发的激励能促进激励的效果,并且使激励效果具有更长的持续性。第二,在我国,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尤其是在以知识分子集中的组织群体中,内在激励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避免采用就事论事的简单方法来看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根本上抓住职工的精神需求,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3.3管理学中的有效沟通理论

管理学中认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的过程,也就是将信息由一个人传达给另一个人。只在适当的时候,将适当的信息,用恰当的方法,传给适当的人,才能形成迅速有效的信息传递系统,以便组织达成目标。为了达到沟通的良好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沟通前认真准备,明确目的性;第二,沟通内容准确,言之有物,语义明了;第三,沟通要有诚意,双方彼此信任;第四,倡导平行沟通、直接沟通、双向沟通、口头沟通;第五,设计沟通渠道,形成沟通常规。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沟通的艺术,如果能借鉴管理学中沟通的要义,对提高沟通的质量有积极的作用。第一,明确谈话目标,做好谈话准备是基础。在明确政治方向的同时,要有针对性的谈话目标,在沟通前要进行构想和准备,了解沟通对象的需求,寻找达成目标的共同点。第二,良好人际关系和真诚的沟通态度是保证。思政政治工作者本身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群众基础,在沟通的同时要注意认真的倾听,对方才容易表达真实的想法。最后,建立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是根本。管理学强调形成沟通常规,同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能是随机的、随心所欲的,要建立规范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给职工建立能够主动反映思想问题的机制和渠道,让思想政治工作既可以自上而下,也可以自下而上进行沟通。

3.4管理学中的组织文化功能

狭义的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被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等总和及其在组织中的反映,包括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组织文化形成的文化力具能起到约束、导向、凝聚、激励和辐射等诸多功能。从组织文化的含义和功能可以看出,构建良好的组织文化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相辅相成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党的思想理论、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同组织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积极上相的组织文化,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创新教育方式和内容,让看似枯燥的思想政治工作变得具有生动性和文化力。

参考文献

[1]徐国华,张德,赵平.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1.

[2](美)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9.

篇12:管理学论文

【摘要】现代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这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管理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管理学专业学生未来更好的成长与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管理学专业大学生应当具备的五种主要关键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表达共享能力、释疑质疑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探究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学生;关键能力;管理学课程;探讨

前言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理念发生深刻转变,建立以“大学生全面发展,迎合社会发展需求”为核心的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教学体系已经成为众多高校的共识。管理学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专业课程,也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走入社会提供保障。

管理学专业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关键能力

管理学是现代高校常规专业,现代管理学主要包含企业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会计学、运筹与管理、旅游与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等各种细分专业。不同的专业所对应的教学重点不同,对大学生的教学要求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从共性角度看,现代管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必须要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团队合作、表达共享、质疑释疑、创新思维等关键能力。管理学课程教学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已经成为现代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1.自主学习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各种管理学的新知识、新理念不断涌现。因此,管理学专业大学生必须要具备终身学习理念,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管理学专业发展的需求。管理学专业大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各种管理学课程的自主学习、自我反思、自我提炼和自我评估等。2.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是现代管理学专业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另一个关键能力。管理工作本身就需要很多人的参与,具备较强团队合作能力的人更容易在管理岗位上作出业绩。故在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中,要培养管理学专业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学生之间共同开展学习、探究等工作,建立紧密的合作团队,以更好地参与管理学课程教学。团队合作中,各成员之间相互借鉴、相互竞争,可以极大提升管理学课程的学习效率。

3.表达共享能力

表达共享能力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主要包含口语表达共享能力、书面表达共享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信息编辑与上传等。高校管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具备较强的表达共享能力,是指能够借助口语、文字、网络等各种文化载体清晰完善地阐述自己对管理学课程学习的收获,能够把一些有价值的感悟、研究成果等形成各种文本与他人共享。这样的大学生不但能够更好地传递自己的想法,也能更好地聆听、理解和借鉴他人的共享理念。

4.质疑释疑能力

质疑释疑能力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管理学专业大学生要能在学习、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独立地开展问题原因的思考与分析;二是能够结合问题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有价值的方法、对策等。管理学专业大学生必须要能洞察各种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

5.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对高校管理学专业学生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能力培养要求。管理学专业大学生应当具备以下创新思维能力:一是专业创新思维,能够创新性地学习本专业知识,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本专业知识;二是社会创新思维,能够不断考察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能创新解决措施;三是前瞻性创新思维,能够科学预见未来管理学专业发展的前景,提前制订各种应急方案等。从总体上看,在管理学专业大学生应具备的各项关键能力中,自主学习能力是核心,团队合作能力与表达共享能力是关键,质疑释疑能力是更高的要求,创新思维能力是根本保障。

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传统,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现象比较常见

我国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类似,也存在教学方式过于传统的问题。大多数管理学课程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方式,未能充分发挥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学生不能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表达共享。很多高校管理学专业教师侧重于对学生管理学知识的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观念,缺乏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过程。20xx年,山东经济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对本专业在校大学生调研显示,69.52%的大学生认为本专业教学方式传统,不利于自己的专业发展与成长。部分管理学专业毕业生反映进入工作岗位后,发现很多在校学习的管理学知识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存在明显落差。总之,教学方式传统带来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已经成为制约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首要问题。

2.教学手段单一,现代信息化教学工具应用相对较少

管理学课程教学中,教学手段单一,现代信息化教学工具应用相对较少,也是制约该专业大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重要问题。尽管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在管理学专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是,应用效果并不明显,大多数教师把多媒体教学设备当作辅助管理学课程教学的附带工具,并没有真正构建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的新型管理学课程教学体系。同时,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教学也需要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与完善,需要高校管理学专业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应用。总体上看,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管理学教学手段有所创新,但是教学手段单一问题仍然突出存在。

3.评价机制欠缺,忽视对学生关键能力维度指标的考核

评价机制不完善,这是影响管理学专业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重要客观因素。我国当前高校在管理学专业的大学生评价考核中,仍然侧重于学生知识水平的考核,侧重于终结性评价。在这种评价机制下,学生对管理学知识的记忆、期末考试不挂科等更为关注。不少管理学专业学生反映现有评价考核方式限制了自己的专业成长空间,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开展也产生不利影响。如20xx年,我国某知名管理学专家与北京几所高校的管理学专业大学生进行直接对话,该专家从最新的管理学理论、信息出发提出了几个具有较强专业性的问题,参与对话的二十几名大学生没有一个人能够清晰无误地回答上述问题。经调研发现,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质疑释疑能力与创新思维是不可忽视的原因。除此之外,高校管理学专业一线教师缺乏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意识,不能制订科学有效的关键能力培养方案,这也是要重视解决的问题。

构建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为目的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新模式建议

1.构建以学生关键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方式

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必须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真正建立以推动学生关键能力发展为主的新型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管理学创新思维的塑造。可以借鉴西方国家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前先对各种管理学课程内容进行预习,标记自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与教师、其他同学一起探究共享热点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对管理学课程学习的一些全新理念。在课下作业中,教师要安排更多团队合作的开放性作业,提高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兴趣。同时,也要重视管理学实践教学,让学生把自己的管理学知识应用于实践问题的解决之中。

2.打造以学生关键能力培养为目的的信息化教学平台

信息化教学平台是培养管理学专业学生关键能力的重要技术条件。高校管理学专业教师应当重视信息化、数字化教学工具的使用,构建真正的信息化、数字化教学体系。首先,构建信息化、数字化课堂,借助多媒体、网络等信息化工具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合作学习和质疑释疑等关键能力。其次,要构建网络化教学平台,让管理学专业学生能够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及时查询课程教学信息、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学生之间还可以实现各种学习资源的共享,开展更加灵活的合作学习。

3.制订以学生关键能力培养为主要指标的评价机制

立足学生关键能力发展实际,创新制订评价机制是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重要客观条件。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应当围绕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创新评价指标,建立关键能力考核体系。要重视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过程性评价,通过制订关键能力培养档案等方式开展具体的过程性评价考核。在终结性考核评价中,也要设计更多关键能力的考查题目,了解学生是否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真正提高了管理学专业关键能力。要让学生参与自我关键能力的评价考核工作,构建“学生+教师”双主体关键能力考核评价模式。

参考文献:

[1]胡昌送:《突出发展学生关键能力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xx年第19期,第46-47、51页。

[2]郭广军、刘兰明、龙伟、陈长江、方建超、游新娥:《新形势下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关键能力定位与培养体系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xx年第5期,第22-28页。

篇13:管理学论文

摘 要:本文概述了质量管理发展的历史进程、不同时期的内容特点,分析了质量管理思路所发生的转变,对质量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给出了全面提高我国整体质量水平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质量管理;历史进程;发展趋势

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学家朱兰博士指出:二十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二十一世纪将是质量的世纪。了解质量管理学科的发展与趋势对于做好质量工作,进一步提高对质量的认识,增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质量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Ⅰ.发展进程

质量管理学是以标准化、计量及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社会学科中与质量相关内容在内的学科体系[1]。人类社会从开始有生产活动后,就有质量管理问题,但质量管理发展为一门学科则始于二十世纪初期。从实践的角度,按照解决质量问题所依据的方法和手段,一般认为质量管理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二十世纪初―30年代),它来源于泰勒(Tailor)的管理思想,强调把生产和检验分开,采用全数检验的方法保证出厂的都是合格品,不足之处表现为该阶段的特点是事后把关,无法在生产过程中进行预防和控制;第二个阶段为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二十世纪40―50年代),其代表人物休哈特(Shewhart)、道奇―罗米格(Dodge―Roming),强调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控制图)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通过控制过程来控制结果,实现“预防为主”,但该阶段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使之变为少数人进行的“专家管理”,忽视了质量管理的各种组织工作;第三个阶段为全面质量管理阶段TQC(Total Quality Control)(二十世纪60―70年代),其代表人物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uran)、费根堡姆(Feigbaum),朱兰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费根堡姆基于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写出《全面质量管理》一书,该阶段强调质量的涵义是全面的,不仅包括产品服务质量,而且包括工作质量,用工作质量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不仅要管理生产制造过程,而且包括采购、设计直到储存、销售、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要求全员参与,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不仅限于检验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待质量问题一切按照PDCA循环办事,PDCA循环也称戴明循环,它是一种科学的工作程序,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通过PDCA循环提高产品、服务或工作质量。有学者把质量管理的第四个阶段称为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二十世纪80―90年代),强调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全员参与基础上的一种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长期获得顾客满意、组织成员和社会的利益,重视质量文化。

二十世纪随着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发展,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日益推动着质量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向前发展。概括地说,从二十世纪初到90年代末,质量管理学科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在于:第一、将现代管理思想和数理统计等数学方法成功地用于质量控制,提出了“预防为主”的思想,并在实践中取得丰硕成果。第二、将系统论原理成功地用于质量管理,促成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产生与发展。第三、思想观念的转变,强调以顾客为中心,把顾客的不满意作为改进目标,坚持持续改进,由符合性质量向顾客满意质量转变。二十世纪初到80年代初的质量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应用范围:质量管理主要用于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例如标准化主要以工业产品的技术标准为主,质量管理主要以工业企业为重点,以质量控制为中心内容。(2)对象:这一时期的质量管理单纯以产品质量作为主要的追求目标,而较少涉及质量成本、交货期、生产率等。(3)层次:这一时期着重研究质量管理的概念、方法及其应用,对于与质量管理相关的经济、文化等深层次的因素研究不多。从二十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加注重新的供应链环境下的质量管理方法研究,建立新的伙伴关系与供应商的关系,持续改进是组织永恒的追求,采用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来实现质量方针目标使组织在同行中更具竞争力[2]。

Ⅱ.质量管理思路的转变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出现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生,质量管理学科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也相应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1、从应用范围上看,由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企业向全社会的各种组织,包括医疗卫生、交通运输、政府机关、饭店服务、旅游服务、银行及其他金融单位发展,由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向服务过程、设计过程、供应和销售等过程的质量管理扩展。相应地,社会各界也更多地关注和参与质量问题,由此,推动了产品质量责任理论的产生,推动了质量立法。国家通过立法来实施质量监督,以减少质量事故的产生,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对于推动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行之有效的。

2、从内容上看,质量管理已由注重质量控制向更为重视质量改进和质量保证转变。传统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对生产过程的控制来防止不合格产品的产生,以保证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在控制制造质量的同时,更多地控制设计质量。例如,由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田口玄一博士提出的质量损失概念和三次设计理论及由美国首创而在美、日等国得到广泛应用的质量功能展开(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方法均是这一情况的反映。与此同时,质量管理由以产品质量、过程质量为主向更为重视工作质量、管理质量转变。ISO 9000族这套管理标准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热烈反响就是例证之一。

3、从研究对象看,正由企业的质量优化这一单一目标向同时注重成本、交货期、生产率等综合优化的目标转变。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e System)展示了这一方面。CIMS把一个企业从市场调研、设计、制造、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全部用计算机进行控制和优化。在工业发达国家,很多企业已经把质量与生产率的同步改进作为质量改进的主要目标。实现企业的多目标的综合优化及自动控制,是质量管理的发展需要。

4、从层次上看,正由单纯地研究质量而向更多地研究与质量相关的更高层次的经济、文化因素转变。这方面的理论主要有质量经济学和质量文化理论。质量经济学研究质量形成的经济规律,分析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对促进产品质量提高的作用。质量文化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以质量价值观为核心的质量意识、质量道德、质量行为、质量规范,以及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总和。企业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质量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基础之一。

5、强调顾客满意,强调顾客满意是近年来质量管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而顾客满意度指数也成为一种新型的评价指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顾客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市场空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把顾客作为争夺的对象。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如何是组织生存的关键所在。顾客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必须持续改进以增强顾客满意。

6、追求超越的质量水平,在质量管理领域兴起的六西格玛管理要求产品和服务的单位缺陷数仅为3.4ppm,西格玛是对质量好坏的量度,是指某一过程能产生完美无缺的工作能力,在高西格玛水平上运行可以缩短运转周期并达到顾客完全满意。六西格玛质量管理追求卓越质量,采用“六步法”达到顾客满意,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新的质量理念、质量文化、质量价值观的综合。

Ⅲ.质量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二十一世纪的质量科学将更注重信息科学的发展对质量管理的影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的出现,质量管理将注重客户关系管理,以顾客为中心,满足顾客要求并超出顾客的要求和期望。质量管理在以下方面继续发展:

1、注重设计质量的改进,好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是设计和制造出来的,首先要有好的设计质量,才能按照设计的质量要求去生产。与设计质量相关的质量功能展开、试验设计、线外质量控制、质量并行工程的理论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在实践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2、社会质量监督系统的质量法规将更加完善和严密,加强质量立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完善社会的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全社会的质量监督网络,开展世界性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3、各种管理体系标准会进一步增加和加强,如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OHSAS18000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等标准的应用将进一步加强,并且融合为组织的整个管理过程之中,会有更高水平和更高层次的国际标准出现。

4、质量管理与计算机的应用将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计算机在质量管理中将不单纯用于生产过程的在线控制,在质量决策、质量诊断、质量监控网络、并行质量工程中得到应用,为新的质量理论的出现创造条件。

5、更加注重过程管理和系统管理。运用过程控制的方式和系统管理的思想,把相关的资源和活动都作为过程来管理。采用过程控制的方式把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又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它们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系统管理的思想是针对制定的目标,去识别、理解并管理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过程所组成的体系,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

6、质量将随着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而同步发展,高新技术的质量得到重视,注重研究质量与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生产率同步改进等之间的关系,质量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Ⅳ.结论

质量管理学科的发展为我们提高产品质量、发展我国经济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面临新世纪的挑战,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我国整体质量水平:

1、注重跟踪国际质量管理理论的新动向,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各国质量管理的经验。深入学习和研究国际质量管理的一些新理论、新方法,及时系统地向我国质量管理界翻译或评价有重大影响的理论、方法和著作,注意兼容并蓄发达国家质量管理的先进理论。

2、在制定战略规划时,要充分考虑质量战略规划应随着质量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基于质量的战略以满足顾客为中心,将质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的各个阶段。围绕设计、生产、售后服务整个过程中制定质量战略,随着质量理论的不断出现不断调整质量战略。

3、加速高素质质量管理人才的培养。目前,质量管理在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中还没有正式出现,仅有极少数高校将质量管理作为专业方向在发展,束缚了专门质量人才的培养,而在美国高校中质量管理作为一个专业,人才培养从本科生到硕士、博士研究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此外,现有质量管理专业人员的素质需进一步提高,从20xx年开始的质量工程师注册考试情况来看,及格率较低,仅为20%左右,还有大量质量管理专业人员没有报考,国家必须加强质量人才的培养,以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增强质量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佘元冠. 新世纪的质量科学[J].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1).

[2] 梁 杰,满海燕 . 质量管理的发展与并行质量管理[J]. 商业研究,20xx(7).

[3 ]甘懋林. 质量是管理出来的[J].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xx(5).

[4] 孙 静,张公绪 . 新编质量管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篇14:管理学论文

论文摘要:按照新时期药事管理学教学目的要求,提出了四种该课程全新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走出校门进行现场实地调研的方法;现场参观实习的方法;个案讨论方法。

论文关键词;药事管理学 教学模式 探讨

药事管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兴起的一门介于药学与管理学之间的新兴边缘学科,至今已有的历史。它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知识面宽。涉及范围广,应用性强,与药学专业其它专业课程有较大差别。目前,全国绝大多数高等药学院(系)均已开设此课程。但因种种原因,该课程的教学时数相对较少,教学形式单一。随着我国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临床用药更趋于合理,安全和有效地用药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与国际医药接轨成为必然。面对国际医药业的种种挑战,人才知识结构的调整和素质的提高已迫在眉睫。药事管理学作为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对人才能力和素质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改革药事管理学教学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为此,笔者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进行总结,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1药事管理学教学目的

为适应药学事业发展,培养合格的药学人才,笔者认为,药事管理学的教学应与药学发展相适应,使学生达到以下4方面的目标。

具有扎实的药事管理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学生应掌握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卫生管理学的理论以及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熟悉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院药房的管理及新药研究的总体环节。

具有从事药事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学生应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如设计调查表格、现场调研、召集座谈会、个别采访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检索,收集、整理、评价、利用资料,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数据的技能

具有初步的组织管理能力。学生应具有主持召集会议、协调基层部门工作的能力,如教学座谈会、学习经验交流会、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组织人员为了既定目标而共同努力,解决工作学习中的问题。

具有自觉执行药事法规的能力。能综合运用药事管理的理论、方法,解决药学领域的实际问题。

2药事管理教学方法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多媒体、影像技术等都已普遍地应用于教学,药事管理学同样应摆脱以大课讲授为主的单一形式的教学模式,将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大课不再以教师为主角,而是结合“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学及查阅文献、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我们选取了第十一章“特殊管理的药品”进行实践,预先确定5名学生作为重点发言对象,再以其为组长将全班同学分为5个小组。每个小组讲授一节的内容,准备时问为两周。在此期间,学生可以随时到教研室查阅资料,与教师就所讲内容进行探讨,教研室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计算机、投影胶片等条件。上课时5位发言的学生就自己所准备的内容向大家讲授,时间约20分钟。发言结束后,听课的学生可以提问,发言对象应一一作答。最后任课教师对本章内容作总结发言,使学生掌握本章的教学基本要求。此种教学形式我们已开展了四届,学生的积极性都非常高,从制作的授课Powerpoint就可看出,学生为此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Powerpoint中既有动画,也有背景音乐,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

走出校门开展现场调研,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学习固然重要,然而有目的地开展实地凋研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国家政策的实施状况,掌握国情,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初步的实地调研方法。如随着我国药品分类管理政策的不断推进,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分类管理也在作不断的调整,因此我们组织学生开展OTC市场调研活动。活动的时间仍为2周。在第一周的大课中,教师会就凋研的基本方法、程序、技巧及调研报告的写作要求向学生们作以介绍。具体调研主要利用课余时间,调研的方式由学生自己决定。从近三届学生凋研实践可以看出,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学生都尽可能地做好事前的准备工作,几乎动用了所有可以想到的先进设备。例如在外出调研之前,学生就拟订好了调研提纲,在调研时,将小组成员分为两部分,其中一组作“明察”,另一组作“暗访”,从而获取更多有效的信息。此外,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录音笔成了他们外出调研的必备工具。在此基础上,最终以小组为单位写出调研报告。在第二周里用一次大课时间做调研汇报,我们从班推选出5—7名大家认可的评委对调研汇报做评分,最终推选出大家公认的优秀者予以奖励。这种活动的开展,既使学生牢牢记住了课程内容,还使其了解了我国的国情,初步掌握了实地调研的方法,同时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现场参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药事管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本科学生绝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际工作的经验,在教学中涉及的一些管理模式比较抽象,学生无法理解。因此,我们结合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带领学生到第一线进行参观实习,边参观、边讲解,使学生可直观理解所学内容。例如,GMP和GSP的相关内容,我们在讲授“药品生产管理”一章时,及时与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西安海天药业等制药企业联系,带领学生前往参观,让学生亲身感受符合GMP要求的厂房及设施到底是什么样,对产品质量有什么影响,从而使学生真正领会GMP的实质内容,理解国家对药品生产企业强制实施GMP的必要性。

个案讨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药事管理学中涉及的法律问题非常多,如果照本宣科,课堂气氛必定死气沉沉。那么,如何让学生对这些枯燥的法规条文感兴趣,并能牢牢的记住。我们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法,如针对“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一章中的有关法律条文,教师事先讲述2—3个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典型案例,并围绕案例设定4—5道讨论题,学生分组讨论。每次个案讨论为2学时,最后每组选派一名同学做重点发言,每人10分钟。发言的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阐述本组的观点。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发言做出总结和归纳,从而使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此种教学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内容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15:管理学论文

【摘要】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开放性实验教学是经济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研究和探讨经济管理学科开放性实验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对经济管理学科开放性实验教学“开放性”的体现进行了探讨,然后分析了其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管理学科;开放性实验教学;问题;建议

实验教学在我国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开展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它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有着重要作用,近几年得到较快普及。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实验教学指高校学生在学习并掌握了相关经济管理理论之后,借助由电脑、教学软件等组成的实验教学平台,在实验教师指导下或自行开展的诸如建立模型、仿真模拟、自主开发等形式的教学活动。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实验教学包括基础实验、专业实训和综合实验等多层次递进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具体开展经济软件操作、数理统计、金融工具模拟、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模拟、企业运行管理、会计电算化实验操作、证券期货外汇模拟、商务谈判模拟、外贸综合模拟、电子商务等内容的实验实训教学活动。开放性实验教学是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它把学生置于实验教学主体地位之上,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起到指导、监测实验过程的作用,给了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自由发挥和自觉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开放性实验教学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创新能力和意识等非常有益。但是目前对于经济管理学科开放性实验教学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很多认识仅停留在概念提出的层面上。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于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开放性实验教学的体现予以探讨,对其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开放性实验教学的体现

(一)实验教学对象的开放

可以面向学校不同层次、专业、年级的学生开放,有助于他们摆脱课堂和实验室的限制,弥补校内实训课时不足的缺陷,实现校内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也可以开展校际合作、校企合作,面向校内外师生、企业以及社会开放实验、实习、培训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实验教学对象的全方位开放,达到经济管理学科师资、资金、设备以及实践教学基地等各种实验教学资源的优化共享的目的。

(二)实验教学内容的开放

在网上提前公布实验课程名称、实验内容及开出时间,提供可查询的实验课程菜单,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课,修满相关课时或学分。实验过程中需要减少经济管理学科规定性、验证性的实验科目,在实验模式设计、内容安排、方法使用等方面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发挥空间,适当增加自由发挥、自主设计的项目。同时也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并开展具有研究性、创新性内容的实验,为他们的自主学习、创新科研等提供有力支持。

(三)实验教学时空的开放

全天24小时开放相关服务器和网络实验平台。实验指导教师通过qq等即时通讯工具提供在线指导,学生无论何时、何地均可访问服务器和网络,通过账号登录进行操作。这样可以大大减轻经济管理学科专用实验室的需求压力。在正常教学时间和课后时间,可以面向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开放实验室。在资源充裕的情况下,也可以对不同学校及社会开放实验室。

(四)教学形式和评价的开放

除了传统的面对面讲授、课堂演示、现场指导答疑外,老师可以通过录制好的视频进行教学,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实时指导,与学生在网上开展互动。对传统教学成绩考核的标准和方法进行变革,注重实验的最终效果。

二、高校经济管理学科进行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需要通过实验教学进行仿真模拟操作及练习,培养学生的具体专业技能。近年来,各高校经济管理学科不断扩大办学规模,现代化技术不断更新,原有的实验课程体系、实验环境与条件等难以满足现代化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所以,经济管理学科探索开放性实验教学非常必要。通过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开展,经济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教学手段不断得到更新,实验条件得到保障,学生也能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全面提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需要。

(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需要

开放性实验教学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时代变化相适应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创造出自主开展实验活动的环境。经济管理学科开展开放性实验教学,将把学生放到实验主体位置,学生的实验状态由“被动接受”转变成为“主动探索”。这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开展实验的热情,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三)优化实验资源配置的需要

经济管理学科各个专业之间有较强的关联性,许多专业基础课设置大体相同,各个专业选修课存在着很多交叉课程。实行开放性实验教学,学生可以通过教学管理系统自由选课,实现经济管理类各实验课程资源的共享。经济管理学科各个专业实验室的硬件大体上都是计算机、服务器、网络等组成,差异仅仅体现在授课软件的不同。因此,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硬件和软件资源一般是可以共享的。经济管理学科开放性实验教学可以做到实验室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动态调配,实现实验资源的充分利用,也能通过合作为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争取到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资源。也有助于学生摆脱课堂和实验室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实验操作。

(四)提高教师业务实战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需要

开放性实验教学不但要求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而且也倡导教师开展校内、校际交流,倡导教师与企业、社会进行互动。经济管理学科教师在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准备、授课、辅导及研究过程中,可以拓宽自身的知识面,提高实际操作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经济管理学科各个专业的相互融合,提升教学质量。

三、高校经济管理学科进行开放性实验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

很多高校的实验室按照课程分别设置在不同院系,导致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规模小,人员、经费、设备分散,实验资源紧缺与闲置状况并存,跨学科的综合性、创新性、设计性的实验难以开展。追求仪器、设备、软件的“小而全”,但结果是“小而不全”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实验室使用率低,仪器、设备、软件更新慢,致使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二)开放性实验教学教师队伍、教材建设滞后

开放性实验教学对从事经济管理学科的实验教师在工作态度、工作方法、专业知识、实验操作技能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很多人认为实验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相比而言专职实验教师的薪酬较低,职称晋升较为困难。非专职的实验教师一般往往不大关注也不大愿意从事实验教学。因此,影响到教师进行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实验教师队伍难以稳定。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不大有老师愿意潜心编写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教材。

(三)开放模式和运行机制尚需探索

开放性实验教学对实验教师尤其是提供即时在线指导教师工作量的核算提出了新的挑战。经济管理学科涉及的专业面广,出于经费、编制等多方面的原因,一般经济管理学院难以组建独立的实验教学中心,致使实验教学管理体制缺乏独立性,没有或不能对实验教学予以整体设计。开放性实验教学还会带来学生实验管理、实验效果评价、成绩考核评定等多种新问题,缺乏现成的模式和运行机制用以借鉴,需要不断地探索、宽容、创新、完善。

(四)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尚需完善

经济管理学科实验教学依然存在着目标单一、方法简单的问题。很多实验课时数量少,并且多为熟悉流程的验证性实验,操作较为机械,学生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实验课程在前后内容衔接、时间安排等方面没有能够做到与专业理论课程的高度融合。开放性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更多依靠自觉,因此难免出现学习进度、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的状况,对学生的出勤考核、最终成绩核定等都会带来挑战。

四、推进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建议

(一)做好实验教学顶层设计

一是提高实验教学在高校经济管理学科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经济管理学科教学中的作用,增加实验教学比重,彻底改变对实验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歧视性看法。二是对经济管理学科实验中心的建设需要做的统筹规划、集中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避免和减少一些不必要低水平重复建设,使有限的实验室资源使用效率得到提高。三是建成集成化、共享式、开放性实验平台,来满足经济管理学科更多专业学生开展实验实训教学需要。

(二)建立国家级、省市级经济管理学科开放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省市和一些实力较强的高校,可以探索建立国家级、省市级经济管理学科开放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其他高校在平台构建、实验教学、日常管理等方面提供借鉴。同时国家级、省市级教学示范中心可以为其他高校进行开放性实验教学提供指导。

(三)整合经济管理学科实验教学资源

先在全校范围内优化整合,条件成熟时可在区域范围内整合。开展校际实验资源的分工、合作、共建、共享,最大程度利用网络平台来充分利用实验资源。加强经济管理学科各个专业实验室硬件、软件的统一建设和集中管理。

(四)探索经济管理学科开放性实验教学制度建设

重视经济管理学科实验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教师地位和待遇,大力引进、培养实验教师队伍。开展校企合作,提升教师业务实战水平,提高实验教师的整体素质。积极探索开放性实验教学日常管理制度、学生考勤制度和考核评分办法、实验教师教学激励分配制度等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刘立国.基于经管类开放性实验探索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xx(3).

[2]赵婉鹛.高校经管类开放性实验课程建设及管理方法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xx(4).

[3]汤青慧,郭平.高校开放性实验教学实践与探索来源[J].科技资讯,20xx(10).

[4]李海英.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J].科技风,20xx(19).

[5]袁定喜,吴艳.关于高校国贸综合模拟实验课教学的思考[J].传承,20xx(24).

本文由用户南国猫觅海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npanclub.com/27948.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