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环境保护的论文【最新7篇】

环境保护的论文【最新7篇】

保护环境的论文 篇一

1引言

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纳米材料的合成和使用正日益增加,并且在电子、纺织、医药、化妆品、建筑、环保等行业,纳米材料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纳米材料定义

根据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和英国标准学会的定义,纳米材料是指任一维尺寸小于100nm的材料。

3纳米材料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3.1水环境保护

在水环境保护方面,纳米材料及技术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水资源消耗。

用纳米TiO2处理后的化学纤维制作的衣服、窗帘和帐篷等能起到自洁作用,不需使用化学洗涤剂清洗,从而降低了污水的排放量,同时减少了水资源的消耗。

(2)水的净化处理。

使用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方法,可使许多难降解的污染物转化为H2O和CO2等无污染的小分子物质。

(3)用于有机物废水处理。

利用TiO2、ZnO等半导体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光催化降解,最终生成无毒无味的CO2、H2O及一些简单的无机物,正逐渐成为工业化技术,这为环境污染的消除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4)用作纳米净水剂。

一种新型的纳米级净水剂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它的吸附能力和絮凝能力是普通净水剂三氯化铝的10~20倍。

(5)抑制蓝藻生长。

研究表明,改性纳米TiO2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对滇池蓝藻的微囊藻胶群体、叶绿素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可产生明显的破坏性影响,从而可显著抑制蓝藻生长。

3.2大气环境保护

(1)用作煤炭助燃催化剂

工业用煤燃烧后也会产生SO2气体,如加入纳米级助燃催化剂则不仅可使煤充分燃烧,不产生CO气体,提高能源利用率,而且会使硫转化为固体硫化物,而不产生SO2气体,从而消除有害气体的产生。

(2)用作石油脱硫催化剂

纳米钛酸钴(CoTiO3)是一种非常好的石油脱硫催化剂,以半径为55~70nm的钛酸钴合成的催化活体多孔硅胶或以Al2O3陶瓷作为载体的催化剂,其催化效率极高。

(3)用作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

复合稀土化合物的纳米级粉体有极强的氧化还原性能,这是其它任何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都不能比拟的,它的应用可以彻底解决汽车尾气中CO和NOx的污染问题。

(4)用作纳米燃油添加剂

纳米燃油添加剂可以大幅增加动力,降低燃油消耗,提高发动机性能并延长其寿命,减少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环境。

(5)治理大气污染

利用纳米TiO2的光催化作用可将这些气体氧化成硝酸和硫酸,在降雨过程中除去,从而达到降低大气污染的目的。

3.3城市垃圾处理

(1)减少废物的产生

纳米材料的可回收、可生物降解等特性,可以提高食品包装的重复利用度、减轻环境污染。

(2)处理城市垃圾

纳米TiO2可以加速城市生活垃圾的降解,其降解速度是大颗粒TiO2的10倍以上,从而可解决大量生活垃圾给城市环境带来的压力,避免了因焚烧处理而带来的二次环境污染问题。

3.4其它

(1)控制污染源

污染的预防是指有效地使用原材料、能源、水及其他资源以减少或消除废物的产生,从而从源头上遏制污染的发生。

(2)监测环境污染

利用纳米技术研制的碳纳米管可以用于监测NOx,可在室温下工作,造价低廉,而且体积小。

(3)紫外线屏蔽

纳米TiO2具有很强的散射和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尤其是对人体有害的中长波紫外UVA、UVB(320~400nm,290~320nm)的吸收能力很强,效果比有机紫外吸收剂强很多,并且可透过可见光。

(4)噪声控制

运用纳米技术开发的润滑剂,既能在物体表面形成永久性的固态膜,产生极好的润滑作用,得以大降低机器设备运转时的噪声,又能延长它的使用寿命。

4结论与展望

近年来纳米材料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成为环境污染治理研究的新热点,并且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加强:

(1)不同纳米尺度修复剂在土壤、水体中的存在状态、传输、转化和与其它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研究。

(2)土壤、水体中不同纳米尺度物质的探测和表征方法,建立纳米尺度有毒化学物质的数据库,进一步明确划分纳米尺度有毒化学物质的范围,以利于重点防范这些物质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对环境安全造成的危害。

(3)需探索有效的纳米材料安全评价方法,建立统一的纳米材料毒理学实验方法、技术及安全标准,为纳米材料的生物毒性机制研究提供保障。

环境保护的论文 篇二

前言

在城市化进程中,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呈现。随着环保工作在建筑规划的过程中的被重视程度逐渐上升。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环境保护相关内容已经成为了建筑规划人员设计理念中绕不开的重要课题。只有将绿色环保融入贯穿整个设计理念之中,才能真正实现建筑规划的以人为本。

1建筑规划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

目前,由于城市的住房拥挤、垃圾污染、绿地面积减少等问题而引起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导致人们的生活环境下降。同时,随着人露数量的增加,有限的资源被大量消耗,例如城市交通拥堵,大气污染严重,水质环境质量差等问题困扰着人们的生活。这一系列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重要的因素是城市规划的不到位造成的。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环境保护的意识不足,没有衡量好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关系。所以,为了更好的解决城市规划不到位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避免环境污染的情况发生,我们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建设速度,我们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合理利用资源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能够为了快速发展经济而牺牲了绿水青山。

2建筑规划的重要性

建筑规划与环境保护有着紧密的关系,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一定的伤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要通过重视城市规划,将多生态环境的伤害降到最小。所以如何协调盛水规划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通过全新的理念促进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在建筑规划过程中要把握改变自然的程度,保证其在生态自我修复的范围内而不至于超过环境承受能力。要想解决城市问题,首先要保持警醒、提高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正负要发挥主导作用,把握建筑规划方向,通过强制制约和提高人们保护意识两方面入手,加大监管力度,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更全面的建筑规划进一步改进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带动其他方面促进环境保护向着水更清、天更蓝的方向发展。

3建筑规划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相关性

3.1我国城市发展现状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认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生活的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国家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保护型社会,建筑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在建筑规划中融人环境保护理念,建造节能环保的建筑,满足城市居民和国家的需要。

(2)当前,我国建筑规划工作还存在很大的问题,而这一现状的出现与以下这些因素是分不开的:①认识不充分。虽然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人们的环保意识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相应的建筑设计中也缺乏必要的环保理念,致使环境保护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这一现象已经逐渐成为阻碍了城市建设工作的主要因素。想要解决这一间题就必须要加大宜传力度,全面的普及环保知识。②思想观念落后。由于相关的建筑规划人员没有认识到环境保护的主要性,在进行建筑规划工作时没有遵循客观的规律,采取破坏开发的方案,致使城市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严重制约着我国城市的发展;③相应的资金不到位。由于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应的资金无法到位,即便相关的工作人员认识到环保问题的重要性也无法采取必要的措施,这种现象的存在也严重制约着我国城市建设工作的进步。

3.2建筑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建筑规划工作必须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

自然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许多资源是有限的,但是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均资源变得更加珍贵,如果再因為环境污染而破环了生态平衡,人类的生存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自然环境虽然非常珍贵,但是它也有自我修复的能力,但是如果大量的人口和建筑不能与自然和谐共存,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不能超过自然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极限。所以建筑规划工作就是要在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尽量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要求,只有可持续的发展,城市建筑规划才有意义,才能发挥建筑规划的价值所在。

(2)建筑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建筑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自然环境更是人们生存的基础,二者要和谐共存才能更好的满足人类需求。只有达到建筑规划和环境保护的平衡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办法。在自然环境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中,要想实现两者的平衡就要通过手段对自然环境加以控制。城市建筑的增长速度、品质要求也都对保持二者平衡产生很大的影响。

(3)重视城市建筑环境的发展

在城市建筑与环境保护相平衡的基础上,城市的建筑环境应运而生。城市建筑环境的发展是指在人们的生活得到满足、环境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提出的进一步要求,注重城市建筑环境的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们的生活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重视城市建筑环境的发展能够进一步促进城市的整体发展,增强城市的功能性。建筑环境是传统的建筑领域的一次飞跃,更加注重建筑的质量而不仅仅注重数量。

4可行性方案探讨

4.1有效的利用太阳能

太阳能技术主要是利用太阳能进行光伏发电的一项供电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可以将光伏电池板设置在建筑表面,为建筑提供一定的电力,减低建筑的电力能源消耗。

4.2有效的利用自然光

利用自然光实现地下室的照明是一种新兴的建筑照明技术。这一技术主要是利用玻璃纤维制成的导光材料将自然光引人到地下建筑中,实现照明的目的,从而降低电灯的使用量与建筑的电力消耗,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4.3有效的利用自然风

随着高层建筑的兴起,在建筑设计中使用自然风也逐渐流行起来,一般来说当前建筑中的自然风利用主要有两种形式:①通过巧妙的设计产生自然风,利用产生的自然风调节室内空气、温度;②在建筑顶部安装无动力通风设备,通过该设备引人自然风达到调节的目的。

4.4有效利用地下水

地源热泵技术具有维护成本低、环境效益显著等优点,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该技术主要是通过输入少量的的陆地浅层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由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热能转移。这项技术既可以有效地利用地下水,也不会对其造成太大影响,因此是一项应用非常广泛的节能环保技术。

5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正在逐步提高。再加上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在建筑行业中推行环境保护技术已经势在必行,尤其是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阶段,更要严格落实绿色环保理念。只有将环保理念贯彻到整个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才能切实提高建筑的环保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游畅。建筑规划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J]。中华建设,20xx

[2]史跃军。建筑施工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J]。科技风,20xx.

环境保护论文 篇三

在建筑施工方面,红砖白瓦的建筑风格已渐渐被钢混结构建筑所取代,同时一些新型的建筑材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全面发展轻便、强度大、节约资源的新型材料等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相当重要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全球经济突飞猛进的节奏中,适当强调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切实完成对资源的重组开发和可生产利用的完美结合,对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培育,综合治理危害环境的建筑污染,减少人类在生活中的不必要的建筑污染破坏,使得建筑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一致。

1、建筑材料与环境保护

加强环保在建筑建设当中的支承性。

1)大力推广宣传环保思想,让每个人行动起来。从书本开始抓起,努力让新一代青年了解和掌握建筑与环保的重要性,要环保,首先要武装人们的思想和头脑,然后再谈发展的战略。

2)制定健全的关键建筑材料使用的法律法规,切实履行并且执行相关的使用条例和使用政策,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努力做好建筑材料与环境保护相互结合的有力方针政策。

3)针对开发建设项目的实施阶段,一定要完全准确的对建筑建设当中对环境的影响进行有力的评估,使得建筑离不开环保,建筑离不开新型能源,建筑离不开高质量生活的三不离原则。

4)加大力度推广高质量建筑材料的使用,让施工单位用的放心,让人们用的舒心,让环境变得更好的建筑材料是对建筑环境保护的有力保障。

5)大力宣传建筑环保在生产生活当中的重要性,为了能够有效的利用土地和一些不可再生能源,充分的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高效完成建筑建设基础的同时应当把环境保护列为建筑施工的首要完成点,制定好有关环保的规章制度,并且由相关负责人,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和检验,把握住尺度,完成环保工作的使命。

2、施工工艺与环境保护

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的政策措施能够直接影响环境的发展建设,工艺在建筑的整个流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别针对工艺的流程发展的工艺的实施步骤原则,要紧紧依赖于施工规范的相关章程进行施工建设,在遵循规范建设的同时大力的发展、提倡绿色环保的施工建设,把环境污染的风险等级降到最低点,与此同时还要强化管理细则的实施建设,筑成生态文明的施工工艺,结合环境保护于一体的建设环境。

3、工程管理与环境保护

3.1有关建筑与环保的管理模式特点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本质上就是自项目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进行监理和认证的管理模式,对建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应该及时与上级沟通并且做出相应的整改,指导下级部门完成好相应的布置安排,就针对环保意义而言,工程项目管理要解决的环境保护问题只是根据相关部门的自身利益所带来的保护成本价值,环保本身对环境的影响起到间接性的作用,这也使得维护生态平衡和针对资源开发型建筑体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项目管理应统筹于三个方面的进程,首先要实现建设工程项目的根本利益,这也是建筑施工的首要条件,其次要完成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这也是一套建筑工程所要完成的历史使命,最后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三者要统一协调,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够使建筑和环保等相关产业协调一致。

3)需要处理好有关人与自然共同相处的有利环境。从建筑环境角度分析的建筑工程管理目标实施细则等环节是在完成质量目标、经济发展和业主利益的三个大方针,现如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整体建设建筑条件中要求完成整个宏观条件和微观理念的环境目标前提,不是针对建筑工程,只是针对环境质量进行维护,从而完成人与自然的完美统一建设。

4)团结向前,共赢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基于环境保护的建筑项目的内容,曾经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经常的中心问题在于项目本身将环境保护这一可持续发展问题纳入到项目管理的响应范围内,完成这一目标需要整个工程项目结合整体协作及其与其他团体部门的合作等,一个环节出现了漏洞会对整个项目的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造成不可承担的后果。

所以当站在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角度上关注项目管理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则需对工程建设的共同协作精神提出更高的要求。

3.2建筑施工中的环保措施

制定完善的管理体制制度机制,管理者和相关的负责人还需对工程项目施工的建设当中,存在的一些有关环境相关的安全隐患采取及时补救完善的措施机制,制定相关政策,明确主要责任人,一旦出现环保不妥当或者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时候应该找寻相关责任人了解具体情况,并且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妥善处理建筑过程中的环保问题。

对于有关责任人在建筑施工前的培训也是有必要性的,要提高相关负责人的管理态度和知识储备过硬,强化环境保护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的重要理念,并且将其贯彻到细节当中,使得每一位管理者都能充当环境保护的带头人,将安全落到实处,将环保留在建筑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只有强化管理者的潜在意识,才能够唤醒建筑人员的积极主动性,才能够保护我们身边的建筑环境。

4、结语

本文阐述了建筑环境对人们生活环境的危害性,同时强调了环境保护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性,从使用环保材料到加强管理责任人的环保意识等等方针战略,系统论述了建筑施工中遇到的环境保护问题,并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倡导文明施工建设,将环境保护提到了施工建设的首要任务当中。

环境保护论文 篇四

1.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的公路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然而,公路建设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区域交通运输环境和促进了沿线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沿线的自然、生态与社会环境,比如:造成周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噪声污染与大气污染等。所以,如何在建设公路的同时保护其周边地区的自然、生态与社会环境,从而实现公路交通运输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2.公路工程环境保护现状

3.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3.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环境包括自然与人工生态环境,在《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中,生态环境是指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公路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破坏了周边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切割了它们的觅食、迁徙、繁殖通道和活动区域;

②大量树木与森林的砍伐破坏了周边的原有植被;

③高等级公路的填挖工作量大,而路基的取土采料与弃土石方都会改变一定范围内的地形与地貌特点;

④公路穿过水体上游的集水区域时,施工区域产生的废弃物、建筑垃圾和废水等排入河道会造成自然水资源的污染。

(2)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公路工程对生活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①空气污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与扬尘,材料加工时有害气体的挥发,以及公路运营时汽车尾气的排放;

②水污染,公路运营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资的泄露以及交通事故致使有害物抛洒,都会对附近的农田、河流造成污染;

③夜间汽车灯光造成的光污染;

④噪声污染,施工阶段的机械与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以及运营期车辆行驶的噪声;

⑤废弃物污染,开挖路基与开采砂石料产生的废渣,以及公路施工产生的混凝土废料等。

3.2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是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或者经过人类长期改造形成的自然与人工环境的总称。公路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路工程的修建需要占用大量的农田和土地,倘若土地的征用规划不当,会严重地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与人民的生活。

(2)公路工程的修建需要拆迁地面或地下的建筑物,这样会破坏民房、厂房、电力、通讯、水利等生产与生活设施,严重影响了相关单位与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有些公路路线过于接近旅游风景区,甚至还要拆迁文物古迹或人文景观,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文物旅游资源与人文环境。

(3)高速公路的修建,致使其两侧附近的居民出行和交通困难,造成学生上学或农民耕作需要绕道很远,在雨天路面通道积水而导致无法通过,由此造成了许多生产与生活上的不便。

(4)有些公路贯穿与人口密集区域,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出行效率低、以及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了急燥、烦闷的情绪,影响了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秩序。

4.公路工程环境保护的思路与措施

4.1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

公路过程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的关键在于设计阶段,因此需要转变项目前期工作的设计理念。这个阶段的环境保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注重纵、横、平等技术指标设计与地形、地质、地貌等环境特性的协调统一,避免和减少对沿线自然地形与地貌的破坏,以及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于利用,保护自然生态平衡。

(2)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新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交通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来直观分析公路沿线三维空间和进行数据管理,积极开展公路环境评价与绿色设计。

(3)充分保护自然水流形态与淡水资源系统,设计完善的封闭式路基排水系统,避免公路施工和运营期间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

(4)在野生动物保护区设置足够的横向通道,方便动物的觅食、迁徙与繁殖,并设置保护设施,从而避免动物进入公路受到伤害。

(5)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废弃材料的合理利用,比如:废弃混凝土可以回收再生利用,砂石可用于填筑路基等。

4.2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

公路过程对环境的影响首先直接体现在施工阶段,所以加强施工过程的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这个阶段的环境保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改变观念,落实责任:落实公路工程的业主、监理和承包人的环境保护职责,在工程招标时把环境保护作为必要的评标考核指标列入合同条款当中。同时,加强对业主、监理、承包人以及施工人员的环保知识和法规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素质。

(2)努力保护植被:减少植被的破坏,合理规划施工场地、营地和便道,严格划定车辆行驶路线与施工影响范围,避免破坏施工范围以外的植被。

(3)治理粉尘污染:对容易产生粉尘的路段进行遮盖和洒水灭尘,同时借鉴一些国外的先进技术,比如:借鉴美国的方法,把土工合成材料用在临时土质粉化保护,治理施工带来的扬尘与水土流失。

(4)治理噪音污染:调整作业的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必要时在工地周围设置临时性的隔音设施。

(5)合理处理废弃物:施工过程产生的废料适当进行再生和利用,工程后期的废料要彻底清除,或者进行有序的汇集,以便未来进行利用或处理。

4.3公路运营期的环境保护

公路运营期的环境保护是我国公路环保的薄弱环节,其环境治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噪声污染:可以采取调整公路线位、建造声屏障、修建低噪音路面、设置隔声设施和栽植防噪绿化林带等措施进行防治,同时寻找新型的隔音材料也是亟需研究的问题之一。

(2)空气污染:合理减少车辆有害尾气的排放,推广无铅汽油的使用。同时设计合理的绿化林带进行车辆尾气的有效吸收,减少沿线居民区及作物的蒙尘。

(3)光污染:建造乔灌结合的绿化带或者防眩带,进行车辆灯光的吸收;或者减弱车辆的灯光源强度,减少光污染源。

(4)养护垃圾及废弃材料:建设专用的废料弃置场进行公路垃圾和废弃材料的处理,同时进行养护废料的再生利用和养护垃圾的正确处理。

(5)水污染:合理完善排水系统,加强管理和修缮排水设施,配置污水处理设施,避免路面排水和未处理的生活污水随意排入农田、湿地或河流。

5.结束语

总之,公路过程的环境保护是我国公路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基本方针。因此,我们应该以科学的心态去爱护和尊重自然环境,减少过程建设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从多层次多方面加强自然、生态与社会环境的保护,促进公路交通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从而营造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环境。

环境保护的论文 篇五

摘 要:只有不仅有政策目标和政策原则,而且有成本较低、切实可行的政策手段时,才能实现我们的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在这方面,不断地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政策手段,将是走向可持续发展新世纪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环境;绿色;可持续

一、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一条河没有明确的归属,可能是由于制度的或观念的原因,也可能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在我国,前一种原因还是大量存在。因为我们刚刚从计划经济中走出来,国有企业的民营化还刚刚开始,人们还不习惯将一条河想象为私人所有。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河不是在乡村中的小河,可以在技术上由某些个人所有,而是很大的河,如长江,有上游、中游、下游,拥有一整条河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分段拥有又不能互相不受影响。很大的湖,如太湖,滇池,等等,更进一步,海洋,以至说到极端,整个大气层,整个地球,就更不可能由私人拥有了。因此环境的不可分性,是外部性、从而是市场价格体系失灵的重要原因。

所有的人都真切地知道他们的行为将给环境带来的损害程度,也仍然无法阻止外部性问题的发生。这主要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并不一致。这里讲的人既可以是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又可以是不同时期的人。在同一时期的人中,任何个人或集团若要考虑环境或资源问题而自觉地约束自己,将环境成本或资源成本加到自己的生产成本中去,他或它将会在与同行的竞争中败北。因为那些没有考虑环境和资源的企业将会由于成本较低而具有竞争优势。人们不得不破坏环境,不得不加快耗竭不可再生资源,不得不毁灭自然物种。即使在一些国家内部制定了保护环境与资源的法律,由于不存在一个世界政府,国与国之间的行为很类似于上述的行为。

因此,可持续发展问题,即保护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合理使用生物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问题,就可以归结为外部性问题。而一旦存在着外部性问题,市场价格体系就会失灵。在这种囚徒困境中,政府管制和政策也许是众多可能的选择之一。

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原则

既然可持续发展问题涉及到外部性问题,而外部性就意味着市场制度的失灵,政府作为一种天生克服外部性问题的制度安排,就可以作为一种解决方案。

关于政府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一种说法是,当社会中有关产权的保护和承认的制度不能通过个人之间的谈判建立起来时,政府就作为一种有暴力后盾的第三方加入进来,从而克服了在产权制度形成方面的囚徒困境。如果这个社会中只有两个人,他们可能通过长期的互动形成对对方产权的尊重,但如果这个社会的人很多,如有N个人,要达到他们彼此都互相尊重产权,就相当困难了。一旦有一个人不愿就尊重别人的产权作出承诺,甚至任意侵犯别人的利益,这整个社会的产权制度就建立不起来。在这时,政府的强制性的对产权的保护就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只要政府对环境的价值有一个恰当的估价,征收环境税的办法就可以部分地避免信息在时间上分布的不均匀问题。无论是砍伐还是捕捞,都不会出现过度问题。这个恰当的估价,就是要通过相应的征税,使价格上升到使资源供给或环境水平保持在长期均衡的水平上。所谓长期均衡,是指资源存量不会减少,并且生长的速度与消耗的速度基本一致;也是指环境水平不会降低,对环境的损耗的速度与环境的自我修复的速度基本一致。这需要对生物资源和环境的长期成本,尤其对环境破坏的临界点有一个有远见的估计。

三、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手段

尽管政府是以强制性为特征的,但不意味着政府只是强制地改变人们的行为,来达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的。政府政策的目的,是通过政府的行为改变几个经济变量,从而改变经济当事人的成本收益计算,最后使他们自动地做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事情来。强制只是政府的最后手段,而不是全部手段。如果社会的大多数成员都与政府对着干,钻政策的空子,政府政策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政府随时随刻都要提防别人,政府政策的成本就会太高,以至不可能有足够的财政资源来支持政策。因此,选择正确的政策手段,使政策“惠而不费”,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环节。

征税的核心思想,也是要通过改变成本和收益,改变人们的行为,使之朝着政策目标的方向努力。例如,对于利用我国很稀缺的自然资源生产的产品,可以调低或者免除进口同类产品的关税,使进口产品的价格降低,从而压低国内厂家的收益,迫使它们收缩规模以至停产。当然,进口国应该是该种资源丰裕的国家。这种政策,相当于将过剩的自然资源输出到资源贫瘠的国家。具体的例子,比如造纸业。当然,征税要注意不同物品的价格弹性。当某种资源弹性过小时,征税所导致的价格上涨不会引起消费量的显著下降,同时消耗资源的企业也不会减少收入,因为由于价格弹性很小,税收负担几乎全部转嫁给了消费者。因此,采用征税的方法,要选择在那些价格弹性较大的产品或资源物品领域使用。

另一个经常使用的操作手段,就是数量控制。这包括对获取资源的数量(如砍伐树木或捕捞鱼虾)直接控制,也包括对进入某一行业的企业数量的限制。如果能够测算出来保证生物资源持续生长的最佳捕捞量或最佳砍伐量,按照这个数量进行拍卖,可以使价格从短期均衡价格上升为长期均衡价格,从而改变供给者与消费者的行为。如果企业的生产能力是基本不变和稳定的,也可以采取拍卖经营特许权的方式,控制进入的企业数量。这样可以直接避免具有拥挤性质的问题。

保护环境的论文 篇六

环境保护的投资价值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阻碍我国的经济发展,国家和政府对于高度重视,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也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环保。但从环境保户的情况看来并不乐观,与相应的投资不成比例,总之,目前我国环境保护投资效率还比较低下。本文就我国环境保护投资效率问题进行了探究,旨在提高我国环境保护水平,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和谐发展。

关键词:环保论文

环保投资价值的理论研究

(一)环境保护投资的内在价值

作为泰达环保指数成分股的上市公司必须在年度报告中主动披露社会责任书。社会责任书中所披露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入选成分股的上市公司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明确的信息,降低了道德风险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风险收益率。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公司被控告、索偿或者被监管机构罚款的概率较小,从而规避了上市公司股价大跌的风险。实际上诸多研究结果表明: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积极履行环保责任以及进行环保投资与促进商业成功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例如,企业善待员工和降低对环境的破坏性能够为企业节省生产费用,降低管理成本;通过积极改善自然、社会、工作等环境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可以增加企业的收益;通过加强环保工作、增加环保投资额度可以为企业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从而加强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忠实度;通过更好地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通过购买环保设备、清洁产品、为治理企业产生的污水、污气增加投入资金,可以获得国家的政策优惠,从而增加企业收益;通过积极推动社区发展和推出更多的环保、节能产品,能够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力和竞争力。而这些信息的有效披露都能够直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而增加企业的价值,并且能够为以这些上市公司的股票构成的泰达环保指数增加投资额,从而增加相应的收益。

(二)环境保护投资的外延价值

企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上市公司经营的基本原则,也是企业的一种核心价值。鉴于保护环境、进行环保投资、维护生态平衡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制定衡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投资标准成为一个必要和现实的课题,从而催生了社会责任指数之泰达环保指数。如何评价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也成为了当务之急。事实上,泰达环保指数的目的是为了从资本市场角度引导上市公司积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家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规划,鼓励国内上市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把企业从单个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延伸和扩大到关注自然环境资源、社会和谐发展、具有社会责任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上来;同时为资本市场广大投资者提供潜在的支柱产业的运行轨迹,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构。然而,上市公司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与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进行环保投资、增大环保投入力度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社会责任之环境保护责任的履行是企业塑造良好形象不可或缺的条件。企业环境保护的投入程度日益受到关注,逐渐成为评价一个企业形象及文化的指标。积极履行环境保护的责任、增大环保投资力度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形象,从而取得消费者的认同,据此增加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度和企业产品的忠实度;积极履行环境保护的责任还有助于得到政府的政策优惠,从而降低其生产成本;履行保境环护的责任,使股东承担法律责任、增加企业的经济利润的同时可以为国家创造更多税收并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也从这些方面凸显出企业进行环保投资、履行环保责任的价值。

环保投资价值的实证研究

从理论上讲,环保投资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本文以社会责任指数中具有代表性的泰达环保指数为例,通过两个不同期间各指数数据的比较分析对其进行论证。

(一)第一个期间的数据分析

从与泰达环保指数的市场相关性和类别等因素的角度来考虑,本文仅选取了巨潮系列指数中的巨潮100指数(简称巨潮100,代码:399313)、巨潮治理指数(简称治理指数,代码:399322)以及巨潮红利指数(简称红利指数,代码:399321)三只指数与其进行比较分析。

在泰达指数刚发布的30个交易日内,泰达指数的收益率在总体上低于红利指数和治理指数,和巨潮100指数的收益率大体相当。从表中不能直观地看出泰达指数具有可观的收益,可能是因为其刚发布,人们对环保投资的意识不强烈,对其投资价值还未给予太多关注。

(二)第二个期间的数据分析

社会大众对新生事物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为了能够为泰达指数的投资价值寻找到有力的依据,本文又选取了经过四年的市场发展后的2012年2月1日开始的30个交易日为研究期间。这一研究期间内泰达指数与巨潮相关指数的收益率详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泰达指数的日收益率总体上均高于其他三个指数的日收益率,这一期间的收益率选取相比较第一期间而言效果也较好。下面本文通过各指数累计收益率(CRR)的独立样本T检验来比较四个指数的投资价值。

环境保护论文 篇七

1、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1)农村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相当薄弱。假如我们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分析环境意识,可理解成人与自然环境关系反映出来的社会思想、理论、意志等观念形态之总和。文化素质与思想观念可谓是决定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总体上较为滞后,农民群众的文化程度有限,环境保护的意识相当淡薄。对于众多农村群众而言,环保还是一个人们并不怎么熟悉的词汇,而环境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不是很显著。

(2)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当前,我国市、县两级设有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主要负责的是辖区之中的环保工作,而乡镇一级政府则普遍设置了行使环境管理职能的机构,一般情况下只是由一位副乡长分管,另设一位兼职环境保护管理人员。但是,随着我国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土与规划等部门实施垂直管理之后,很多地方名义上兼职的环境保护管理人员已经名存实亡,乡镇与村组的环境保护工作陷入到停顿之中,而各市(县、区)环境行政部门往往因为中心城区的环境管理任务十分繁重而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中心城区上,因而也就缺乏足够多的精力来强化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管理与建设,从而让农村环境管理显得极其薄弱。同时,农村地区的环保投入也严重滞后,不仅农村地区乡镇的可支配收入相当有限,无法承担起治理环境需要的各类工作经费,而且本区域范围之内的环境污染治理资金一直都用于城区之中的大型公用设施以及重点工业污染企业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方面,对于郊区生态环境治理往往只局限于城乡结合部环保项目建设上,在农村地区的生态环保投入就更少了。

(3)农村生产经营方式较为粗放。在资源相对稀缺的条件之下,生产方式可以说是影响生态环境是否能够得到持续保护的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通过资源集约循环这一生产方式能提升资源之利用率,切实降低废弃物所具有之排放量,进而形成生态环保的外在力量。传统意义上的粗放型生产的作用与之截然不同,有时甚至还会导致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进而加剧了生态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巨大矛盾。在单一地追求农产品数量升值与收入增加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的化肥用量正在不断增加,而化肥已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我国还是农药生产与使用的大国,农药是导致面源污染的另一重要原因。我国城市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三废"以及市民生活之中所产生的废物往往没有经过合理的处理就排入到环境之中。当前,大量工艺十分陈旧、设备相当简陋、能耗比较高、污染又重的企业由于在城镇之中无法立足,这也导致了农村环境管理的力量极为薄弱,而乡镇企业又有很多属于重污染型企业。就企业自身状况而言,大多数企业并无专业的污染防治设施设备。同时,乡镇企业也未能形成规模化经济,难以承担污染治理的相应费用。同时,我国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之初就一哄而上地进行大发展,因而也就没有相应的配套技术经济政策进行合理的引导,这就会无可避免地产生盲目性与随机性,展现出多、小、散等状况,因而在布局不尽合理,不利于对污染施行集中化治理。

2、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一)通过宣传教育以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提升我国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这是切实解决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之基础,同时也是判断我国农村社会不断进步与文明程度持续提升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农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还相当薄弱,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层面,也就是农村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相当薄弱,乡镇和村级管理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相当薄弱。为了转变其思想观念,提升农村总体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应当考虑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要强化对乡镇管理者在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知识上通过宣传教育,运用乡村法律大讲堂、环保法律法规宣传等多种方式方法,邀请环保部门以及普法机关送法下乡和送知识下乡,结合被动式学习与主动式学习,将单一强制性学习方法转换成为多种学习方法,让广大农村管理者能立足于学习法律法规以及环保知识,实现有效转变思想认识和牢固树立起生态环保意识之目的。

(2)要明确创新对于广大群众的生态环保知识宣传普及思想转变的作用,一定要以知识掌握为其基础,运用生态环保知识之普及,可实现人的思想意识之转变,并且最终切实改变人的行为习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环保知识宣传普及的形式太过简单,成效也不够显著,这就需要结合我国农村群众的生活习惯,有针对性地实施环保知识宣传以及普及。可依据各地文化习惯与生产、生活特点,在全面实施宣传教育的基础之上,应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所有能够运用的媒体方式,全面运用声、光、画等多种方式,把生态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与科普知识、戏曲、杂技表演等演艺活动加以结合,积极宣传农村环保知识以及政策法规,从而让人民群众能够在观看中进行学习,在品味之中进行学习、在快乐之中进行学习、在潜移默化之中有效转变人民群众的思想,从而营造出人人都讲环保的良好环境,形成能够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极佳群众基础,并从长远的目标上形成农村生态环保之心理屏障。

(二)应用行政、经济及法律等手段创建农村环境监督机制

依据当前农村环境的现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始终坚持环保优先之原则来进行农村环境的综合性整治。应当以农村环境规划为其基础,全面吸收一些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中之教训,全力抓住规划这一重点,将其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之转变、乡镇布局与村庄建设规划的结合,制定完善环境规划,实施新农村居住示范点建设工程。应当以农村小康环保计划为主要载体,从而建设一大批适合于各地新农村环保和建设的重要的示范性工程。应当以实施环境优美乡镇与村庄建设等活动为契机,积极引导一大批具备良好基础、雄厚实力、生态环境良好的村镇能够先达到新农村保护之要求。应当采取规模化畜禽养殖的整体污染整治为主要方向,科学地划定禁养、限养以及养殖等各种区域,规模化养殖场一定要综合运用与处置畜禽的粪便,并且在土地能够承载的范围之内予以还田。一直以来,我国环境政策上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不够重视,因为政策上存在缺失,导致农村环境问题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其中突出表现为城市中心主义之特点,目前污染防治的法律重在城市环境保护,具体适用于农村地区环境建设的专门法律法规几乎是空白。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加大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法律法规建设,持续健全我国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工作体系。

(三)明确理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如今,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十分重要的职能之一,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重视,并且积极履行好自身职责。但是,我国环境保护在部分官员们的眼中始终是发展过程中的次要问题,为了政绩。一部分地方不惜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盲目地追求所谓的GDP数字的增加,从而导致环境的不断恶化,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就会深受影响,以至于国家的发展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1)各地各级环保主管部门应当逐渐将工作的重心从城区拓展与延伸至郊区和乡镇。要把城市的近郊和偏离远乡镇等地区全面纳入到本地的环境保护规划范围之中,并且要确定农村环境保护的各项目标、措施和实施办法。要全面改革当前的环境管理方式,健全完善本市区域内的环境管理部门,可以设置直属的环保部门的派出机构,对于外来污染企业则应当以环保"三同时"管理为基础,严格把握好审批关,切实防止出现污染的转移。

(2)应当在全面考虑理顺环境行政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更加坚决地实施生态环境地方行政领导责任体系。要将生态环保列入到对本地区各乡镇领导实施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切实推动当地生态环保的关注程度,从而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作出极大的贡献,让辖区之中的生态环境在任期之中能够得到很好保护或得到显著改善的行政领导人应当给予相应的表彰与奖励,而对违反生态环保者则要按照法律法规进行严肃的查处。

(3)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增加对乡镇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对于本区域之中的重点企业进行全面治理,并给予充足的资金保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国农村的和谐稳定。有鉴于此,更好地保护我国农村环境,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生存条件,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从而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本文由用户糖娃娃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npanclub.com/25621.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