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信息范式理论的基本假设与辨析论文 经济学信息范式理论的基本假设与辨析论文

经济学信息范式理论的基本假设与辨析论文

篇1:经济学信息范式理论的基本假设与辨析论文

经济学信息范式理论的基本假设与辨析论文

论文摘要:信息范式的形成和运用,突破了新古典范式的界域,形成了一些优于新古典范式的特点,将经济学分析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大大地外推了。促进了发展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新的新福利经济学、新厂商理论或产业组织理论等众多学科和领域的发展。本文认为,已经形成并仍在发展的信息范式的基本假设只有两条:经济人行为最大化效用动机假设和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假设。区分经济人行为的动机、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对于理解这两条基本假设,理解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特别关键。

论文关键词:经济学,信息范式,假设,分析方法

一、信息范式的基本假设

1、经济行为人最大化效用假设。

这一假设既有对新古典范式的承续,又有对新古典范式的扬弃。承续与扬弃的关键是区分经济行为人的动机、决策和结果。动机最大化是公理,不承认这一点就等于除掉了经济学大厦的根基。

新古典范式理性的合理成份是最大化动机;不合理成份的要害是信息完备假设,从而漠视了经济人的决策过程,漠视了经济世界的不确定性及其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漠视了经济人决策及其结果在放松信息假设后与动机的偏离。作为心理动机的经济人最大化自身效用,是经济人的理性,也即追求最优的自利心。需要说明的是,这一理性有贯彻决策过程直到实施结果始终的趋势,其指向不变,无论外部环境如信息条件怎样变动,经济人都会在约束条件下尽可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期决策和结果与初始目标的偏差最小化。这意味着,动机最大化不随条件改变而改变。

在这个意义上,西蒙“有限理性”的第3条假设,即用满意策略代替最大化假设,是不可取的。理由是,所谓满意,意在面临环境约束不得已而为之,实质上经济人不会放弃最大化动机,他始终在力求尽可能的最大化,只不过这时的最大化是有约束的最大化罢了。因此,西蒙的这一条假设是名替而实不代的假设,不能成立。最大化假设一直没有被替代,就在于其动机假设──经济人自利的最大化追求,仍有生命力。批判地剔除其过程和结果必定最优的武断命题,最大化动机依然可以作为信息范式的基本假设。

为了深化和扩展动机理性的内涵,可以汲取中国的传统伦理资源,这就是:忠义礼智信、推己及人、克己复礼。这一资源应当加以当代意义的正面阐释。利他可以视为一种偏好,满足利他偏好的是利他行为的效用。这与最大化利己者的偏好动机不矛盾,而且隐含了合作的精神。推己及人、克己复礼,博弈时要顾及对手的策略,重复博弈还要反复顾及下去,推己及人,推人及己,……合作有时比不合作对于利己主义者更有利,合作往往能够实现集体和个人的长远利益。为什幺要忠义礼智信?集体有时可以办到个人无法办到的事功,要事功最大化走合作的路子,成功的可能性大一些。个人违悖了这种常情和传统,对于集体而言,当然是不忠、不义、不信、而且不智的行为了。如何做到忠义智信呢?克己复礼。克己复礼,推己及人,推人及己,事功厥成。中国人的礼,就是道德共识,传统的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的事功,大致相当于西方人的利益。演进的博弈的均衡止于礼。传统中国人不是不利己,而是明智的利己,利他的利己。从这一面看,对最大化效用动机的广义理解,就应该包括利己心和利他心,利他心可以看作利他主义者满足自己利他偏好的动机。

具有理性动机的经济人的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是否理性,也就是最优,取决于信息约束。信息约束不仅体现为它本身对理性行为的约束,而且反映了经济社会制度的效率。效率高的制度可以使信息的披露和传布快,透明度高,经济人获取信息的成本降低,出现机会主义的概率小,决策和结果与动机的偏差小;反之则反是。

2、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假设。这意味着信息是不确定性的负度量,信息或信号具有经济价值,行为人花费成本才能获得信息,一个竞争的世界在研究和开发信息方面投资不足,如何配置稀缺的资源使获得的信息最大化是现实也是经济学至关重要的问题。经济史尤其是当代信息产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证明了这一点。从信息角度看,信息的不完备或不对称决定了交易成本的存在,如何配置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竞争和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这一假设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学最重要的假设之一,它修正了新古典范式“保护带”──行为人拥有特定的关于环境的信息,极大地影响到对于新古典范式“硬核”的改变,因而是信息范式替代新古典范式的关键要素。

二、对相关经济学假设的辨析

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假设,刻画了经济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构成了对于经济人最大化效用动机的客观约束。从此出发,审视理论界流行的形形色色的经济学基本假设,可以廓清混淆。

1、交易成本为正的假设,体现了新制度经济学的贡献,相当重要,却不能与信息假设并列。因为从根本上说,交易成本主要反映了信息成本,签约成本、履约成本等交易成本不过是搜寻、处理信息成本的不同表现形式。

2、非完全竞争假设,则主要是放松信息完备假设的产物,限于篇幅,这里不讨论。

3、机会主义假设或假定,这一假设多为赞成或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的人们所采取。具有最大化动机的经济人的.行为,在合约等制度约束有隙可乘时,呈现为机会主义倾向的具体实施:事前的逆向选择和事后的道德风险行为。这些都是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引起的,也就是信息完备到不完备这一约束放松过程的产物。机会主义倾向内在于经济人最大化动机之中,有着深厚的社会的经验的哲学基础。我认为,人性本恶亦本善,人性自利亦守法。法律是对人性恶的惩戒,明白法律的惩戒性质是人性善的体现。体现这两点的是,经济人要牟利,在合约、法律等一系列制度约束之下,有择手段地牟利。经济人明白,不择手段地牟利,一旦超出了法律的界限,就会受到制裁。“法律不告诉人们应该做什幺,法律只告诉人们不应该做什幺。”法律就是对经济人牟利手段的界限,使他们不能不选择不触犯法律的手段去牟利。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决定了法律、合约等制度总是不完备的。制度必定存在的罅漏,使人性恶的一面──机会主义倾向,转化为实际行为,其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已经被经济学家认识到、模型化的两种实际行为。如此看来,经济人理性的哲学基础,确实是体现人性恶与善两面的明智、守法的功利主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只是人们的美好企盼。而机会主义假设,是理性和信息假设基础上的推论,不能与前两者并列。

4、理性预期假设,可以由最大化和信息假设推出。

5、有限理性假设,是对最大化假设的修正,并不是最大化之外的独立假设。

6、对于“价格灵变”或“市场出清”假设,我们也可以推导:在信息完备的假设之下,完全竞争市场中的经济人能够迅速作出调整供求的反应,价格(工资、利率等)当然是灵活变通的,而价格灵变和其它新古典假设,保证了市场总是及时出清的。因此,价格灵变和市场出清也是推论的结果,被新古典主义者奉为基本信条,并不是公理性的基本假设。

综上所述,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只有两条:理性──最大化自身效用假设,和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假设。前者是对经济人主观心理动机的公理性抽象,后者是对经济人受到的客观约束条件的抽象,两者是最基本层次的抽象,是经济理论据以展开的基本假设。其它假设,如机会主义假设、理性预期假设、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假设、非完全竞争假设、有限理性假设、交易成本为正假设或假说等等,或者不是一个层次的假设,或者不能与最大化和信息假设并列,因此都是引申或派生假设,不是基本假设。

三、信息范式的基本分析方法

信息范式的基本方法,更多地承续了新古典范式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收益-成本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和演进的动态方法等,它们在经济学的长期发展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工具性要素。但是,这些基本方法结合了信息范式的基本假设,被运用于分析宏观经济波动的微观根源,解释力相当强,代表了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因此值得深入研究。

篇2:范式转型与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

范式转型与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

构建一门独立的中国理论经济学科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种种事实和迹象表明,中国的经济理论研究正发生着范式的转型.中国经济整体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趋势,必然要求中国经济理论研究实现与国际的接轨.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应以当前理论研究的’范式转型为契机,尽快纳入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发展轨道.

作 者:张明志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国际贸易系,福建,厦门,361005 刊 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8(6) 分类号:F0-0 F12 关键词:中国   理论经济学   范式转型   国际接轨   现代主流经济学  

篇3:会计基本原则与基本假设理论的若干研究

会计基本原则与基本假设理论的若干研究

摘要:知识经济的到来,有不少难以用货币计量,但却对使用者的决策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如人力资源,企业外部环境、地理环境等,如果单纯用货币计量,这些都只能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是财务报告之外。因此,必须改进计量手段,扩大会计报告的信息容量,增加非货币化的信息,为使用者提供完整、全面的会计信息。

关键词:知识经济 会计 基本原则 基本假设

21世纪,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是高科技大发展和经济管理水平大提高的时代,这种大环境,将推动会计发生相应的重大发展。经济的全球化、数字化、网络化、无形化特征,便传统会计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与环境相适应,会计是千秋大业,凡有经济活动的地方,都需要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使用计算机进行核算只是改变了核算的手段和形式,但不可能改变核算的内容和要求。相反,核算的内容范围扩大了,要求提高了,信息需要加强了。

一、知识经济下的会计基本原则

1、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在传统会计中长期处于”一统天下”的局面”但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以知识为主要资源,依靠发达的科学技术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条件的情况下,单一的历史成本计价暴露出很多缺陷:

1)忽视了”软资产”的价值。”软资产”是指没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主要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特征在于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经济利益,若按历史成本计价,往往会低估无形资产的实际经济价值,甚至被排除于企业资产负债表之外。

2)不能提供投资者决策所需的相关会计信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市场瞬息万变,风险和收益都呈极大化趋势,投资者迫切希望会计信息能直接用于决策,以求得盈利多、损失少。而将历史性会计信息用于决策时,往往有”时过境迁”之感。

3)历史成本计价模式的相对优势在降低。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互联网的运用和信息共享,企业获取资产现时成本、重置成本资料的来源增多,成本下降,可信度和及时性也大为增强,历史成本计价模式的相对优势在降低。

2、收入确认原则

收入确认原则,是有关收人人账时间确认的原则。传统收入确认原则的最大弊端在于收益揭示不完整,影响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真实盈利能力的判断。

传统收入确认原则更确切地说是营业收人的确认原则。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产的产品是知识密集型产品,具有较高的增值性,忽略其置存收益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的整体评价。另外,产品的个性化和网络商务的兴起,使生产商、销售商、顾客之间信息沟通更为畅通,产品的销售风险大为降低,资产置存收益实现的可能性显著提高,因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收入确认应由单一的”已实现”标准向”已实现或可实现”标准转化。

3、费用配比原则

在传统会计的费用配比原则下,首先应确定成本是否已经消耗。末耗成本仍具有未来经济效益,应作为资产处理,而已耗成本则应予转销。已耗成本与营业收入配合的方法通常有三种:①根据因果关系直接配比;②系统和合理地分摊;③立即确认为费用。配比概念是传统会计理论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费用与收入的配比是否合理,关系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权贵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传统会计的支柱原则之一,它是收入实现原则和费用配比原则的前提。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权责发生制原则也受到较大的挑战,其原因主要表现夺:首先,权责发生制不利于反映企业本期现金流量信息,现金流量是现代企业非常重要的一项财务数据,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的有效评价。而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创新、扩散的速度很快,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剧,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破产、清算。其次,权责发生制下所确定的净收益有其自身的缺陷,会计收益中包括许多非现金的应计和递延因素,其数额的分配是依据假定关系而进行的,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容易导致收益结果不能真实、可靠地反映企业经营业绩。

5、充分披露原则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经济环境的复杂化和经济风险的加剧,充分披露原则成为未来会计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范围不断扩大。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和低廉的成本,会计既可作货币性计量,又可作非货币性计量;既可定期报告,又可实时报告,通过多元化信息的提供,使充分披露原则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二、知识经济下的会计基本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对任何学科都很重要,因为它为该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研究出发点,但假说不是一成不变的。众所周知,现行的会计基本假设是与工业经济时代的会计环境基本适应的,而知识经济的来临,使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也日趋复杂化、多元化。当前财务会计只有及时完善、创新某些理论方法体系,才能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真正发挥会计信息的决策参考作用。

1、会计主体假设

“网络经济”的兴起,使得会计主体界限越来越难以把握。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的新信息技术革命,使得知识、信息的扩散与应用大大加快,交易、决策瞬间完成,电脑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使通过互联网形成了所谓“网络经济”。“网上公司”又可称为“无实体公司”,它可以通过互联网横跨大洋把千万个个体联系起来,一旦业务完成时,又可在几秒钟内解除这种联系。

2、持续经营假设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竞争愈演愈烈,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破产、清算;并购潮流将进一步加剧,会计个体被兼并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竞争激烈可想而知,并购将成为一种趋势;“网上实体”不适用持续经济假设,而适用破产清算与破产期间假设。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更新、扩散的速度很快,经济活动面临着较大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网上实体”的特点。“网上实体”经营活动的“短暂性”,适时介入退出与转换的特点,决定了持续经营假设已不能适应,而必须代之以破产清算与破产期间假设。

3、会计分期假设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传统的以年度为期的会计分期假设将受到冲击。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法》均规定会计年度为公历年度,即以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作为会计年度,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内部管理会计以至战略管理会计的推行,企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将朝着多层次、多元化方面发展;在时间上而言,不同管理主体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不同,因此,会计分期应以它们的需要为基础,决不能以整齐划一的日历年度为标准。

4、货币计量假设

(1)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间资本流动的加快,使得资本决策可在瞬间完成,这样就加剧了会计主体所面临的货币风险,冲击了币值不变(或稳定)这一假设。东南亚金融危机所导致的一些国家的货币大幅贬值,便是佐证。

(2)知识经济的到来。单纯用货币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越来越

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近年来,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们十分重视信息的相关性,期望财务报告能够提供更多的面向未来的非货币的信息,有些学者、专家对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下降表示忧虑。

篇4: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差异辨析论文

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差异辨析论文

目前居于主流地位的西方现代经济学又被称为传统经济学,它以需求无限和资源无限虽然认识到特定资源的稀缺,但声称任何资源都可采用技术或其他资源替代,因而事实上认为资源最终是无限的)为两个“规范的假定”,追求经济永远增长的目标,这在人类自身规模较小,还处于相对“空”的自然世界时,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当经济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庞大,人类面临一个“满”的世界时,就带来了很多严重的后果、。事实表明,1980年以来中国的GDI以平均93%的高速度增长,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和社会代价、。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已不再是生产资本的缺乏,而是生态环境资源稀缺。

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反思传统经济学的局限性,更科学地处理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关系。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从最广泛的角度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关系的学科,它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研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1(6。围绕分析人地系统耦合的3种主要媒介物质、能量和信息,生态经济学运用生态足迹18~101-虚拟水111121、能值熵分析113141和上升性公式115161的方法,取得了重要的理论进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随着经济系统的日渐庞大,人类更应该在控制规模的基础上通过质量的改善、结构的改进或系统的演化,提高物品和服务的质量最终达到提高人类福利的目标,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数量或规模上的增长1171。生态经济学从热力学视角出发,将经济系统视为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完全更新了传统经济学关于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这人地系统中两大结构性成分之间的平行关系。由于这一根本愿景的差异,它与传统经济学还存在很多基本的分歧1181,全面辨明它们之间的差异,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反思和改进人类当前的发展模式。

1.愿景的差异

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在分析工作开始之前需要有一个分析前的认知行为过程,它可以为分析工作提供素材,分析前的认知行为过程称为“愿景,,’在分析前的愿景中所忽略的东西,在后续的分析中不可能再获得。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根本差异在于分析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关系前的愿景不同。

1.1整体与部分

传统经济学将经济系统视为包含森林、矿业、草地等自然或环境组成部分或部门的整体。但生态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只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生态系统才是包含内容更多、承受能力更强的整体。

假若经济系统是一个整体那么它就可以无限增长,因为它进行物质扩张没有替换任何东西,也不会产生机会成本,所以传统经济学指导下的发展无不追求无限增长的目标。但生态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只是部分,它的物质扩张会替换整个系统的其他部分,产生机会成本。因经济扩张而失去的最重要的自然空间或功能就是扩张经济系统的机会成本,即增长是有成本的。当经济系统进一步增长的成本高于其产生的价值,此时的增长称为不经济的增长。

采用生态经济学的基本愿景,将经济系统视为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只要经济子系统的规模非常小,就不需要停止增长。因为在“空的世界”中,环境不是稀缺的,经济扩张的机会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很明显,在有限而非增长的生态系统中经济的继续增长最终会导致“满的世界”其增长的机会成本将非常显著。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数据表明:在过去的30年中,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质量下降了33%(生命行星指数),同期内人类对地球的生态足迹增加了50%,已经超过了生物圈的再生速率。人类显然已经处于一个满的世界,应该改变追求数量上或规模上的增长,而在控制规模的基础上通过质量、结构的改进提高人类的福利。

1.2熵流和价值流

传统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是研究一个循环(如图1A)图中的经济系统有两个组成部分:生产单元(厂商)和消费单元(家庭)。厂商生产商品和服务并供给家庭,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同时,厂商需要家庭提供的生产要素。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的价格由要素市场的供需关系决定。图1A上部和下部的循环流量相等,二者一起构成了交换价值的循环流动,这是大多数传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GeogesuRoegoF1指出传统经济学认为所研究的循环过程是可逆的,循环流也不存在质量上的差别。

生态经济学认为,人类所有的生产最终都必须以自然提供的资源为基础。这些资源通过生产过程转化为人类可以利用的产品,经济产生的废弃物不会轻易消失,它是生产过程必要的组成部分。无论什么资源最终都会分解、腐朽、崩溃或者分散成某种无用的东西,以废弃物的形式返回提供这些资源的支撑系统。因此,经济是一个将低熵原材料和能量转变为高熵废弃物和不可利用能量的有序系统,在这个过程中给人类提供满意度的“精神通量”最重要的是,经济系统的有序性,它生产和提供满意度的能力,只能通过稳定的低熵物质一能量流才能维持,而这部分高质量的、有用的物质/能量仅仅是地球总物质/能量很小的一部分。

熵是有用的资源和无用的废料在质量上差别的尺度,低熵表示质量或有序度更高。生态经济学观点如图1B所示,按照熵定律,熵流即物品质量上的变化,是单向而不可逆的。所消耗掉的低熵流,是维护经济过程的需要,也是该过程在依赖的环境中引起质变的补偿。取自于环境的原料(资源)经过各种企业分配到消费者,使用后变成废品,再回到环境中去。返回环境的东西,与当初取之于环境的东西在质量上有着极大的差别,而不是输入与输出相等。与之相比,传统经济模型忽略了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事实。

循环流动图使人错以为经济系统中的循环流能够直接再利用。这其实是把经济系统当成了永动机,忽视了补给的重要性。毫无疑问,理解它关键是需要认识到补给必须来自经济系统的外部,传统经济学家经常忽视这一点。

从交换价值流研究出发,传统经济学配置效率是在用稀缺资源产生最大的货币价值(对效用的衡量)实现的。这种配置效率往往只关注货币价值而忽略非市场物品和服务。生态经济学认为经济的最终目的不是最大化生产,而是提供最大化服务即最大化人类精神流量的满意度,它不仅来自于人造资本,还来自于自然资本直接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人造资本的创造是通过自然资本转化而来,因此,人造资本服务的生产需要牺牲自然资本的服务,这与生态经济学熵流的观点一致。

1.3三个关键问题

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开放子系统,生态系统具有有限性、非增长性及物质封闭性。生态经济学的这一愿景立即引出了3个关键问题:资源配置的效率、收入分配的公平和经济系统的规模总量。

传统经济学中经常出现配置和分配的概念,不同的收入分配存在不同的最优资源配置方案及与之对应的优化价格集。传统经济学主要讨论配置问题,其次才是分配问题。原因在于给定的分配是定的物质规模相对于包含它的生态系统大小,事实上传统经济学并不考虑这个问题,这也是区别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关键点。

从经济增长的实践来看,最优的配置价格不能保证规模就是可持续的,也不能保证收入的公平分配。达到可持续规模、公平分配和高效配置是3个不同的问题。当然这3个问题不是孤立的,但解决其中一个问题并不能同时解决其他的问题。一般来说,实现3个不同的目标需要3种不同的政策手段1171。以生态经济学家推崇的配额和交易体系为例,可以阐明需要3种政策并且顺序合理的行动才能解决3个问题。第一,设置可持续规模的数量限制,即将以前无限制或免费的物品看作是稀缺性物品,并且其使用规模也是有限制的;第二,新的稀缺性物品或权利是一种有价值的资产,确定谁拥有它是一个公平分配问题;第三,在政治上做出规模和分配决策后,就可以通过自由交易实现有效的市场配置。

传统经济学信奉增长优先,相信大馅饼总比小馅饼更容易分配|231,却完全忽视了馅饼的规模不能超过自然可持续的范围内,忽视了馅饼的分配是否公平,而单纯追求资源配置的高效。

2.微观经济学方面的差异

传统经济学的微观经济理论,说明了无数理性的、非协作的个体行为如何自发形成秩序。然后描述了这个自发的秩序如何引导生产者有效地分配原材料、劳动和资本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如何引导消费者有效地分配自己的资源消费而实现福利最大化。当增长将空的世界变为满的世界,自然资本正日益成为生产的限制因素,而非人造资本。如今天的捕鱼业已经不受渔船等人造资本的限制,而受自然资本一–鱼类的数量限制。

但在满的世界里经济规律仍然一样,限制因素需要有效地利用和投资。限制因素从人造资本变为剩余的自然资本有效利用的方式和政策也必须相应地改变。传统经济学认为市场是确定经济最优性的主要工具,但生态经济学认为市场只对具有特定属性的物品和服务有效,所以从存量疏量和资本/服务的维度研究自然资本的属性(竞争性还是非竞争性,排他性还是非排他性)就十分重要。

2.1存量/流量资源和资本/服务资源

传统经济学家常忽视不同类型的稀缺资源即资源与资本服务资源有重要的区别。几千年前,亚里士多德就讨论了这个重要的区别,将原因要素)划分为“物质原因”(被转变的要素)和“效率原因”(P引起转变但自身在转变过程中并不发生转变的要素)。以制作食物为例,原料是物质原因,厨具和厨房是效率原因。

Georgesa-Roegerk22’用“存量,,和“资本,,来区别这些根本上属于不同类型的资源。存量疏量资源在物质上转化为生产的产品。存量可以提供物质流量,实际上流量的大小是任意的,即可以以任何速率使用存量资源。时间对该生产没有影响,因此可采用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数量来测量存量疏量资源的产量,而且流量可以储存以供将来利用。需要注意的是,通常“物质原因,是存量疏量的特性,而“效率原因”是资本服务的特性。

传统经济学中并没有体现不同类型资源的重要差异,分析两者生产函数的差异,能更深刻理解这一点。

2.2生产函数差异

在传统经济学中,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如下:

产出流只是被视为资本与劳动力这两种不能用尽的资本域存量)的函数。显然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模式中忽略了自然资源在生产中的必要作用。虽然传统经济学以“资源稀缺,为最基本的假定,主张对经济资源进行最有效的配置,但是传统经济学所主张的“资源稀缺”只是“特定资源的稀缺”特定资源的稀缺是可以靠技术或其他资源替代的,因而经济增长前提是资源无限这一假定。而并未认识到在有限资源的地球生态系统之“宇宙飞船,上|261,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它把自然资源等非经济因素只看作是不变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乃至看作是不起任何作用的经济系统外部存在因素,而无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整体性、有机联系性以及自组织、自演化和生态平衡与生态阈限等生态原理和规律,也无视自然生态系统内在的价值。

而生态经济学生产函数中嵌入了自然资源,并区分了自然资本一流量的关系:Q=F(NKLrK和1表示资本和劳动资本表示自然资源流量。资本与流量之间基本上是一种互补关系,不同类型资源之间通常不能替代。N表示的是自然资本它既可以以提供资源流量的存量形式存在(如提供木材的森林)也可以以资本(如提供流域保护和野生动物栖息等服务的森林)的形式存在。由于已经包含了提供资源流量的存量功能,所以这里N只代表提供促进1转化为Q的间接服务(资本功能)与K和1提供直接服务一样。如灌溉农业中利用的森林植被涵养水源、重新补充蓄水层的功能与灌溉管道和喷灌装置等资本给农业提供的资本一服务一样。

基于后面这种思考,一些新古典经济学家将r纳入到他们的生产函数中,但采用的形式并不能解决问题。大多数生产函数都是采用乘积的形式(如CobDougla生产函数)这种生产函数的数学形式意味着,从一开始就考虑了替代性,包括与琢r和L之间的替代性(资本与流量之间的替代)乘法形式的生产函数隐含这样的事实:即使一种生产要素无限少,只要其他要素足够多,也可以维持总产出不变。这里唯一的限制就是任何要素不能为零,但却可以接近零,这完全忽视了物质和能量守恒定律。

传统经济学生产函数关注生产要素间的替代性,视所有的投入一劳动、资本和资源等同并可替代。而生态经济更强调互补性,认为各生产要素性为产出流的资本,它们自身并不以物质的形式进入到产品中去。劳动和资本是转化的媒介(效率原因)而资源是转化的内容(物质原因)。传统经济学的生产函数忽视了效率原因和物质原因的差异。很明显,通常各物质原因(资源)之间、各效率原因(劳动、资本)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但效率原因和物质原因之间,即转化媒介和被转化的物质之间,主要是一种互补关系。

3宏观经济学方面的差异

人类经济系统的最终目的是将自然中的低熵物质和能量转化为提高人类福利的形式。不同的是传统经济学单纯强调用更优的资源配置获得更多的产出,追求数量和规模上的增长,而生态经济学强调在控制规模的基础上通过质量的改善、结构的改进或系统的演化,提高人类的福利,追求发展而不是数量上或规模上的增长。

3.1增长与发展

传统经济学追求的增长是规模数量或吞吐量的增加,它是经济系统产出物质规模数量上的增加。由于地球和地球上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这种增长无法无限地继续下去。增长必然会停止,但这并不意味着发展也会停止。生态经济学强调的发展是在一定的吞吐量下物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质量是指改善人类福利的能力。发展意味着质量的完善,潜力的实现,向改进(但数量规模不扩大)的结构或系统的演化在吞吐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物品和服务的质量(根据增加人类福利的能力来衡量质量)比如大多数成年人已经停止了身体的生长,但仍然可以通过学习、锻炼提高自己的素质。

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吞吐量的数量增加不超出环境承载力的.情况下,满足人类需求(需要和愿望)的能力得到质的改进。尽管增长和发展有显著的区别,但要转变人们对增长的狂热追求则需要整个社会对发展的各个目标及其次序的认识有一个革命性的改变,这是一个困难的过程。

3.2规模约束对经济均衡的影响

强调规模约束对经济均衡的影响,最容易想到的建议就是给经济模型加上一个外部约束,反映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理限制。以传统经济学中的ISIM模型中均衡状态为例,可以假设存在一个固定的吞吐量强度,给定的Y(卩GNP)对应一定的物质吞吐量(如图2所示)。接下来可以估算最大的生态可持续吞吐量,然后将其转换为等价的丫并将其作为模型的外部约束。用经过Y点的垂线表示最大可持续吞吐量,它不受利率的影响。这条垂线EC称为“生态承载力”它反映的是生物物理均衡,而不是经济均衡。

现在考虑图2中描述的生物物理均衡相对于经济均衡的3种可能位置。第一种情况反映的是“空的世界”情景,生物物理的限制并没有产生约束。Y*C可以看作是剩余的承载力。如果确实考虑了EC那么大多数宏观经济学家使用经济均衡模型时采用的是这种情景。如果YC足够大,那么对短期政策的实际应用目的来说,构思和画出EC点没有什么意义。经济均衡点超过了生物物理均衡点。对这个超额的CY可以给出2种解释,但都不能反映真实收入。第一种是纯粹的货币现象,即通货膨胀。实体部门在到达EC之后,就停止了增长。即使货币部门继续影响,它只是引起的同样的真实收入C的价格增加。另一解释假设实体部门通过不可持续地消耗自然资本继续进行生产。因此,CY反映了计为收入的自然资本消耗。随着更一步消耗自然资本,EC还认为第二种情况准确地描述了目前世界面临的现实状态。大部分传统经济学家不担心长期资本消耗和EC进一步向左移动,因为他们相信知识正在驱使EC向右移动,并因此恢复到空的世界的状况。

第三种情形表示在假设条件下出现的完全巧合。要使生物物理均衡与经济均衡一致,要么是有特别好的运气,要么有目的地进行协调和规划。

假设Y的吞吐量强度恒定也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尽管不随资本储备(提供吞吐量流量的)的要素替代而变化,Y的吞吐量强度也随技术、Y的组成成分的变化而变化。关于Y的吞吐量强度的不同假设至少可以由垂线EC的移动反映出来。然而就实际政策建议而言,最好的方法也许是简单把生态约束用来限制吞吐量。在任何给定的技术条件下,限制吞吐量也会限制Y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技术以及物品和服务的不同组合可以使Y在不增加吞吐量的情况下增加,从而可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生命支撑功能的威胁。

4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总结了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差异,试图为学科发展和反思和改进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生态经济学从最广泛的角度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关系,提出了很多创见。它与传统经济学在基本愿景上的差异是二者根本的差异。传统经济学将经济系统视为包含自然环境这个组成部分的整体。生态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生态经济学的物质/能量熵流的研究视角比传统经济学交换价值循环流更基本,并分析了二者在可持续规模、公平分配和高效配置3个关键问题的差异。

(2)在微观经济学方面,在介绍了生态经济学关于资源类型的划分后,分析了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生产函数的差异,指出要在生产函数中考虑不同资源类型的替代性和互补性。

(3)从宏观经济学方面,本文分析了传统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对增长和发展两个概念的不同认识,生态经济学认为发展是在一定的吞吐量下物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向改进(但数量规模不扩大)的结构或系统的演化,在吞吐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物品和服务的质量。最后介绍了生态经济学考虑规模约束对经济均衡的影响,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考虑经济系统所面临的生态环境规模约束。

篇5:当代会计理论的困境与范式改革论文

关于当代会计理论的困境与范式改革论文

在当代会计理论存在困境的前提下,范式改革的呼声越来越盛。本文首先就当代会计理论困境的主要表现进行了简要阐述,接着提出了会计理论中的范式改革的主要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早已经进入了经济一体化的新阶段。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等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在这样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下,会计理论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越来越明显。因此,为了应对这越来越严重的理论困境,范式改革应运而生,成为了解决当代会计理论困境的“不二法宝”。

一、当代会计理论困境的主要表现

(一)重视“硬”资产的核算,而忽视“软资产”的核算。在当代会计理论中,对于“硬”资产的核算显得十分重视,而对于无形资产的核算则完全显得“不屑一顾”。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软资产的种类繁多,其中包括有智力资产、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内容,但是在很多企业中,入账都不包括这些软资产。但是,纵观现如今的企业发展,软资产在资产比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俨然已经成为了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资产组成。在经济学中,“软资产”的种类有二十九个种类,但是在现如今的会计体制下被真正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软资产”却只有六七种。特别是那些对于企业有着重大贡献的“软资产”常常被拒之门外,就连有的上市公司在无形资产上的这一栏都没有任何显示。

(二)重视法律形式,而忽视经济的本质所在。在当代会计理论中,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于会计理论的实质明显重于形式。但是现如今的会计工作中,很多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报表编写的过程中明显重视形式而忽略相应的实质。在现行的会计成本计量中,资产与现行的成本具有很大的差距,这种计算方式直接导致了最终企业的资产计价存在很大的“水分”。这种注重形式而忽视实质的会计理论在各个金融产品的核算中、在期货交易的过程中都有着典型的例子。这种重视法律形式而忽视经济本质的会计运作方式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风险。同时,对于风险预估不足的会计信息不但会让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摸不到头脑,也会让投资者看不清投资的现状和前景,进而造成投资决策的失误。

(三)重视收益计量,而忽视现金的流动。在当代会计理论中,损益表是财务会计中主要的报表形式之一,在进行损益报表的计算中,一般都遵循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在权责发生制的指导下,损益报表中的现金流动得不到相应重视,与账面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有的企业而言,其账面的利润很是丰富,但是由于资金周转的原因导致购买力和偿还力不足。同时,由于相关部门常常无故的对各种收益数据进行不但操控,进而使得最终体现出来的企业数据不能完全代表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

(四)重视标准化,而忽视个性化的体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标准化的概念早已经深入人心,渗透到了各行各业的“细胞”和“血液”中,对于会计理论而言也不例外。纵观现如今的会计行业,其能够提供的报告都是具有通用性的,而能够给用户量身定做的财务报告少之又少。诚然,大部分的通用报告都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针对那些具有特殊需求的用户而言,具有专业性的报告也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现如今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里,应该更加重视具有个性化需求的财务报告,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呈现出来的会计信息真实有效且具有实用性。

二、会计理论中的范式改革的主要影响

(一)范式改革的内容。这里说的范式指的是在某个领域内,被理论者和使用者共同接受的一整套概念和方法。而在会计理论中的范式改革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内容构成。第一,会计理论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必须需要相应的范式理论作为基本指导;第二,与其他理论形式一样,范式理论的发展和壮大过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论人员进行着相应的主导性范式工作,并将这种主导性的范式工作不断进行扩大,进而使之成为正常的会计理论;第三,在范式改革中,会遇到一些与现有理论不相符的现象,这些都是按照常规的范式理论不能解释的,但是却包括在范式理论的范畴中;第四,当一个会计理论达到危机状态的时候,相关的理论人员往往开始通过各种努力寻找新的一种范式理论,在这个寻求新的范式理论的过程汇总,原先与社会不相适应的旧主张、旧理论被一一推翻,而新理论、新主张则会取而代之成为全新的范式理论。

(二)会计范式改革已经成为了会计理论改革的必经之路。对于任何领域的范式而言,其留下的理论空间和思维空间都是有限的,对于会计范式也不例外。随着会计领域的不断发展,范式改革早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如果不进行改革仍然固步自封的话,范式理论的相关内容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在会计理论的范式改革中,相关的理论人员将一些运用与自然学科方面的方法和技巧运用与会计研究中,这种跨行业的.理论运用给会计理论的范式改革注入全新的活力,让会计理论的范式改革焕发出全新的活力。由于有了会计理论的范式改革,传统范式会计理论能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新型代替传统会计范式理论的趋势早已经成为了会计时展的新方向。

(三)会计范式改革加快会计理论研究的步伐。在会计范式改革的大背景下,相关行业的理论人员不断寻找全新的范式,并经过实践的检验逐步成为广受大家关注和接受的新范式。这种从一种范式到另外一种范式的理论发展历程正是会计理论得以不断进步发展的全新动力。同时,在范式会计改革中,理论人员通过相应的观察和实践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和财务事实,这些都能够成为会计范式改革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最后,在会计范式改革中,规范的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都能够共同促进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借助这二者的相互合力,当代会计理论研究能够得以不断的进步发展,同时其理论研究的也会步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中。

结束语:

在新的形势之下,当代会计理论面临着不可化解的困境。而在如何在困境之下求得新生是会计范式改革应该努力寻求的方向和道路之一。因此,会计行业中的相关人员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让会计范式改革的未来之路变得更加平顺。

篇6:经济学与经济学劳动力迁移理论的对比论文

经济学与经济学劳动力迁移理论的对比论文

摘要:记得伟大的思想家毛姆先生曾经说过:“人类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然而,我们的人类社会又是主要研究生产力跟生产关系之间的基本矛盾。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经典阐述过这样的一句话———“任何时候我们的经济基础都决定了上层建筑。”他们二者是相互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纵观二战以后的西方殖民地经济与人口迁移的发展关系,不难看出在整个冗长而又跌宕的西方经济社会发展史中,他们的各种积极的经济学理论都可以“西学东渐”的拿来给我们的发展中国家予以恰当的运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劳动力迁移理论

本文中我们可以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史进行科学并且客观的讨论,充分研究他们在现代市场经济运动中,是如何开展劳动力迁移的这一思想的,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两套理论的指导下,努力去探索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发展途径。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下的理论基础

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我国,一定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强有力的指导,并且充分借鉴西方经济发展史的改革与创新,特别是在实现众多劳动力大迁移的过程中,是如何完善并丰盈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形态的,怎样去遏制劳动力的收入分配不公,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等各种社会发展中的遗留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充分领悟并依托充满光辉照耀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畴的理论知识进行一一改良它们。首先来说,它是努力研究社会经济现象跟经济过程,然后逐步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的真实样貌来一点点把握其蕴含的规律。就其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价值取向,一般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众多领域的知识,通常是通过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的趋势进行有效提炼,上升到经济哲学中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经济危机理论以及资本矛盾理论的讨论与研究。然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又建立了众多学者创立的“刘易斯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模型”、“托达罗模型”《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迁移和生产发展模型》一书等等非常有趣的各种经济现象,他们渐渐把晦涩、抽象的经济学理论逐一进行形象化,让更多经济参与者们可以深入浅出地将人口迁移理论渐渐融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畴里面,让他们可以有效支持各个时代各个地域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其中,在著名的“刘易斯模型”中,也就是刘易斯先生所说的“二元经济论”与“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并驾齐驱共同的作用。在西方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史中,是二战后的动荡不安的年代,也是各社会出现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各种工业与农业进行“工农联盟”,为了努力提高农业的生产率问题,人们实行了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计划,政府鼓励各地的大量劳动力进行前往城市的迁移运动,从而提升城市中工业化手工作坊的劳动者愈来愈多的状况,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属地”,他们就是非常欢迎来自爱尔兰岛屿的人们进行大规模的迁移运动,从而支持了英国当地的工业跟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政府不再驱赶来自异族的人口,而是友好的敞开大门,为他们的殖民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的保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整个英伦三岛都是这样一步步殖民化的,来自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乡民们都渴望来到大不列颠岛上进行科学、友好的劳作,他们的勤恳工作为当地本民族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的`巨大支持,日积月累又完成了本民族的殖民化进程,城镇化的道路也因此而顺风顺水。

二、西方经济学下的劳动力迁移理论在西方殖民地经济中的运用

通过以上的实例不难发现,众多的农村人口大量进行城市里面迁移,从而促成了这一城市化建设与工业化进程的日臻完善,政府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中的“二元经济论”更是大开生产力不受制约的大门,当任何一个地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充满协调而又统一的发展时,我们的社会会出现一种欣欣向荣的发展状态,农业中的“农民人口”大量外迁至城市,然后使得农业与工业的二者联盟,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推动了城市中小型工业化的集约性发展,有效的社会分工又是城市中工业发展的“助力器”,这时的“劳动价值”在城市中得到很好的体现,而且大量劳动力的“剩余价值”也进行了科学有序的分散,在二者有力结合中,城市里面实现了农村人口的“资本矛盾”的互相转化。马克思相对于西方社会出现的大量劳动力进行向城市迁移的分析,按照劳动价值论上面的经典调配哲学,他把地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农村地区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有目的地向城市以及工业化程度较高的手工业工厂里面进行迁移,使得当地各个领域的工业发展程度达到一个颇具规模的鼎盛时期,这样充分涵盖了剩余价值论在当时殖民地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得以很好的体现与平息,那些原本在农场跟乡下无处释放自己的劳动力的人们纷纷响应政府跟政策的鼓励与调遣,从而让农业中大量的劳动力去支持城市里面工业化的各项生产活动。这一现象也是刘易斯模型中的“二元经济论”的现代化发展的产物,当工业化的劳动生产率充分提高了,工业化进程再出现一个良好的“反哺”形式,去救济各个地区的农场里面的农业经济活动,他们充分实现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大融合,特别是在西方殖民地经济发展史中,这一经济现象更是一部发达地区的对各种廉价劳动力的掠夺与搜罗,然后汇集起来为他们本地区的经济工业化发展进行集约性的生产,从而在时间上与空间上进行推陈出新的经济结构的调整,整个社会的政治权利在于对本地区的经济的掌控与操纵。人口的大量迁移从生产活动与生产方式中来看也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趋势,整个西方各国的经济发展更像是一种阶级与阶级之间进行劳动关系与资本矛盾之间的较量,他们在你来我往的地域性换位时,更是实现了阶段性的民族的大融合,从而刺激了生产率的提升。各种资本占有者更是拿着权杖进行调配着来自农场跟乡下的人们,让他们愉快的来到城市的土壤上进行自我价值的体现,甚至是资本的积累,这些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都得到充分的实践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在人口迁移问题上的交融点

在以上各个点进行分析跟讨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面对于相对较多的人口迁移下,他们把大量的富余在农场里面的劳动力有效引导过来,来到城市的大世界中进行重新的劳动生产活动,从而在政府跟政策的宽松环境下进行劳动价值的体现。这一现象是与西方经济学中的人口迁移理论相一致的,二者的思辨角度都是形而上的,是建立起良好的迁移跟扩张政策,来为地处城市中的工业化建设所服务的。相对而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中的“刘易斯模型”所设计出来的“二元经济论”更能说明他们将“农业”与“工业”进行了非常温情的联姻,甚至说是一种“反哺”的态势。先有“农业”中大量的劳动力———也就是农场主们纷纷跑到附近毗邻的城市中去打工再劳动,让他们感到自我身份的重新被关注与提升了,来到城市里面快速融入城市里面的“工业化”生产活动中。哪怕是小作坊也会乐此不疲的夜以继日的工作着。因为这就是西方殖民地经济所带给他们来自个人身份的重定义、自我价值的再体现、新环境的滋养等等一切看起来非常美好的东西。都甜蜜的驻扎在他们的心田里,一种时代发展中带给他们的小小的优越感让每个人的心中感到资本价值矛盾的暂时缓和,阶级层面出现闻所未闻的融洽与友好状态。

虽然说西方经济发展史有时候更像一部民族与民族之间被驱赶与统治的血泪史,但是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他们是这个社会关系的总和,那种自我被社会所肯定与需要的认同感与价值感依旧是人们心中最为引以自豪的劳动价值体现。从小里面去看个人的问题,他们所代表的是关于生产活动要素中的“劳动者”,他们是这个时代乃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下的最为鲜活的阶级代表,他们拥有知识与专业技能,并且拥有一颗勤奋不懈的心,如何在充满动荡与不安的社会里面很好生存与生活下来,一直都是他们所思考的问题。由于更加发达的城市里面大量需要人口的迁移与稳定的工作,使得他们获得更加优越的生产生活环境,于是乎,他们勤勤恳恳,宛如在家乡耕作那样卖力做事,以博得雇主们的青睐。纵观这一现象,他们所代表的又是“农业”中突飞猛进的农业生产率,当他们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性质发生微妙的改变时,这是“农业”在让位于“工业”的发展,政府跟大雇主们要求先发展城市化的经济状态,随着工业化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的大背景渲染,众多舍弃家园的劳动力愿意跟随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自我生存价值的调整,他们把自己看做是剩余的价值,需要在新的场所进行开拓自己,并且在新环境下进行不断成就自己。

在整个西方殖民地经济发展史中,大量劳动力进行城市迁移的社会经济发展走向一个新的高潮,城市放弃“农业”的发展,而是大力开拓“工业化”的道路跟舞台,让众多的、一批又一批的农场里面的闲置人口进行城市迁移。他们臣服于殖民地的管辖与恩宠,充分发挥自我的价值进行集约化的工业生产生活,最终是用“工业”的社会意识形态去体现自我的价值,从而放弃了“农业”的标签,或是说发展二者的联盟产业。运用合理科学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来依附于城市的大场所里面,为后面几次工业革命奠定了大量劳动力的生产要素的基础。人们正在孜孜不倦地投入到这个正在进行经济改革着的社会中去,故而说人口迁移理论也符合近几百年来的西方经济学发展的理论。结语综上所述,关于人口迁移理论的经济发展模式非常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代表新的一代剩余劳动力群体。特别是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各个殖民地经济发展史的不断更迭、二战后日渐平息的人民劳作,使得各种以手工作坊为基础的小型工业化生产开始初具规模。人们又运用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进行有效指导,使得“工业”与“农业”二元经济论体现得惟妙惟肖,为顺应整个西方经济几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参考文献:

[1]陈恩,于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劳动力迁移理论的比较[J].贵州社会科学,,(8):108-113.

[2]倪树高.依附论的人口迁移思想评述[J].拉丁美洲研究,1992,(5):48-51+14.

[3]原新.二元经济论与劳动力转移理论———兼论中国劳动力转移[J].人口与经济,,(2).

[4]张德化.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比较[J].探索,2013,(6).

篇7:辨析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的关系论文

辨析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的关系论文

一、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背景

视觉传达设计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二战后,以商业信息传达为主体的视觉传达设计得到快速发展,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直至当今,以高品质的印刷媒介为载体的视觉传达设计在大众传播媒体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20世纪40年代以来,由于电视媒体的发展,为以视觉方式传达信息开辟了新的领域。视觉传达设计也由静态的平面印刷媒体扩展到综合视听艺术的动态媒体。

从20世纪70年代末个人计算机的诞生,到90年代初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信息设计(InformationDesign)的概念被提出。虽然,信息设计是基于网络媒体研究并以Web为中心的信息架构、网站组织、链接工具开发和页面设计开始的,但这一术语很快流行于数字多媒体、数字通讯等其它数字终端产品的设计。由于,信息设计最终是以“可视化”的信息传播去实现“用户体验”的数字终端产品或服务,因此也进人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视野。但是,信息设计与以往印刷媒体的视觉传达设计相比是一个全新的设计领域,是以“用户体验”(userexperience,UX)、“易于实用”(easeofuse)为设计目标的,不仅需要数字化技术和信息架构技术的支撑,还需要更科学的方法和更综合的知识才能实现不同数字媒介的用户体验。

由于数字媒体的多元化、网络化、全球化、即时性、交互性、体验性等特征,以空前的速度和广度得到发展,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成为了当代社会信息传播和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方式。视觉传达设计面对以数字媒体传播为主导,与印刷媒体、电视媒体共存的时代,媒体技术、传播方式、信息功能、视觉形式和设计方法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设计理论和当代设计观念的相互碰撞、相互借鉴、继承延续、融和发展成为当代视觉传达设计面对的重要课题。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特征

(一)视觉传达设计的共性

在日本《卡辞典》中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定义是“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在尹定邦先生的《设计概论》中,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定义是“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由于媒体的发展作用于信息传达至关重要,不同媒体有着不同的信息传递方式、不同的技术支撑、不同的设计要素和设计方法。因此,视觉传达设计应包括视觉“符号”、“媒介”、“传达”三个最基本的概念,确切的讲,视觉传达设计应该是指利用视觉符号、视觉媒介传递信息的设计。

视觉传达是利用关于“看”的形式所进行的交流,通过视觉语言进行表达与识别;视觉信息首先表现为视觉符号从而实现信息的传递,在信息传递中通过对视觉符号的认知获得信息;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对图形、图像、文字、色彩、形式、结构、行为、空间等视觉符号的组织、创意和设计,以视觉语言的表达方式进行信息传达的。这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特质,也是所有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共性。

长期以来,视觉传达设计从设计策划、信息概念的视觉表现、媒介的选择到信息传达,都是以视觉形式的创意设计为核心的,它与当今以视觉方式传达信息的信息设计是有明显区别的。信息设计从信息媒介的特性、信息架构、设计策划到视觉表现,都是以清晰有效的信息传达为核心,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面对视觉传达设计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观念,我们有必要进行讨论和理论梳理。为了区分讨论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不妨称之为“视觉设计”和“信息设计”。

(二)视觉设计的基本特征

所谓“视觉设计”,主要是指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以视觉创意设计为核心,通过视觉表现的冲击力、吸引力引起受众的注意和兴趣,实现信息传达并激发受众行为的设计。如品牌标志、商品包装、印刷海报、各类广告、书刊装帧、企业形象、电视包装等。在视觉设计中,对特定信息的视觉化创意与表达是关键,图式化、图像化的视觉表现效果有利于营造视觉传达的氛围,增强视觉冲击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但是,由于图式语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所传达的往往只是一种概念的信息,传达的信息缺乏清晰度和准确性。因此,一般来讲,视觉设计在社会活动及商业活动中是引导受众行为的信息传达,是一种助推产品、服务或价值观念的视觉传达设计,而不是产品或服务的终端设计。通俗的比喻可以称之为“叫卖式”的设计。

(三)信息设计的基本特点

何谓“信息设计”?在弗兰克.西森的《数字信息设计辞典》中明确提出“信息设计是对信息清晰而有效的呈现”;格林德?舒勒也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信息设计是将复杂的数据转换成二维视觉呈现,旨在交流、记录和保存知识。”从信息设计主要包括的图标符号、信息公告、网站网页、软件界面、电子地图、3G产品等数字终端交互设计等内容看,信息设计应该是指:视觉传达设计中以清晰有效的信息传达为核心,通过对复杂的信息梳理、架构和视觉化的创意表现,有利于特定信息的传达和易于受众的理解、接受,为受众提供信息终端产品或服务的设计。虽然,信息设计中的视觉化设计也是一个基本特点,但更重要的是信息传达的清晰、易于理解才能有效地实现用户体验,满足受众对信息资源的消费。通俗的讲,信息设计是可以叫做“信息终端产品设计”、“信息消费的设计”。

三、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的主要区别点

信息设计的概念引人中国已有十年左右,但近几年视觉传达设计界特别关注信息设计,一些高校办起了信息设计专业或开设了信息设计课程,设计企业也把信息设计作为了重要内容。但是,是否把握住了信息设计的本质特点还值得商榷。要了解信息设计的本质特点,我们不妨从信息载体、设计权利、检验标准、专业技能等方面与视觉设计加以比较,讨论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点。

(一)信息载体

视觉设计以图形、图像符号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在视觉设计中,是以信息传达和视觉感染力为主要目标的,图形图像符号的指向明确、形式直观、注重色彩,往往将文字也作为形式符号纳人图形化设计考虑,它有利于营造信息传达的氛围、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具有视觉传达的直观性和整体性特点,易于实现视觉信息的瞬间传达和增强视觉感染力。但视觉设计中由于注重对信息概念的整体把握,传达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信息设计以图表、图标、文字符号为主要信息载体。在信息设计中是以信息传达的准确有效为主要目标的,因此对信息的架构、信息媒介、信息功能、应用方式等更为关键,是把信息传达作为产品或服务的具体内容进行的设计。虽然信息设计中是把信息的准确有效作为第一位的,但良好的视觉化表现是实现易于受众理解和用户体验的主要方法。

(二)设计权利

在信息传达设计中,一般包括了信息来源(发布者)、信息媒介(设计与媒体)、信息目标(受众)三种关系,这三种关系实际上反应了三种权利关系。在这三种权利关系中,受众应该是第一位的,因为受众首先是信息传达的目标对象,是信息发布者追求的目标;其二,受众是信息需求者、寻求者;其三,受众是信息传达的“反馈信源”。

在视觉设计中,由于多数情况下是信息的推广或推销,信息发布者处于信息传达的主导地位,设计者与媒体的目标成为实现发布者的意图,信息受众的权益往往被忽略。视觉设计中是信息传达的内容决策在前,所谓对受众群的市场调研、设计策划也都是在受众不知情的状态下进行的,发布者、设计者和媒体也不需要受众对所传达信息的直接反馈,而是以激发受众价值观念的转变或消费行为作为检验传达效果的主要内容。因此,在视觉设计中的信息传达具有发布者的强制性,受众本应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然而在实际的视觉设计中,受众却处于非主导的地位,失去了主动寻求信息的权利和反馈信息的渠道,信息发布后就完成了信息传达过程。

在信息设计中,由于是通过信息传达而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因此受众与消费者是第一位的,信息发布者的决策是以受众或用户的信息反馈为依据的,设计者、媒体或产品是以满足受众或用户的需求而实现用户体验为目标的。在信息设计中受众的权利得到了充分尊重,发布者、设计师与媒体、受众的权利是一致的,信息发布者首先考虑的是受众需要什么,设计者和媒体考虑的是怎样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受众是要尽可能把需求的信息反馈到发布者、设计者和媒体,以获得更好用的产品和更贴切的服务。可以说,信息设计是一个信息传递的完整的循环过程,是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

(三)检验标准

视觉设计的检验标准一是设计是否适应了信息发布的.媒体;二是设计创意和表现是否具有视觉感染力的传达效果;三是能否影响受众的价值观念或消费行为。这些标准都是很难量化的,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和模糊性,所谓标准也是一个比较宏观的,以带动的后续效益确定信息传达的成功与否。

信息设计的检验标准一是通过仪器设备对信息终端产品进行技术测试的;二是通过用户体验检验出是否好用,是否满足了用户需求;三是可以对信息服务的受众满意度调查进行量化。因此,信息设计的检验标准是可以具体到每一件信息终端产品和每一项信息服务的。

(四)专业技能

视觉设计长期以来以平面印刷设计为主,对设计师的专业技能要求除了对市场的了解、受众分析和懂得印刷技术外,最主要的是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活跃的创意思维和扎实的艺术表现能力。相对信息设计而言,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是比较单纯的。视觉设计中通过调研和策划程序,进人设计阶段后,往往设计师可以独立作业并完成设计项目,然后直接进人制作和媒体发布。

信息设计所涉及的技术层面远比平面设计更为复杂,面对数字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新科技、新媒介、新工具、新环境和新的用户需求,信息设计需要各种不同的专业技能,需要相关领域的设计师组成设计团队共同完成设计目标。所谓信息设计师,在美国往往是指具备信息架构知识和掌握信息设计工具的平面设计师。而信息设计师仅仅是信息设计团队中的成员之一,设计团队中包括了数字技术、工业设计、人机工学、认知心理学、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工程师、设计师和专家组成。设计团队应具备使用各种研究工具,调试研究方法,统筹研究过程,业务流程调查与分析,定性和定量的用户研究等,从最基础的调查研究开始设计行为的能力;具备使用文字、图形、图表以及各种信息组织方式重组信息,以提高信息传递的效能的信息转化能力;具备编辑信息内容,使之清晰、明确,能够被目标用户理解的沟通能力;具备创建初步的可视化信息模型,可以用于设计讨论或用户测试的原型设计能力;具备创建各种图形以转化信息形式,使受众更容易理解的信息可视化能力;具备设计信息产品的视觉感受,使目标用户能够迅速定位所需信息的图标与版式设计能力;具备掌握测试工具和方法,能够与目标用户共同完成信息产品设计的用户测试技能;具备能够与不同专业人员合作完成项目的协作与角色互换能力等。

四、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的关系

在当今的视觉传达设计中,实际上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除了从设计的媒介和功能上可以较明确区分外,在设计的内容和方法上往往有许多交叉。比如包装设计中的主体设计面应该具备视觉设计的特征,而使用说明部分则应该是信息设计的内容;在网页设计中的信息架构和页面版式设计应该体现了信息设计的主要特点,但在页面形象设计上更强调了视觉设计效果等。因此,我们讨论视觉设计、信息设计的区别,并不是要把两种设计观念和方法截然分开,而是要从更新设计观念的角度,正确把握设计项目和设计目标,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更好地发挥设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篇8:经济学基本范畴与宏观的调控论文

经济学基本范畴与宏观的调控论文

分析纷繁复杂的经济问题,可以从看似简单的一些经济学基本范畴、基本关系入手。我们对许多热点经济问题莫衷一是,往往在于基本范畴、基本关系不清。许多具有一般性抽象性的基本范畴、基本关系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表现,但澄清基本范畴、基本关系对于经济决策和宏观调控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还是如此。这里结合对几个基本范畴的思考,提出对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几个相关问题的思考,以期有助于完善宏观调控。

一、宏观和微观

经济分析中区分宏观和微观,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和个人等个别经济单位的行为,宏观经济学则着眼于对经济总量和经济整体行为的研究。这是一般的经济学道理,但对于宏观调控而言,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微观上合理的行为宏观上可能并不合理,微观形势好并不意味着宏观形势也好。在传统计划经济下,宏观与微观混淆,闭经济调控包罗万象,既涵盖了宏观层面,也囊括了微观活动,实践证明是不合理、不成功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宏观与微观的区别,在经济分析和宏观调控中尤其需要有宏观眼光。

首先,要把宏观调控主体与微观经济主体区别开来。企业和个人属于微观,中央政府属于宏观,这是没有疑义的。关键在于明确,地方(包括省一级)和行业都不是宏观,即使广东的GDP总量已达到3000亿美元,新疆的国土面积有165万平方公里,均超过许多小国,但从整个国家的角度讲都是局部或微观,只有国家或国民经济才是宏观。因此,一些地方讲要加强宏观调控,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合适不准确的,尤其不宜简单地从一个省或一个地区的范围出发自求总量平衡,如钢铁消费大省为了生产与消费平衡而不顾条件大上钢铁厂,原料生产大省为了平衡上下游产业而不顾条件大上加工厂。可以说,宏观调控是中央的独有职责,地方、行业、企业只是从局部的、微观的、个体的角度来服从和执行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

其次,要把对经济形势的宏观判断与千差万别的微观状况区别开来。投资方面的例子很典型。目前中国投资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分化现象,在经历了过去的投资高潮后,目前东部沿海一些地区的投资增长有心无力,如上海、浙江、广东等地的投资增幅只有10%左右,而中西部一些地区的投资增长则异军突起,近几年内蒙古、吉林和安徽的投资增幅先后达到50%甚至更高。对投资形势的判断自然会存在较大差异,一些沿海地区可能会说自己的投资增幅很低,没必要调控,而一些中西部地区可能会说自己的基数很低,也不应当调控。这种情况下,宏观调控固然需要考虑微观主体的不同情况,但更应当避免在差别很大的微观情况面前举棋不定、无所适从,更应当坚持从宏观的、全国的角度清醒看待投资形势,正确做出调控决策。

最后,要把宏观上的利弊得失与微观上的利弊得失区别开来。近年来中国经济运行的一个新现象是,钢铁、有色金属等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不仅在国内有很大的市场,而且在国外也找到了新的“广阔”市场。在生产和出口大幅增长的基础上,以来继续呈现生产和出口大量增加的趋势。从钢铁等企业和行业自身看,似乎存在一个良性循环:从扩大投资开始―首先扩大生产能力―然后扩大生产―在国内市场容量不足时扩大出口―扩大外汇收入和利润―然后再扩大投资和生产。但从国民经济的角度看,钢铁等“两高一资”产品不断扩大规模实际上导致一个恶性循环:这些行业过度扩张投资推动整个投资增长过快―这些行业扩大生产和出口推动经济增长过快―加重国内能耗和污染―助长贸易顺差过大和流动性过剩―形成资源性产品过度依赖进口的局面。这是微观上合理、宏观上不合理的一个典型案例。可见,区别宏观和微观对于判断形势和宏观调控的意义非同小可。

二、供给和需求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在《经济学》教科书中曾引用一句名言:你甚至可以使鹦鹉成为一个博学的政治经济学者――它所必须学的就是“供给”和“需求”这两个名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任何经济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恐怕都离不开供给和需求。房地产市场也不例外。近年来政府对调控房地产市场已经采取了诸多措施,其力度之大、频度之高,是少见的,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要稳定住房价格,二是要优化住房供给结构,增加价位低的普通商品住房,但这两个目标都还没有很好实现,与广大居民的愿望和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其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均衡和价格稳定,从最基本的方面看,无非是扩大供给和调节需求两条,这是极简单的原理。分开来看,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和硬约束,决定了住房供给必然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这种情况下,住房供给结构状况就十分关键。既然市场力量驱动大户型、高价位住房供给,抑制小户型、低价位住房供应,而很大一部分居民的需求是小户型、低价位住房,表明在住房市场上存在比较明显的市场失灵,政府应当填补这一空白,但实际上政府长期缺位。

从住房需求看,可以分为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投机需求三类。本来应当在首先满足当地居民的住房消费需求之后,再逐步满足投资和投机需求,但实际情况却是在各地政府的利益驱使之下,三类需求同时膨胀,导致投资需求和投机需求挤占了消费需求,并大大抬高了消费需求的成本。同时应看到,在购房需求之外,还有大量的租房需求,但当初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方案要求所有居民都要买房,没有为住房租赁市场留下足够的空间,也造成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错位。据此,理顺住房供给和需求关系的政策趋向是:在供给上,明确要求各地政府在一定时期内重新成为中低价位住房的直接和间接提供者,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弥补市场失灵;明确实行租售并举的方针,大力发展房屋租赁市场,最终可能会形成租房与购房比例大体相当的市场格局。在需求上,优先保障真实消费需求,严格限制投资需求,坚决遏制投机需求。在住房供给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合理调节需求是关键。如果不限制不合理需求,如果需求是个无底洞,那么住房价格永远不可能得到有效抑制。总之,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问题,理解供给与需求是一把总钥匙。

三、总量与结构

经济中的总量问题和结构问题,各有其独立性,也存在相互联系。总量矛盾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结构问题,甚至在本质上是由结构问题引发,因此,解决总量矛盾的关键常常在于调整结构。

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国过去30年出现的几次经济总量过热,多数是由投资膨胀引起的,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失调和总量矛盾的显现同时并存。1993年出现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投资增长61.8%,投资率从1991年的34.8%上升到1993年的42.6%,达到一个历史高峰;消费率则从62.4%下降到59.3%。前几年中国出现经济增长“偏快”,同样由于投资增长过快引起,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更趋失衡。投资增长27.7%,投资率从的35.3%上升到的43.2%,达到另一个历史高峰;消费率则从20的62.3%下降到的51.9%。

另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例子是,200

6年在节能减排上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结果有些令人沮丧,没有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关键在于产业结构“恶化”。当前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缩减的份额,不是由第三产业所填补,而是由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所填补,在工业中重工业的增长速度更是遥遥领先。到20,GDP中第一产业所占比例从14.1%降低到11.8%,降低了2.3个百分点,同期第二产业的比例由45.2%提高到48.7%,提高了3.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比重提高了3.3个百分点。尤为突出的是,在工业中重工业比重从20的近63%上升到年的近70%。这一趋势在20一季度还在加快发展。

另外,重工业是主要的能源消耗者和主要的污染排放者,重工业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成倍于轻工业和服务业。在2006年全国电力消费中,工业用电占75.5%,其中重工业占60%。重工业单位产出(增加值)的电力消耗约为0.28千瓦时/元,大约是轻工业的近2倍,农业和第三产业的8倍。结果是,即使轻、重工业自身由于技术进步和管理严格而使能耗和排污水平下降,但由于重工业比重上升,从国民经济的角度看,能耗和排污水平难以明显下降。换言之,各产业自身的能耗和排污水平下降的影响,抵不过产业结构重型化所产生的能耗和排污水平上升的影响,这叫做胳膊扭不过大腿。如果年和今后几年产业结构继续呈现重型化趋势,那么完成“十一五”时期的节能减排任务也将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不难理解,中国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既调总量、也调结构,并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四、流量与存量

流量是一定时期内所达到、完成、实现的某项经济指标的总量,例如某年内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规模。存量是一定时期末或一定时点上所达到、完成、实现的某项经济指标的余额,如某年底一国的国民总财富或储蓄存款余额。存量是由流量逐步积累形成的,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把流量叫做增量。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国有企业兼并重组、国有资本向优势领域集中是存量调整的范例。着眼未来发展,有两个与流量、存量相联系的问题值得思考:一是把流量与存量同时调整的思路和机制拓展应用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例如对收入分配的调整。目前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特征是,一方面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在全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下降,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消费扩大。有资料显示,城镇居民中20%的高收入户的平均收入相当于20%的低收入户的平均收入的倍数,年为3.6倍,2006年预计为6倍,而目前低收入户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消费倾向)为92%,高收入户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为68%,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有钱的不消费、想消费的没有钱的态势。同时,-20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从62.1%下降到57.5%,下降了4.6个百分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需要在增量和存量上同时进行,增量调整包括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加大对高收入的税收调节,存量调整则包括划转部分国有资产给社会保障基金持有,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征收遗产税、物业税等。目前流量调整的力度不足,存量调整尚未启动,因此收入分配格局的上述两方面不合理特征还在发展。这种状况亟待改变,这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改变这种状况,特别是从存量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二是注重处理国民生产和国民财富之间的关系。生产是流量,财富是存量,生产扩大的结果应当是财富的不断积累。当前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是:一方面,生产与财富之间不成比例,生产规模很大,但财富积累没有相应扩大,特别是许多房屋建了又拆、拆了又建,房屋内部装修了又铲掉、铲掉了又装修,城市地下管道挖开了埋上、埋上了又挖开,街头路面砖石铺上了又拿掉、拿掉了又铺新的,如此等等,都计算在当年的生产规模之内,但没有增加财富。如果从质的角度衡量,那么财富存量更要打折扣。另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还可能破坏原有的财富存量,例如一些地方的旧城改造将历史遗留的宝贵建筑和城市特色一扫而光,代之以近乎千篇 一律的“现代化建筑”,以及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资源、环境、气候状况的恶化等,原有财富存量的损失难以估计。因此,必须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才能有效扩大国民财富的总量,改善国民财富的质量,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

五、对内平衡和对外平衡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际产业分工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一国经济的对外不平衡与内部不平衡往往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对外不平衡往往是内部不平衡的一种反映。

当前中国经济的对外不平衡突出表现为贸易顺差过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两方面的内部不平衡长期存在、不断发展的结果:

第一,不平衡的储蓄与消费关系。国内消费相对不足是贸易顺差过大的最深层的原因。目前的消费率只有50%略多一点,比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消费之外的总储蓄部分,不是用于投资,就是用于出口。投资率已经很高,但储蓄率更高,因此净出口的比例必然上升。而且投资与出口之间形成了一种自我循环,投资导致生产能力扩大,过剩生产能力导致出口扩大,出口换取的收入和利润又推动投资和生产规模扩大。因此,减少贸易顺差最终还要从扩大消费做起。

第二,不平衡的奖出限入外贸政策和体制。影响较大的是,多年来我们鼓励扩大利用外资,鼓励外资企业出口,甚至曾经限制内销比例,结果是目前外资企业出口占全部出口的57%,占贸易顺差的5帆;多年来我们鼓励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结果是加工贸易的附加值越来越大,由过去的加工贸易进出口大体平衡、略有逆差或顺差,转变为巨额顺差,目前占全部顺差的80%以上;近年来我们明显地扩大和放开了各类企业的进出口贸易权,结果是在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之外,私营企业等贸易主体异军突起,在外贸中的地位由微不足道发展为不可等闲视之,占全部顺差的比例超过50%。

同时还有两个外部因素:一是国际经济环境之好前所未有。世界经济增长态势是过去30年最好的,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二是美国等国的储蓄率偏低,消费率偏高,同时受国内人工成本高和比较竞争优势等因素的影响,发达国家原有的一般加工制造业生产能力大量转移到中国,形成生产、出口和顺差的国际间转移。

总之,由上述因素决定,贸易顺差大在现阶段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顽固性。客观地讲,在经济全球化阶段,不仅一个省不能自求平衡,一个国家也难以自求平衡,只有从全球的角度看,世界经济是平衡的。但不平衡也是有限度的,超过一定的范围就可能带来广泛的不利影响。当前中国贸易顺差过大,已成为货币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和贸易摩擦加剧等诸多问题的直接根源。在缓解贸易顺差过大上,我们应当有所作为,也可以有所作为。一方面,要在促进内部平衡上下功夫,把扩大消费作为根本措施,并调整奖出限入的外贸政策倾向,在抑制不合理出口的同时,鼓励扩大进口。另一方面,也需要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配合。从历史经验看,一旦世界经济明显减速,中国的贸易顺差也会缩减,这是一种自然调整。在世界经济继续强劲增长的情况下,有关国家也需要适当调整国内政策,包括逐步提高国内储蓄率等。内外互动才能更好地实现内外平衡。

篇9:公共产品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关系之辨析论文

公共产品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关系之辨析论文

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是西方财政学中的两大主流理论,正确地理解这两大理论体系各自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把握当代西方财政学的关键所在。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外财政学界在关于这两大理论体系关系的问题上,存在着许多众说纷纭的说法。通常的见解往往强调两者之间的分歧,甚至连两大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斯格雷夫和布坎南都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而另一种见解则强调,尽管这两类理论之间存在着某些表面的差异,但就整个财政理论体系而言,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可被整合的。本文的写作目的正是在于具体阐述后一种见解的具体观点,并期待这一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于西方公共财政学体系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为我所用。

一、规范的财政理论: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认定义公共产品、私人产品以及混合产品出发,论述了政府和市场各自的职责范围所在及其分界线。首先,公共产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特征表明了社会对于该类物品或服务是普遍需要的;而公共产品的非排斥性特征则表明了收费是困难的,仅靠市场机制远远无法提供最优配置标准所要求的规模。在这样的两难处境下,政府机制的介入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其次,在私人产品的提供问题上,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均是可利用之工具,但广泛的经验事实表明,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提供私人产品往往比政府机制提供私人产品更有效率,主要的原因在于,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市场机制能够通过分散化的处理方式,更为有效地解决经济过程中的激励和信息问题。所以,总的来看,公共产品理论的结论是,政府机制更适宜于从事公共产品的配置,而市场机制则更适宜从事私人产品的配置,这实际上也就划定政府与市场的理论分野。当然,对于界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混合产品应如何处置的问题,根据上述推理,公共产品理论也同样给出了原则性的回答,这就是根据混合产品中公共产品性质或私人产品性质强弱的不同,或近似于公共产品处置,或近似于私人产品处置,或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来提供。

通过上述对于公共产品理论的简明阐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公共产品理论所力图解释的是,政府机制应该承担何种职责,以及与此相关的市场机制又应该承担何种职责,而并无涉及政府和市场在实际中正在承担何种职责。因此公共产品理论显然应归入规范研究的范畴,也就是关于“应该是怎样”的研究。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一理论明确定义为财政学理论体系中的规范研究部分,或称之为“规范的财政理论”。

二、实证的财政理论: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的要旨在于,它认为公共政策的生成是社会中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利益矛盾折衷、平衡的结果。这一理论秉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以利益分析的方法来分析政府机制运作的全部实际过程,使西方财政理论界展开了一次“向新政治经济学回归”的历程。

我国财政理论界的部分研究者在对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解上把注意力过分拘泥于诸如“直接民主制”、“代议制民主制”、“单峰型”、“双峰型”等理论模型之上,并进而得出公共选择理论不适用于我国财政实践的结论。其实,既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之下,社会的不同利益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而政府的有关政策也必定是这些矛盾平衡的产物,因此,当抽象掉一些具体形式内容的不同,着重从其理论精髓的角度来理解时,公共选择理论对于分析我国的公共政策和财政政策生成及执行的实际过程,仍然是有着很强的理论借鉴意义的。比如,最近几年国有股减持几上几下的实践,就可以充分反映出利益矛盾对公共政策生成和执行的制约。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公共选择理论的作用在于分析政府或财政过程的实际状况是怎样的,是对于客观状况的一种解释,并不涉及“好恶”等主观判断。因此,同样非常清楚的是,公共选择理论应归于实证研究的范畴,也就是经济分析中关于“客观事实是怎样”的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公共选择理论所实证的并不仅仅是政府或财政过程的表象,它力图说明的是之所以产生这些表象的内在根源,即利益矛盾。为此,公共选择理论在实际上构成了财政学理论体系中的实证研究部分,或可将之称为“实证的财政理论”。

三、公共产品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关系

通过本文以上的分析,我们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一个完整的公共财政理论体系中,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是不可或缺的两大支柱。

公共产品理论旨在说明一个理想的政府机制应该是怎样的。这一规范研究完全是有必要的。尽管在现实中,任何实际的政府机制总是和理想化的政府机制会有着或大或小的差距,但这并不能表明我们确立一个理想化的政府模型是不必要的,相反,只有确立了理论上的最优化模型,我们才能够辨别清楚经济活动所应努力的方向,并对现实经济状况作出适当的合意性评价。这就如同在实际的考试中,很少甚至没有学生能够达到100分的标准,但确立100分这个最优标准仍然是必需的。因为,只有确立了这样一个标准,才能够很好地解决两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其一是,究竟向哪一个方向变化才是好的,100分抑或0分?其二是,如果有一个学生成绩为70分,而另一个为80分,哪一个更为优秀一些?要回答这两个问题,都必须确立一个参照的标准,而100分就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标准。以此观之,公共产品理论的意义正是在于提出了一个政府机制应该怎样做的规范化标准并为实际中的财政机制变化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评判依据。

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财政理论体系而言,仅有规范理论是不够的,因为仅仅停留在“应该怎样才是做得最好”的分析上,而缺乏改变现状的实际方略,财政学研究仍然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经济实践。要想针对现实的经济状况提出切实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来,就必须很好地分析实际的经验过程究竟是怎样的,以及主导这种状况的深层次因素,因为进一步政策的制定将同样很可能受到这些客观存在的深层次因素的制约,也就是说,要使得理论研究能够很好地指导实践,不仅需要规范理论指明前进的大方向,而且必须通过实证研究牢牢地把握经济环境中的客观制约因素,这样才有可能制定出既符合正确的方向、又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来。财政理论体系的建设同样如此。而公共选择理论正是当代西方财政理论体系中解释客观财政现实究竟如何,以及为何是这样的理论。

因此,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作为规范理论的公共产品理论和作为实证理论的公共选择理论之间的关系,应是统一的和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西方财政理论的完整体系。

四、几点说明

之所以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会强调公共产品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差异,而相对忽视其统一性,其原因可能有下述两点:

1.混淆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界限。在以萨缀尔逊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研究中,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比如,在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中,当某国处于通货膨胀状态时,财政政策应该是紧缩的,这一观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显然属于规范分析的范畴,但是,当上述结论被不恰当地转换为“一国出现通货膨胀时,其财政政策就会是紧缩的”,就极有可能产生错误。因为,在利益刚性的制约下,即使在通胀期间,财政支出也有可能不仅难于下降,反而还发生实际的上升趋势。之所以在分析中发生这样的误解,就是因为后者关于事实是怎样的判断属于实证分析的范畴,不能简单地用规范分析来予以解释,否则研判的逻辑就变成了“应该是怎样,就会是怎样”,而这一逻辑显然不会是合理的。又比如,在证券市场的研究中,“有效市场”概念属于一规范分析之范畴,用于说明证券市场之最佳状态,毫无

疑问是有着极大的理论价值的。但如果在实证研究中把有效市场假设和真实市场相混淆,则必然又会产生一些不正确的结论。同样的道理,由于公共产品理论的始作涌着正是萨缀尔逊严而马斯格雷夫等也都深受新古典综合范式的熏陶,因此,在如何认识公共产品理论在整个财政理论体系的地位的问题上,同样产生了混淆规范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的错误。也就是说,公共产品理论本来的任务是提供一个理论上所确立的最优化政府模型,从而在财政研究中确立价值评判的标准和指明实践改进的方向。但是,新古典综合学派却不恰当地把它用于解释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和财政活动的实际过程,并且得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和财政活动就是公共财政的结论。而事实上,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和财政活动在实际中究竟如何的问题,是由利益较量所决定的。因此,分析这一问题必须使用实证的财政理论,而非规范的财政理论。

2.正是由于新古典综合学派混淆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范畴,并在这一泥潭中难于自拔,他们的逻辑进而发展为:既然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是公共财政,是符合最优经济假设的,因而政府干预经济必定成功,所以,政府应大力干预经济。这就进一步导致了与布坎南等为首的公共选择学派在政策层面上的分歧。因为公共选择学派既然重视实证过程,就必定重视这些实证过程背后的利益矛盾制约,也就是政府政策所受的制约,并因此得出政府干预经常是无效的结论,所以不主张政府积极干预经济。这也就是所谓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国家观”。当然,在这一分歧发展的过程中,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过度地强调政府干预的无效性,也是导致分歧扩大的另一方面原因。

通过以上对于分歧产生原因的探讨,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公共产品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是统一的、可被整合和应被整合的。因为分歧产生的原因并不在于理论本身,相反,恰恰是导源于对相关理论的误用,没有把握好相关理论在财政理论体系中的相对位置。

五、借鉴意义:整合的财政学

通过对公共产品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关系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对于构建我国财政理论体系十分有益的可借鉴之处。这些可借鉴之处主要包括:

1.完善的财政学理论体系必须有两大组成部分,即规范的财政理论和实证的财政理论。缺乏了前者,我们就有可能迷失努力的方向或很难对财政现实作出适当的全意性评价。而缺乏了后者,我们又很难把握财政现实之所以形成的客观原因,而解释不了这些原因,也即政策制订和实施中的客观制约条件,就不可能真正地使理论为实践服务。总之,规范理论体系是必须的,但仅有规范理论体系又是不够的,唯有依靠实证理论体系的支撑,才有可能使得规范理论体系所描述的最优化目标得以在实现中被逐渐趋近。

2.在构建我国财政理论体系的规范理论体系部分时,西方财政学中的公共产品理论是可以被借鉴的。尽管,西方国家的财政现实不可能达到公共产品理论所要求的规范标准,新古典综合派将这样一个理想化的目标与现实混为一谈是错误的,但这并不妨碍这一最优化目标是值得借鉴的。而且,社会主义国家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政府职能逐渐转化的条件下,也确实越来越趋近于为社会所有公众的公共利益作出最大限度服务的最优化目标,所以,公共产品理论只要定位恰当,完全是可以作为我国规范财政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的。

3.在实证理论体系部分的构建上,我们可以在通过借鉴公共选择理论的合理内核,也就是利益分析的现代方法,进一步发展国家分配论,使其适应新的形势,与时俱进,更好地解释和把握我国的财政现实。之所以有可能做到这一点,首先,从理论渊源上而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精髓之一正在于秉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利益分析的方法,无论是对资本主义企业的分析,还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用利益分析的方法看待问题都是一以贯之的;而公共选择理论的思想渊源同样是基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利益分析的良好传统。其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阶级矛盾已经消失,但社会不同阶层、不同个人之间的利益矛盾仍然客观存在,因此公共政策是利益折衷和平衡的产物这一客观现实仍然存在,在政策制订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和调和各方的利益这一事实同样没有改变。所以,坚持利益分析的方法,做好实证研究,是财政理论体系所要解决的又一重大问题。

4.将各种有差异的财政理论,在充分发掘其合理内容的基础上,求同存异,最大限度地整合起来的研究方法,同样有助于我们完善财政理论体系的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发展和改革实践。

篇10:探究导引精神史研究范式与文化记忆理论论文

探究导引精神史研究范式与文化记忆理论论文

随着人类精神的普遍自觉和社会历史理论的日益发达,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面临着方法论自觉的问题: 在一定意义上讲,“如何研究”(研究范式和方法论)和“研究什么”(研究对象和主题)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而对于中东欧思想文化和理论的把握,研究范式的自觉尤其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审视20世纪社会历史理论的一些重要领域,就会发现其中围绕着研究范式或者方法论展开了许多争论,诸如微观史学对宏观(抽象)史学、微观政治学对宏观政治学、文化哲学(实践哲学)对意识哲学(思辨理论哲学)、后形而上学思想对形而上学思想的挑战。从深层次讲,这些新的理论范式对原有理论范式的挑战构成了现代性反思和批判的重要内涵,它们共同指向现代性危机的一个重要病症,即理性和理论的普遍化与抽象化问题。具体说,受现代性逻辑支配的意识哲学和社会历史理论习惯于按照自然科学的普遍化、抽象化的理论范式,在人类的历史理解和社会理解中剔除了生活世界、文化世界和个体活动的个体性、差异性、特殊性及历史内涵的丰富性。而缺乏人类鲜活历史体验和丰富文化精神的普遍化理论由此变得空洞、抽象,失去了与现实生活世界和深厚历史经验的本质关联。

在审视当代人类社会的思想理论成果时,如果任凭意识哲学或思辨理论哲学这种抽象化、普遍化的理论范式泛滥,那么,像中东欧这样在历史和文化上具有丰富性和独特性的地区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在被著名地理学家麦金德称作世界“心脏地带”的中东欧这片热土上,积淀了太多宗教的、民族的、文化的、文明的历史冲突和刻骨铭心的历史体验。而从19世纪后半叶起,中东欧地区不仅同许多地区一样经历了以民族复兴、民族解放运动和现代工业文明发展为双重主要内涵的社会转型,而且在20世纪中叶以浓缩和叠加的方式经历了人类社会最深刻的双重历史变迁,积淀了双重特殊的历史体验:一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现代西方理性文明的深刻危机即现代性危机的直接的、刻骨铭心的体验; 二是对社会主义实践和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进程的直接参与。这种历史和文化的丰富性与独特性,别的任何地区都不可比拟; 但其带来的中东欧地区丰富、独特的重要思想理论资源,尤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那些持“西方中心论”“西欧中心论”的抽象化、普遍化理论范式的`棱镜中却黯淡无光。

因此,为了克服意识哲学或思辨理论哲学的现代性危机,我们在研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时,尝试着采用一种“精神史研究”的理论范式。我们的关注重点没有停留于所研究对象的理论逻辑体系和思想本身演变过程的完整,而是要把握特定的思想理论与特定的文化精神和历史体验之间的一种不可分的内在关联。从研究主题看,精神史研究的侧重点是建构起理论家、思想家的思想理论与他们个体的、民族的及人类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历史体验水乳交融的精神共同体; 从研究领域看,精神史研究试图凸显的是特定的历史、文明、文化、文学、哲学相互交织的文化共同体。我们希望这样的精神史研究所得到的成果不再是抽象的、冷冰冰的理性逻辑体系,而是丰富的、鲜活的文化精神和思想价值诉求。

应当说,这种以文史哲交融为重要途径的精神史研究范式并非一种独创,其本质精神和研究路径与20世纪许多思想资源一致或相近。例如微观政治哲学、年鉴学派微观史学、生活世界理论和日常生活批判、文化哲学,特别是二三十年来影响力日增的文化记忆理论等,对于我们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找到通达理论背后人类真实的历史体验和文化精神的途径,都有重要的启示。本期我们翻译刊发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著名代表人物赫勒和文化记忆理论奠基人阿斯曼夫妇有关文化记忆理论的论述,以及温权博士关于精神史研究和概念史研究的论文,作为我们探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开端。我们相信,对此问题更多角度和维度的思考与探讨不仅会对深化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大有裨益,而且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领域的研究也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篇11:信息、产权与博弈: 会计监督的经济学论文

信息、产权与博弈: 会计监督的经济学论文

根据非对称信息理论,市场上买卖双方各自掌握的信息是有差异的,通常供方有较完全的信息,需方有不完全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就希望通过输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使自己获利,而较少信息的一方则通过各种手段去获取信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利用这种信息的不对称规律来达到自利的目的,这就是经济学所关注的“机会主义”和“损人利已”现象,

制度被认为是一种社会游戏规则。而对社会游戏能作出全面而充分的理解,莫过于现代博弈理论,其中纳什均衡是该理论中一个最重要的概念。

如果说现实生活中许多现象可以用来概括的话(即经济学中常提及的“损人利已”或“机会主义”行为),博弈论的精要之处就在于“防”,也就是针对他人、对方可能采取的措施来制定自己的战略。而这些工作都是需要费时、费力的,它是市场交易费用发生的主要阵地。可以说,博弈的一个主要宗旨在于减少自身的交易费用。所谓的“纳什均衡”,指的就是这样一种人与人相互关系所处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给定其他人所采取的战略,一个人只能采取某种战略才能获得最大利益或使交易费用最低,而这一完美的境界必须经过“多次博弈”才能达到。为此,我们可以把“制度”简单地定义为一套在“多次博弈”之后逐步形成的,使人们在相互打交道时可以较为确定地知道别人行为方式的社会契约。因为,如果制度真的是有效的,而不只是写在纸上而没有人去执行,任何人的行为若违反了这种制度而占了什么便宜,便会受到什么惩罚。

同其他经济制度一样,会计制度应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多次博弈”之后形成的一种社会契约,博弈的次数越多完善的程度越高,这一状态便是“纳什均衡”状态。达到“纳什均衡”状态的会计制度实际上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愿意接受的“市场规则”,任何人若违反了该制度而暂时占了便宜,便会从别的方面受到更大的惩罚.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会计制度便经历了一个“多次博弈”的“均衡”之路,即“公认”的会计准则。所谓“公认”是指既让政府权威机构认可,又让广大财会人员普遍愿意接受的一种状态,也就是“纳什均衡”状态。

我国新颁的会计制度刚刚迈出了“博弈”的第一步,从制度选择来看,也是基本上按有利于政府利益来安排的,这一选择必然会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博弈现象的产生。

1.会计博弈的要素

(1)博弈双方。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政府和其他资财委托者或所有者构成博弈甲方,企业经理人员及其会计人员构成博弈乙方,在此,由于企业经理与会计人员属内部代理层次,不触及财产权关系,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且确实存在“共谋”的动机和事实,故在宏观的社会博弈问题上,将其划为同一方是合乎情理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会计监督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监督会计及其经理人员”,而对“会计监督什么”的问题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2)博弈或游戏规则-此同时会计制度。包括一切规范会计行为的一系列法规、准则和制度。

(3)裁判 注册会计师。以公正为主要特征的注册会计师或称为博弈中的国家级裁判,他们既可以接受博弈乙方(即受托者)的委托,站在公正立场上为博弈甲方(资源委托者)作出令人满意的.评判;也可以直接接受甲方的委托,对乙方的财务状况是否遵守“规则”或“制度”作出裁定。

(4)在会计博弈的大看台上,坐满了广大热心的社会公众,政府审计和其他经济监督人员充当维序警察的身份,以维持博弈的正常秩序。会计理论界则是积极而活跃的解说员、评论员或博弈报道的记者,他们既能做到不偏不倚,也不必象“裁判”那样受到权威或“规则”的制约,因而很可能为促进博弈的公平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

会计制度公平(或公认)。一切游戏能否正常运行和持续,游戏规则制定的公平性是关键。在我国会计制度建设中,由于在较大程度上是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如对资产和收益不采取低估的稳健原则,是为了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税收稳定的需要),这是造成“下有对策”的根本原因,为此,我们有必要通过会计制度在政府与企业间的多次博弈,来进一步完善和修订会计制度,以使各种利益得到更好的兼容,

[1] [2]

篇12:管理层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论文

管理层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论文

一、引言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企业的关注集中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上。为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我国政府出台了相关法律政策,并且实施有效的经济政策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如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的通知》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同时,我国提出“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实际上就是指国有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更应强调其社会责任。

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管理层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获得利益的同时只有自觉的承担其社会责任,强调对人和自然的关注,保障消费者、政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才能赢得社会公众的认可和尊重。管理层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分析,企业内高管人员的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及薪酬等特征对组织的战略决策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利用资源类国有上市公司的数据试图从管理层特征这一视角,分析其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性,为企业管理层人员的选拔和安排提供理论依据,为企业长远发展回馈社会提供切实的建议。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目前,国内外关于管理层特征的研究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仅仅限于单独研究,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与其管理层特征相联系的较少,因此本文的研究方向是管理层特征(管理层薪酬、受教育程度及平均年龄)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

Hambrick和Mason(1984)提出了不同的管理层特征在战略上会有不同的选择,从而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同影响的“高阶理论”。“高阶理论”认为,不同的’管理层特征在战略上会有不同的选择,从而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高层管理团队的认知能力、感知能力和价值观等心理结构决定了战略决策过程和对应的绩效结果。不过,高层管理团队的心理结构难以度量,而高层管理团队的人口背景特征,如管理层人员年龄、管理层人员学历背景及管理层人员的薪资报酬等是可客观度量的,且与管理者认知能力和价值观密切相关。因此,本文选取管理层平均年龄、管理层的受教育水平和管理层的薪资报酬三个管理者特征,对管理者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进行分析。

黄旭和李卫民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在我国的企业中,高管的平均年龄、职业经验对企业战略类型的变化有显着负相关关系。年长的管理者与年轻的管理者价值观不同,年轻的管理者进行决策的时候对新事物新概念的接受能力更强,更愿意冒险,也表现得更愿意进行变革,而年长的管理者进行决策的时候,社会责任感更强,越能够考虑企业利益、社会影响、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的诉求,也就越有可能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据此提出第一个假设:

假设H1:在同等条件下,管理层平均年龄越大,社会责任履行越好。

Wiersema和Bantel(1992)发现管理层人员受教育程度越高,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越高,企业越容易发生战略变革。程玉婷()通过研究表明高管的性别、年龄、教育水平等因素都对企业战略起到了较大影响。受教育程度与管理层成员的认知能力与学习能力密切相关。一般教育水平越高,对知识、技能、信息处理的能力越强。较广的视野与眼界也使他们更能够做出有利于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战略决策从而对企业的绩效产生积极地影响。据此提出第二个假设:

假设H2:在同等条件下,管理层受教育程度越高,社会责任履行越好。

ohnson和Greening(1992)通过高层管理者产权的角度研究高管在企业中获取的利益,研究发现高管产权对企业的社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高管在企业中获取的利益越高高管越倾向于重视企业的社会绩效。刘婷婷()研究发现企业绩效的提高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具有推动作用,并且出具社会责任报告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进而改善企业的绩效。企业的绩效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存在联系,客观上来说,在企业经营状况比较好的情况下,管理层的薪资报酬也会相对较高,也更有利于管理层将目光放长远,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会更积极主动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据此提出第三个假设:

假设H3:在同等条件下,管理层薪资报酬越高,社会责任履行越好。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本文选取~沪深市中被润灵环球纳入评价系统的资源类国有企业作为初始样本,剔除了部分数据缺失和以ST、*ST、SST、S开头的样本,最终得到32个样本,96个观测值。本文数据除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来源于润灵环球的社会责任评价总得分外,其余的管理层年龄、薪酬及学历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和巨潮资讯网,控制变量数据由年报披露数据自行计算得出,并以spss17进行分析研究。

(二)模型设计。设立模型(1)来研究管理层年龄、管理层受教育程度及管理层薪酬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

其中,CSR是因变量,代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用润灵国际社会责任报告评价总得分表示;X1、X2、X3是自变量,分别代表管理层年龄、管理层受教育程度及管理层薪酬;企业管理层平均年龄用管理层各成员年龄的和与其管理层规模即管理层人数之比来表示;管理层的受教育程度采用对学历赋值法:1代表高中或中专及以下,2代表大专,3代表本科,4代表硕士研究生,5代表博士及博士后。并用管理层人员受教育水平之和与管理层规模之比求出的受教育水平平均值来衡量该公司管理层的受教育水平;管理层薪酬用年度薪酬平均数来衡量。X4、X5、X6是控制变量,分别代表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收入。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本文就变量进行描述性分析,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中国资源类国有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评分极大值为81.7,而极小值仅为23.03,说明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差距较大。同时,润灵环球的社会责任评级中显示全国上市公司的平均分数为38.98,而资源类国有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评分均值达到40.54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资源类国有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相对较好。一方面可能与企业国有性质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近几年国家环境治理力度加大有关,提高了资源型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水平。管理层年龄平均值为51.45,极小值为46.48,极大值为59.79岁。管理层受教育水平均值介于3和4之间,受教育水平在本科和研究生之间,说明管理层对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管理层薪酬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6.11万元和87.64万元,说明不同企业管理层薪酬水平差距很大,可能与企业分布地理位置、企业绩效有关,也可能与某些公司采取高薪激励制度有关。

(二)相关性分析。本文就各变量2011~20相应数据做出相关性分析,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自变量管理层年龄、管理层受教育程度和管理层薪酬均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呈现显着正相关,其中年龄和受教育水平在5%的显着性水平上通过检验,管理层薪酬在10%的显着性水平上通过检验。控制变量中营业收入与社会责任的履行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净资产收益率与社会责任呈正相关关系,但是不显着,而资产负债率则与社会责任呈负相关的关系。

(三)多元回归结果及分析。本文就各变量2011~2013年相应数据做出回归性分析,如表3所示。在表3中,管理层年龄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1%的显着性水平上正相关,假设H1成立,可能的原因是年长者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可能给企业带来更稳定的经济效益,从而使企业有更多的资本来履行社会责任。管理层受教育水平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1%的显着性水平上正相关,假设H2成立,验证了管理层受教育程度越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越好,可能是管理层人员学历越高、素质越高,越会考虑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同时也更能够以长远的眼光看待企业的发展,从而更加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然而,管理层薪酬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不显着,这可能与样本数量有关,也可能与选取行业比较单一及企业性质比较单一有关。也可能说明提高管理者薪酬,不一定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帮助。控制变量中,资产负债率和净资产报酬率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显着相关;营业收入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呈显着正相关,与相关性分析结果保持一致,说明公司规模越大,收入越多,越注重企业对外形象,同时也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五、研究结论本文通过对纳入润灵环球社会责任评价中的资源类行业的管理层特征进行研究,考察管理层特征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怎样的影响。具体而言,管理层年龄和受教育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然而企业管理层薪酬与社会责任的履行没有显着相关关系。由于客观原因,本文也存在一定局限性。管理层特征只考虑到了三个因素,而没有分析管理层特征中的性别、任职期限等因素。此外,获取的管理层特征信息数据可能不完善。

篇13:国防经济学的理论逻辑与资源配置的关系研究论文

国防经济学的理论逻辑与资源配置的关系研究论文

一、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现状

国防经济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赫斯特(1914)的《战争的政治经济学》和庇古(1921)的《战争经济学》被认定为最早的国防经济学著作,而后者更多地被认为是国防经济学形成的标志。其后,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研究,国防经济学领域产生了大量著名的研究成果。在我国,仅1987―间就产生了100多部国防经济学相关著作。

在研究成果的形式上,国防经济学的专著和教材多是以专题归纳的形式呈现。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国防经济学,学者主要是运用经济学工具对国防的相关问题展开专题性的研究,研究成果主要采用分篇归纳的方式,而并不追求理论体系的逻辑性。无论是国外的国防经济学原著还是我国学者对国外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引入无不印证了这一事实。

近年来,我国国防经济学学者已经开始了对国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认为,国防经济学是研究国防资源配置问题的学科,因此,国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应围绕国防资源配置问题展开。当前,以“国防经济资源配置”“国防资源配置”等为主题的研究大量涌现。

其二认为,国防经济学是研究战争与经济的关系、国防与经济的关系、国防经济活动以及国防资源配置问题的学科。从逻辑学的角度讲,这两种观点对国防经济学的界定方法是不同的,前者是内涵式的界定,后者是外延式的界定。对比这两种观点,可以看到后者包含了前者。

事实上,基于这两种观点构建国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都存在缺陷。对于前者来说,如果国防经济学只研究国防资源配置问题,那么作为国防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战争与经济的关系、国防与经济的关系等问题则被排除在学科的大门之外,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对于后者来说,由于没有建立起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这种外延式的界定方法建立的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便很难形成一个一以贯之的逻辑体系,其结果必然导致国防经济学走上专题性研究的道路,于理论体系逻辑架构的建立不利。

针对这一问题,有学者指出,国防经济学是研究“与国防相关的资源配置的”学科。从逻辑上讲,这种存乎于上述两种观点之间的界定仍不足以涵盖第二种观点所容纳的全部外延。但是,这种观点却表现出了建立国防经济学与“资源配置”范畴之间关系的倾向。

资源配置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也无论是理论经济学还是应用经济学,都将资源配置问题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然而,关于资源配置与国防经济学之间的关系问题,目前尚不甚明了。从“国防资源配置”相关研究所表现出的集中性来看,这一主题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方向,前述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第一种观点甚至直接认为国防经济学就是研究国防资源的配置问题的学科;但从认同度更高的第二种观点来看,国防经济学领域的学者更多地认为国防资源配置只是国防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之一,而不是全部。

那么,资源配置范畴与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之间究竟是否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除国防资源配置问题外,国防经济学所关注的战争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国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等问题是否也属于资源配置问题?从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问题这一角度出发,能否认为国防经济学也是以资源配置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能否运用资源配置逻辑,科学构建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架构?从这一想法出发,本文尝试通过建立资源配置的一般逻辑,进而建立资源配置的层次体系,并将二者与国防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进行对应分析,对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架构进行探索性的演绎。

二、资源配置的一般逻辑

资源配置是经济学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也许正是因为这一概念在应用上的广泛性,国防经济学和研究国防资源配置问题的学者们很少对其做出专门的解释。然而,要以这一概念作为国防经济学的逻辑基础,则必须对其进行明确的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资源配置的一般逻辑。

资源配置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基础概念。《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对资源配置的界定是:资源在不同用途和不同使用者之间的分配。资源配置的起点在于资源的多用途性。由于每一种资源往往具有多种用途,选择合理的用途是资源配置的首要任务。除了强调资源的用途属性之外,这一定义还强调了资源在“不同使用者之间”的分配。在使用这一概念的过程中,后者往往会被忽略,而仅仅认为资源配置是在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而这种片面的理解在国防经济学和国防资源配置研究领域并不少见,由此必然带来对国防资源配置和国防经济学中的资源配置问题的片面理解。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到,资源配置是一种有目的的人类活动。因此,这一概念必然是一个包含着资源的用途、资源配置主体、资源配置目标、资源配置方式、资源配置结果等范畴的逻辑过程。

(一)资源的用途

用途既是资源的自然属性,也是资源的社会属性。资源本身的禀赋决定了其可能具有的用途的质和量,表现为资源的自然属性;社会和人的需要则决定了资源用途的实现程度,表现为资源的社会属性。从唯物论的意义上讲,正是因为资源具有用途,才造成有限资源对无限需求的稀缺性,进而带来资源的配置问题。

(二)资源配置的目标

从本体意义上讲,资源配置并不必然具有目标性。但从现实意义上讲,资源配置往往与“最大化”这一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认为,主体效用的最大化是主体资源配置所追求的目标。资源配置目标的差别主要是由主体效用的差别引起的。

(三)资源配置的主体

资源配置的主体是资源配置逻辑中的一个基础范畴。主体不同,资源的用途、资源配置的目标以及配置资源的可能手段和方式都会存在差别。从资源配置定义可以看出,资源配置的主体既可以是实体的人和国家,也可以是虚拟的社会或群体。主体的不同决定了资源配置范围的不同,从而使得资源配置具有层次性。

(四)资源配置的方式

资源配置的方式是资源配置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是经济学研究中提到的最多的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从更为一般的意义上讲,资源配置方式主要可以分为直接配置和间接配置,而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分别是这两种一般方式在现代经济中的两个主要的表现形式。

(五)资源配置的结果

资源配置的结果是资源配置逻辑的终点。与结果相关的是效率范畴。资源配置的结果可以表现为高效率、低效率或无效率。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志在于任何资源无论其投入于那种用途,边际产量相等。以上是本文建立的资源配置的一般逻辑过程。

资源的用途、资源配置主体、资源配置目标、资源配置方式、资源配置结果,是资源配置逻辑过程中的5个基本范畴,且分别包含着多种构成。五个基本范畴之构成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特定资源配置逻辑。由于资源配置主体之间可能存在包含关系或交互作用,特定的资源配置逻辑之间也可能存在包含关系或相互交叉关系。这一点决定了不同的特定资源配置逻辑能够形成一个具有层次性的逻辑体系。

三、国防经济学的理论构成与资源配置的关系

我国国防经济学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马克思主义国防经济学到现代西方国防经济学及二者融合的发展过程。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国防经济学是传统的国防经济学,主要研究战争与经济的关系、国防的本质以及国防与经济的关系等认知问题,而现代西方国防经济学则主要研究国防资源的配置等应用问题。这些内容都是我国国防经济学的理论构成。因此,国防经济学主要研究战争与经济的关系、国防与经济的关系、国防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国防资源配置效率问题。从这一界定的描述方式来看,这些研究内容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并列的关系,并不存在逻辑上的联系。然而,从本文建立的资源配置的一般逻辑来看,国防经济学的上述研究内容事实上与资源配置范畴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首先,战争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与资源配置的关系。“战争的经济本源”被定义为国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经济是战争的本源,也是战争的条件,还是战争灭亡的前提。从这一论述来看,战争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史中某一个阶段存在的一种特殊的人类活动。经济发展过程就是社会再生产资源配置的过程。战争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史中的一个环节,必然与资源配置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在资源配置方式的一般研究中,有学者提出了“争夺配置”的概念。基于这种理解,战争实质上是人类社会再生产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只是这种人类社会再生产超越了国家实体的范畴,是两国、多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再生产。对战争与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围绕战争配置资源的效率展开的,就是研究战争这一资源配置方式的经济本质、效率及其与其经济支撑之间的关系。战争与资源配置问题之间的联系并不仅仅提出战争与经济的关系这一纯理论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裁军经济理论等应用问题也正是由于战争这一资源配置方式在人类经济再生产资源配置过程中表现的无效性带来的。

其次,国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与资源配置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经指出,国防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扣除。一国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或者说社会再生产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资源配置的过程。国防与经济关系问题研究的起点是社会再生产资源用途的多样性。国防是社会再生产资源的多种用途之一,满足国家和人民的安全需要。研究国防与经济的关系,探索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规律,实质上就是为社会再生产资源配置于国防用途的规模和结构的确定,尤其是国防资源规模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但这一问题的研究还不属于国防资源配置的范畴,而是属于社会再生产,或国民经济再生产中的资源配置范畴。

再次,国防资源的配置问题是现代国防经济学的主体理论内容。毋庸赘言,这部分内容本身就是资源配置问题,是国民经济配置于国防用途的资源如何进行再配置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国防资源的配置是一个由多个层次构成的资源配置层次体系。从国防生产的角度讲,包括国防工业布局、资源在国防工业行业内部的分配以及国防工业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从国防消费的角度讲,包括国防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配置、不同的用途所获得的国防资源的二次、三次配置等,直到国防资源的最终消耗之前的配置环节。此外,在国防生产与国防消费之间还存在一个资源在供需系统之间的配置问题。

上面的分析充分说明,国防经济学三个方面的主要理论构成与资源配置范畴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都是某一特定资源配置逻辑的一部分。资源配置与国防经济学的关系不仅仅表现为国防资源配置理论是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内容之一。战争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国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等都是不同层次的资源配置问题。

建立国防经济学的理论构成与资源配置范畴之间关系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能够将各部分内容归纳到一个统一的逻辑框架中;另一方面有利于基于对“国防经济学是研究与国防有关的资源配置问题的学科”说法的补充和完善,更加科学地界定国防经济学的内涵。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一个粗浅的定义:国防经济学是研究战争和国防的资源配置属性以及国防资源配置问题的学科。这一定义与传统定义的`区别在于,强调不仅与国防相关的资源配置问题是国防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战争和国防的资源配置属性也是国防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从而将国防经济学3个方面的研究内容都统一到了资源配置这一主线上来。

与国防经济学的理论构成相联系的资源配置问题形成了一个多层次构成的资源配置体系。国防经济学的理论构成就存在于这一体系的各个环节当中。

四、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资源配置逻辑推演

通过上述对国防经济学的主体理论构成与资源配置范畴之间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到,国防经济学的主体理论都属于资源配置的范畴。因此,完全可以按照资源配置的逻辑建立国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在上文建立的资源配置一般逻辑和资源配置层次体系的基础上,下面对各个层次和各个特定资源配置逻辑中的国防经济学理论点进行演绎,并对不同层次资源配置中的国防经济学理论内容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推演国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一)各层次资源配置与国防经济学的理论点的对应分析

从大的范围上讲,国防经济学理论相关的资源配置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大的层次:全球经济再生产中的资源配置层次、国民经济再生产中的资源配置层次和国防资源配置层次。其中,“全球经济再生产”是本文提出的一个概念,目的在于说明战争本身就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人类社会再生产过程在国家间配置资源的一种争夺式的配置方式。基于资源配置的层次性,下面对国防经济学的主要理论点和各层次的资源配置进行对应分析。

在全球经济再生产中的资源配置层次,资源配置的主体是不同国家组成的系统。国与国之间资源配置的方式有很多,国际贸易、政治或道义援助等本质上都是资源在国家间的配置手段。战争就是这些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之一。一方面,战争毕竟需要消耗资源,需要资源的保障,因此它又是对参战国再生产中经济资源的扣除。尽管如此,战争在人类社会发展某个阶段的必然性仍无法消除。由于这一矛盾性,战争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就成为国防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础问题,由这一问题还衍生出了裁军经济问题。另一方面,战争还带来了军事联盟问题,联盟内部的资源配置方式既可以是联盟政府间的计划配置,也可以是联盟成员经济主体间的市场配置。这些具体的资源配置逻辑构成了军事联盟经济理论的内容。此外,军品国际贸易问题、军备竞赛问题也属于这一层次资源配置问题。

在国民经济再生产中的资源配置层次,资源的配置主体是国家和社会,国家安全是其资源配置的目标之一,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包括政府的财政计划配置和社会经济主体的市场配置两种。国家在将资源配置到国防用途的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基础性问题就是国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了国家是否将资源配置到国防用途以及配置多少资源到国防用途上。由此问题还衍生出了现实中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理论、国防支出理论等。

在国防资源配置层次,主要分化为国防生产系统和国防消费系统两个系统的资源配置问题。其中,国防生产系统的资源配置是国防工业部门系统及其管理主体,出于国家安全和自身经济利益的目标,运用计划和市场的双重手段配置资源的过程,对这一过程中相关问题的研究产生了国防工业的结构理论、国防工业规制理论、国防生产企业管理理论等。上述理论存在层次上的差别,这是因为这一层次的资源配置问题又进一步细化为更低的层次,直至国防最终产品的形成。国防消费系统的资源配置则是军事部门为了实现军事经济效益的目标,采用计划方式进行的资源配置。对这一资源配置过程的研究产生了军费理论、军事人力理论、国防采办理论等不同层次的理论。这一层次的资源配置也是一个由多个层次组成的资源配置体系。在国防生产系统与国防消费系统之间,也存在着资源配置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产生了诸如国防市场理论、国防产品价格理论、国防科技理论等理论。

在国民经济再生产资源配置与国防资源配置之间也存在一些理论问题,包括国防经济的运行理论、国防产品的性质理论、国防工业的规模理论、国防工业的性质理论等。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国防经济学现有的理论点都存在于资源配置的层次体系当中。当然,上述探讨只是粗浅地分析了资源配置范畴层次体系中主要的国防经济理论问题,其中各个理论点的梳理及其与资源配置所在层次之间的关系在学术意义上尚不一定具有严格的准确性,但这种映射关系的基本思想足以证明,以资源配置范畴为逻辑主线,建立国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可行的,国防经济学相对分散的研究专题内在地统一到资源配置这一一般逻辑上来。

(二)不同层次资源配置中国防经济学理论内容的逻辑联系

从资源配置层次体系的总体逻辑上讲,高层次的资源配置是低层次资源配置问题的根源:全球经济再生产中的资源配置导致了战争这一资源配置方式的产生;战争或战争的可能导致了国民经济再生产资源向国防用途配置的需要;国防经济再生产资源的配置提供了现实的国防资源,为国防资源在国防生产系统和消费系统各自内部以及两个系统之间的配置提供前提;在国防资源配置部分,生产系统和消费系统各自内部的资源配置也是一个由多个层次组成的体系,高层次的资源配置的结果是低层次资源配置的前提,低层次资源配置是高层次资源配置的延伸。按照这样的层次,国防资源配置活动一直延伸到国防资源最终消耗的终端环节,国防经济学的理论点都分布在各个层次的资源配置过程当中。逻辑层次越高,其理论内容越偏向于理论性,并最终归宿到战争的经济本源这一纯粹的理论问题;逻辑层次越低,其理论内容越偏向于应用性,并最终延伸到如何实现某类国防资源最终消耗过程中的有效配置这一纯粹的应用问题。

五、结论与展望

国防经济学与资源配置范畴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国防经济学的各主要理论专题都是对由资源配置的一般逻辑范畴组合而成的特定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可以按照资源配置的层次性和各层次资源配置特定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架构。上述结论充分显示了资源配置主线对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凝聚作用。但国防经济学各个理论点在资源配置的层次体系和特定资源配置逻辑中的位置和逻辑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一些理论点可能存在于多个层次或多个特定逻辑中,可以通过对理论点的进一步解析或对资源配置层次和逻辑的修正加以完善。

篇14:信息构建理论与网站设计的关系论文

摘要:本文深入地对信息构建理论与网站设计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并指出网站的设计一定要从用户的需求出发。信息构建设计是为了提升网站的价值, 而价值的衡量者就是网站的用户, 只有从用户角度出发, 提升用户的体验, 才能提升网站的收益。当用户的需求和网站的目标都达到, 才是成功的信息构建。

关键词:信息构建; 网站设计理念; 网站建议;

网络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很多企业、组织也都通过建设一个网站这样的方式, 对自己进行宣传或者获取收益。但是, 网站建设的目标和用户使用的目标往往有着很大区别, 如何能够在这两个目标中找到平衡, 是网站信息构建工作的核心。

1 信息构建理论

1.1 信息构建的提出

信息构建一词最早在1975年有美国建筑师Richard Saul Wurman提出, 并于1976年在他担任美国建筑师协会全国会议主席时, 将信息构建作为当时的年会主题。他还之指出信息构建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数据, 化繁为简, 让数据变得更为清晰;创建信息结构和地图, 让其他人获取信息更加容易。限于当时的条件和人们的认识, Wurman的提议并没有受到关注。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 计算机大量普及, 网络开始进入人类社会, 对信息构建的研究逐步增多。现在, 信息构建知识已经成为了进行网站设计的必须过程。

1.2 信息构建对网站设计的作用

许多学者和工程师都认为, 信息构建是进行网站设计的基础, 是对网站各个方面的规划, 包括形式、功能、交互界面。由于前端技术的高速发展, 使用一些技术手段制造一个酷炫的页面并不困难, 但是, 如果想要吸引用户来访问, 并且有较高的用户粘性, 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网页的信息生态系统要足够平衡, 用户才能稳定的获取信息。所以, 进行网站的设计时, 要对互联网中的各种要素都要有所考虑, 让网页变得更加平衡。

由Louis Rosenfeld和Peter Morville合写的《万维网信息构建》一书, 讲解了信息构建理论在网站设计当中的实际应用, 该书从理解和阐明网站的任务和目标, 以及平衡赞助机构和用户双方的需求, 来讲解如何组织网站的信息系统, 让用户能够更容易的得到想要的信息。

篇15:信息构建理论与网站设计的关系论文

2.1 设计原则

2.1.1 以用户需求为设计前提

用户是网站的主要服务对象, 网站的作用是需要解决用户的需求, 因此, 网站的设计和信息构建, 必须从用户的’需求开始。设计师在进行网站的设计时, 要将自己带入到用户中, 并且要把自己变成一个挑剔的用户。这样才能真正了解用户的需求, 并找到设计的灵感。

2.1.2 规范网站框架, 设计合理的界面

一个好的网站, 一定能把信息清晰地展示给用户, 并且不会在用户使用时制造困难和障碍。做到这些, 网站的框架必须十分规范, 符合用户的思维习惯, 界面的信息呈现一定要合理, 让用户能够很轻松地找到想要的信息。

2.1.3 性能良好, 内容丰富

很多时候, 用户并非需要一个漂亮的网站, 他们更希望网站能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方便他们搜索信息。所以在进行设计时, 一定要平衡用户需求和外观, 并且在保证用户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 开展外观设计。

2.1.4 科学和艺术相统一

网站的要符合美学要求, 也需要考虑到网站的性能, 很多现今的技术往往在性能上有很大牺牲, 在完善了艺术性时无法满足用户对流畅性的要求。但是, 也不能仅仅为了流畅性、科学性放弃网站的艺术性追求, 要把两者统一起来, 进行网站的设计。

2.2 设计工作的方法

2.2.1 了解网站的组织情况

在进行网站设计之前, 必须了解网站的组织情况。可以开展战略小组会议, 了解网站进行设计之前, 高层又怎样的目标, 对网页内容的基本要求, 以及用户的需求, 在进行设计时, 还可以与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交流, 获得更多的想法, 拓宽网站设计的视角。甚至可以对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进行讨论, 在其他人身上吸收网站的构想。

2.2.2 了解用户的情况

(1) 用户分析。在对进行信息构建的过程中, 用户的特点十分重要, 因为决定着信息构建的侧重点。对用户的计算机使用经验、年龄、接受教育程度、用户的社会地位都要有足够的认识, 并且, 对于特殊用户的特殊要求, 也要有所了解。可以通过构建环境来研究用户的相关信息, 或对特殊用户提出相应的假设;也可以对用户进行观察, 或者进行抽样调查, 彻底了解用户的情况和需求。

(2) 根据用户的情况进行设计。在对用户的情况有所了解之后, 就要根据了解的结果来设计网站的体验流程。网站的用户规模决定着网站在进行设计时, 需要考虑多少中模式, 在相关的工作结束后, 在确定网站的内容和功能。构建人员一定要与用户多多交流, 也可以让用户对网站进行畅想。

2.2.3 信息安全系统

网站给人们提供服务和便利, 但是人们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 也留下了大量个人信息。这使得一些组织和个人, 通过攻击网站窃取信息来牟利, 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 并威胁到用户的个人安全, 也让网站的声誉受到影响。所以, 在网站正式上线之前, 要对网站进行反复测试, 检查网站的漏洞, 降低网站出现问题的可能, 并在网站的运营过程中安排专人维护。

2.2.4 系统管理设计

各个系统要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 进行功能模块设计, 让系统的操作变得更加简单, 用户更好上手, 不会有很高的学习成本。同时, 还要通过技术手段, 减少因为系统管理所造成的网络资源浪费, 所以要加强对网站的软件管理, 避免管理引发的混乱。

2.2.5 信息收集系统

信息收集系统的主要工作是收集公共信息和发布特殊信息, 这个系统在现代的网站构建中得到的广泛使用。在网站中, 信息手机系统可以收集错误信息, 在用户查询时, 可以做检索工作, 让用户能够刚快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3 结束语

网站的设计不是美工加上程序员就能完成的, 因为无论是用户的需求还是网站的设计目标都十分复杂, 所以在网站设计中必须重视信息构建工作。要以用户的需求为核心, 开展整个设计工作, 用整个互联网的生态情况指导工作, 确保用户需求被满足的同时, 还能实现网站的商业目标。

参考文献

[1]岳珍, 赖茂生.基于信息构建的网站设计理念研究[J].情报科学, (11) :1723-1727+1731.

[2]刘伟婉.基于信息构建的网站设计理念研究[J].信息与电脑 (理论版) , (13) :49-50.

[3]乔春晓, 袁永翠.基于信息构建的我国网站建设研究[J].现代情报, , 29 (01) :49-51.

[4]金玮.基于用户的信息构建理论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10) :120-122.

篇16:论后现代视域中教育理论的范式形成与反思论文

论后现代视域中教育理论的范式形成与反思论文

后现代以“现代性的反思者”的角色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并表达了超越启蒙时代范畴的意念。从萌芽到不断蔓延,以令人震撼的力量影响着日常社会生活和学术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之初,人们就对后现代主义争论不断,各种观点、流派纷繁复杂。本文即是在梳理澄清理论术语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后现代主义与教育理论的关联性,剖析在后现代视域中教育理论的哲学方法论基础与研究范式的形成,并对后现代主义在教育理论中的运用进行评价。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其哲学基础即是批判—交往理论、后结构主义理论和多元化理论,这些理论不同程度地对教育理论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在教育知识论、目的论、主体论等方面的诸多研究成果。后现代主义给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对于教育教学者在实际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一、背景动因:后现代视域中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

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当代西方哲学家对资本主义社会自身发展的一种理论繁盛,更进一步说,它是对启蒙时代以来西方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的激烈批判。通常认为,“后现代”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1870年左右,指称在当时颇为现代和先锋的绘画作品,而“后现代主义”一词则源自奥尼斯在1943年发表的《1882—1932年西班牙、拉美诗选》中用到的术语,用来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

从形态上分析,后现代主义基本上可以归类为两个向度:重在批判否定的“破坏性向度”和重在反思重建的“建设性向度”。进而形成了两类型的后现代思想,即激进性与建设性后现代性主义。激进性后现代主义具有彻底的否定性和反传统精神;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注重从内部寻求革新,主体整合,倡导多元论,强调内在联系,以及人和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从时间上分析,现代主义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前期,其以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德里达等为代表的“解构主义”。第二个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后,其以利奥塔等为代表以现代主义。这些思潮与流派的蓬勃发展,从而影响到教育理论的建构。

1.批判—交往理论。它主要批判分析现有教育中的错误的同时,提出改变教育实践的战略。从内容上看,它深受哈贝马斯语言交往理论的影响,甚至被认为是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教育应用结果。该理论主张,在教育中重视师生之间的`交往,把教育过程视为师生交往的过程,通过语言的交流过程中实现学生主体的合法化。

2.后结构主义理论。该理论主要出现在法国,并深受拉康、德里达等人掀起的结构主义运动的影响。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以其《实践理论纲要》为先导进入了后结构主义者的行列,从“权力与知识”关系角度解构社会权利配置、知识文化与社会阶级结构之间的关系。后结构主义思想成为国内教育社会学高等领域的研究者们分析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

3.多元化批判理论。批判教育学领域中存在一些思想上的分流。它们不仅在视角和具体的观点上存在差异,对于国内教育研究者的影响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比如,以艾普尔为代表的批判教育学特征在于,以大众文化反对精英文化;以福斯特为代表的批判教育学则是以新保守主义姿态反对现代性的教育观点;而以吉诺克斯为代表的批判教育学,则认为是“解构主义”的批判教育学。

总体上,批判教育学认为,教育没有促进社会公平,而是社会差别和对立的根源;教育再生产了占主流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以及经济结构;教育从来都不是公平的,不能用唯科学的方式研究,而应该用客观的批判思维进行研究。从中可以看出,以上三种后现代教育学思想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只能被看作一种立场、一种思维方式或一种视角。

二、范式基础:后现代视域中教育理论的研究形成

在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国内教育理论研究不仅在方法上发生了转换,在内容主题上也有了后现代倾向。在后现代思想被大量引入教育学研究中时候,那些极端、激进的批判、否定色彩早已经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建设性的后现代思想。这种思想不仅在态度上显得温和,内容上也体现出了一定的建设性,主张用后现代主义的批判思维方式对教育活动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1.关于教育知识。后现代知识观在对现代理性知识的批判中采取了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强调知识的情境性,反映了人类对知识性质及价值的新见解。后现代者认为,知识是文化的产物,它受所在文化体系与文化传统的制约,以及个人价值观念、人生信仰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如果将知识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它是流动的,不是静止的。当下的所有知识都是在人们过去经验的影响下创造出来的,既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而是个体在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的结果。正因为如此,知识观的变化往往带来了一系列教育观念的变化。那些反对“元叙事”的声音,以及那些“恢复差异的”的举动,均要求教育知识成为一种实践出境的思维智慧,它应该对基础问题的理解建构现实。正因为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自主探索的过程。

2.关于教育目的。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在于人的发展本身。换句话说,教育目的最终价值体现在对人的价值、理想的定位上。对此,每一个教育目的背后都存在相应的人性假设,都涉及对人的认识。后现代教育视域中,现代教育目的是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实践活动区实现的,而实践者的艺术体现在运用直觉、类比、隐喻而非普遍规则来处理混乱的教育过程。学生在批判能力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深入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认同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他人,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养成社会责任感。未来公民还必须具有生态意识,具有对土地、自然的伦理观念。

3.关于教育主体。后现代教育思想是对现代教育的革命,究其根源是对教育中“人”的理解和诠释。在后现代视域中,学生地位、教师角色都有了新的改变。就教师地位而言,在科学技术影响下,知识传输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已不是知识的唯一信息源,教师的地位尽管不会因为电脑取代,但“教授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在建构师生关系中,教师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与情景共享共存,教师权威也转入怀疑之中。他是内在情景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概括起来即对传统教师权威的消解,后现代教师观打破了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合法基础,解构了教师对于学生的优越权利,从而使师生关系成为对话关系。就教师角色而言,课堂生态关系的复杂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如知识传授者、能力培养者、榜样、心理医生、朋友等,切实发挥多样的教育功能,全面和谐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双重意义:后现代视域中教育理论的反思与影响

后现代主义不仅是一场全然不同的文化运动和思想思潮,也是一种新颖的学术范式。它不仅对现代理念进行了广泛的重新反思,也提供给教育一种新的视角。他一方面如思想的清醒剂,让那些浑浊的、陈腐的、已不适合于当前时代的思想、文化无法立足;另一方面,对一切充满质疑和否定态度,也没有给出一种理想化答案。正因为这些不同声音存在,进而促使我们对后现代主义视域中的教育学思想做出更为清醒的认识。

第一,对教育文化的实践提供了新理解。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坚持生态观和人文关怀的伦理精神,主张教学主体是关系中的存在,这弥补了现代教育文化主客体二元思维的不足。在教育目的上,它反对终极价值的探索,打破培养“完人”的神话,主张个性化地发展。在教育措施上,主张教学过程是一个自组织、非线性、不断生成的过程,教学中的模糊、干扰、无效等教学,纠正了现代主义教育过程是按照预设的程序展开的不足。

第二,对改进教育研究方法的提供了新启示。后现代思维为教育研究提供了许多启示。倡导反思和批判精神,追求百家争鸣,认为教育研究者不应该迷信权威,而应敢于质疑,敢于进行“话语创新”,以消解权威话语影响,敢于依据所处时代的特点,对阻碍和滞后教育研究的不合理的东西提出批判。激励研究者从另外一些角度思考问题,这为不同理论领域的研究,尤其是人文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开启了新方向。同时,对于改造我国尚不成熟的教育方法论体系也有着极大的思想价值。

第三,对人与社会之间关系重构提供了新思路。后现代思维落实到教育领域中,最突出的贡献表现为引导教师重塑了他们的学生观,构建了更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它启发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丰富性、独特性,着力建立一种“尊重差异、尊重个性”的新型学生观。主张师生之间应该是主体间性的关系,教师是平等的首席,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

本文由用户唯憾梦倾城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npanclub.com/27943.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