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调查报告(5篇) 教育调查报告3篇

教育调查报告(5篇)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篇一

××县地处江苏省北部,现有70余万人口,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大批农民外出务工创业,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已近20余万人,为农村家庭带来收入,同时也造就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 针对这一现象,自去年起,由县妇联牵头,组织教育局、劳动局、团委等多家单位对全县的“留守儿童”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一是以乡镇为重点,进行全面排查。二是以学校为重点,对“留守儿童”进行全面摸底。三是召开教育专家、部分家长的专题研讨会。此外我们还对我县“留守儿童”现象比较特出的孟兴庄镇为试点,重点展开调研。据统计,孟兴庄镇共有6.1万人口,17所小学,在校小学生为4908名,其中1860名儿童的父亲或母亲外出打工,占学生总数37.9,1330名儿童的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占学生总数的27.1。该镇所有“留守儿童”中,由祖父母照料的占86,寄养在亲戚家的占14。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家长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往往处于真空或半真空状态,家长、学校、社会三维一体的教育面中,呈现明显的薄弱环节,“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不少问题。现结合此次调查,将“留守儿童”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集中表现

1、学生成绩不佳。据调查,留守儿童群体中,成绩较好者仅占12。在农村,教育观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读书无用论,很多人认为读书没有多大用处,而出去打工能省学费还能挣钱。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助长了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厌学情绪,从而导致学习成绩更加一塌糊涂。另一种认为读书是学校和老师及儿童自己的事情,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他们一般认为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儿童个人的素质决定的。当然,有些农村留守子女的监护人教育观念还是很强的,却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无法对儿童进行学习辅导,现状堪忧。

2、个性心理健康发育异常。青少年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长期的家庭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久而久之,严重影响了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个性特征上,他们常常表现为两种倾向:内向、孤僻、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脾气暴躁、冲动易怒。不健康的心理成为摧残“留守子女”的“重磅炸-弹”。

3、价值观与人生观偏离。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内心往往会出现一种愧疚心理,因此,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一种物质补偿的方式,加大对孩子进行物质投资,这种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只局限于单纯的消费,这种消费极易形成儿童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的人生观,缺少勤俭节约的精神。

4、犯罪与越轨现象严重。据调查,“留守儿童”违法违纪现象很严重,这些儿童逃学、旷课、不交作业,甚至沾染打架、、酗酒等不良习气。在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没有发育完全之前,对社会上的各种复杂、不良现象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抵抗力,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留守家庭却无法给予,从而导致留守子女极易产生犯罪和越轨行为。另外,留守子女对年老隔代的或关系较疏远的长辈的教育往往不会很顺从地接受,而且这些长辈也可能因本身种种原因而无法对这些儿童进行行为控制和社会化教育的重担,那么就可能导致这些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现状透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如此之重,下面就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作一些简要分析。

1、家庭方面。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环境,儿童的社会生活知识、道德规范,首先是从家庭中获得的。留守子女与父母的分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其他的抚养者,其中绝大多数是祖辈,还有一部分是其他的亲戚。祖辈在儿童的教育上往往存在许多误区。其一是祖辈觉得儿童缺少了父母的照顾,对儿童过分溺爱,养成了儿童任性的性格;其二是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他们很难和儿童交流,在学习方面不能给儿童任何帮助。而寄住在其他亲戚家的儿童,新的家庭环境对儿童更加不利,站在亲戚的立场上不便对儿童进行管束,儿童也很难在亲戚家中产生归属感。

在外务工的父母平常很少与子女沟通,只有在节假期间回家,父母普遍存在“补偿”心理,因此带给儿童的只有物质补偿,而缺少精神食粮。父母在此期间也不会督促儿童学习,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进行过多过严的管束,因而造成了很多家长成为儿童学习、身心发展事实上的旁观者,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白话文 baihuawen.cn…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社会化的不足。

2、学校方面。学校是家庭以外最主要的社会化主体,由于留守子女的父母外出打工,学校无法及时联系到家长,进而无法和他们一起对留守子女进行教育和监管。加之留守家庭的儿童大多由祖辈抚养,而老人由于文化程度和教育方法的局限性,往往忽视了对内心世界的关注,各学校教育无法协调。

挂职锻炼调研报告 篇二

根据组织的安排,我于20xx年2月到云仙乡党委挂任书记助理,挂职以来,我始终按照区委、政府的要求,立足于在挂职实践中学习提高为目的,本着虚心学习、用心体验、开阔思路,增长见识,广交朋友,树立形象的原则,自觉服从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安排,广泛开展调研,主动沟通探讨,积极参与工作,先后走访了云仙乡部分行政村。通过一听二看三交流的方式,较系统地了解云仙乡在招商引资、农业设施、产业发展、集镇建设等方面的做法,现将本人工作开展调研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1、认真考察调研,掌握乡情民意。

云仙乡虽是我以前工作过的地方,但对云仙乡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了解甚少,工作起来不知道从何开展,因此为了挂职工作的顺利进行,我积极与乡党委书记、副书记交流与沟通,并积极走访各村,掌握乡情,了解民意,与村干部、党员进行深入交流,听取他们对基层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与他们拉近距离,并对走访他们的情况和问题做详细记录。通过近两个月的调查,我对云仙乡有了进一步的解。云仙彝族乡是原云仙乡与震东乡于20xx年3月18日合并后成立的,俗称"大芦",位于普洱市思茅区西北部,距思茅城57公里,全乡国土面积678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116个村民小组,4550户农户,17433人(其中农业人口16355人,非农业人口1078人),有汉、彝、傣、佤等十多种世居民族,主体民族为彝族。乡境内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地势西部高,东部低。最高海拔为大芦山2154米,为思茅区最高峰,最低海拔为小黑江边南宋河口680米,相对高差1475米。水利资源较丰富,但利用甚微。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地表多为赤红壤和紫色土,耕地面积51900亩,98%为山地,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咖啡、茶叶、小米辣、橡胶、蔬菜;畜牧业主要养殖黄牛、水牛、山羊、猪、芦山乌骨鸡为主。

1、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区委"建设中心城,发展功能镇,打造特色村"三位一体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分步建设,强化管理,搞活经营四位一体,加大集镇建设力度,使集镇建设更加合理、完善。坚持"一村一特色,一寨一风格"的要求,科学规划村寨布局。20xx年云仙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完成7个村27村民小组的村庄建设规划;(2)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重点扶持村项目顺利实施;(3)完成14个小组财政奖补,一事一议项目建设,有利促进新农村建设步伐;(4)道路建设设施建设大步推进,碧云大桥建成通车,完成村组硬化4600米,新建烟区道路98.2公里,新建生产道路28.4公里,农村群众出行难,出行不安全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5)全面完成了金子塘河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完成20.96公里"三面光"沟渠建设;(6)新建水窖277口,蓄水池12个,1480立方米,架设饮管道68.34公里,人蓄饮水困难的问题有效缓解,水利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围绕"打基础、调结构、建支柱、促增收"的工作思路,不断打牢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始终坚持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绿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烤烟、畜禽、林业、咖啡、茶叶、蔬菜、小米辣七个主要农产业得到巩固提升。

由于以上各项基础设施建成和实施,有力推动云仙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使烤烟、畜禽、林业、咖啡、茶叶、蔬菜、小米辣七个主要农产业得到巩固和提升。烤烟产业提质增效明显,完成烤烟种植面积9167亩,比20xx年增3344亩,烟叶、畜禽牧业,产业化步伐加快推进,建成大山脚、大荒地两个高标准肉牛饲养基地;建成常年无公害蔬菜基地160亩;咖啡产业发展迅速,蚕桑产业稳步发展;茶叶、橡胶种植稳中有升;小米辣品种推广种植效益明显。

2、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的要求,通过深入开展创新争优活动,认真抓好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活动,"公开承诺"、"评先竞旗"活动,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广大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党性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形成了党组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良好氛围,20xx年乡党委被区委命名为"五星红旗党委"。结合四群教育深入开展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建立科级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党建示范点制度,打造市、区、乡级4个示范点。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及目标考核机制和党建工作"双述双评"制度。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年内发展党员36名,转正40名。"三培养"活动,年内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5人,把党员培养成村组干部3人。为民服务五项制度得到落实,责任区和人民勤务员全覆盖。完成了乡、村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网络。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全乡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

三、云仙乡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一是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近些年,云仙乡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利用国家水利项目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改造了部分水利基础设施,建立了大量的水窖、水坝和小水塘,但任有大量的塘堰沟渠等水利设施多年投入不足,年久失修,抗旱、排涝设施老化,农业抗灾能力减弱,二是标准化农田比例不高,虽然近几年先后对大地、挖令村进行了土地综合治理,并建立骂木无公害大棚蔬菜基地,但是"田成块、路成网、渠相通、沟相连"的标准化农业比例低,综合生产效益低,三是农村生产生活"四难"问题突出,即行路难、用水难、看病难和信心交流比较突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太差。

2、农村基层运转困难,基层战斗力不强。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十分缓慢,村级公益事业长期投入不足,生产和生活条件难以得到改善;二是农村党员年龄偏大,干部待遇过低,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造成农村基层组织运转困难。

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增收渠道单一,农民增收困难。由于老百姓科技文化水平较低,守旧思想严重,传统观念难以改变,仍然以常规种植方式为主,种植作物仍为水稻、玉米常规作物为主,仍停留在小而不全的小农经济状态,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民的市场组织化程度不强,应对抗御市场能力弱,渠道单一,这些都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4、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实践告诉我们,要想使农富起来,使他们成为新型农民,不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不注重农村科技培训是不行的,没有高素质的文化,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我认为要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用5-20xx年的时间,建立培训示范基地,培养一些精通种植业、养殖业、畜牧特产业等技术能人,让每一个农民至少要有一个懂技术的明白人,要做好非农业的专业技术培训。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本人认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的问题。要借扶贫之机,尽力争取农村公路油路改造工程。人畜饮水工程及国家对卫生事业项目的投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这些工作,一步完不成的分两步,一年完不成的分两年,逐步解决。

二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对本乡干部的思想教育问题,与他们多交流,多谈心。同时,按照党员纳新的相关要求,做好老党员结对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拿计划、出实招,把那些具有共产主义理想,懂科技、能致富、会带头的年轻农民不断吸纳到党组织中来。比如,结合实际提出党员纳新新计划,按计划分到老党员头上,这样,即使老党员发挥了余热,又做好了党员纳新工作。要通过党建带团建、带妇建等工作,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加强科技培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技先行,才能不断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要结合发展产业的实际,每年举办种植、养殖的科技培训,逐步提高村民的科技素质。同时,要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引导村民树立文明新风,相信科学,破除守旧思想束缚,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四是切实抓好糯扎渡电站移民工作。云仙乡移民工作是乡内重点工作,全乡有8村民委员会55个村民小组涉及糯扎渡移民,搞好云仙乡移民工作,直接关系到全乡移民生存发展和社会安定团结。因此全乡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齐心协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分工协作,各司其职,整体推进。并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加强移民政策的宣传教育,提高移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同时要把移民政策认真及时地落实到位,真心诚意地关心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把移民安置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移民工程促进移民区更好更快地发展。

总之,近三个月的挂职学习,感觉受益匪浅,既看到了希望,更体会到肩头的责任之重。因此,我认为要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摸索出合适本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及方法,推进全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对该村经济发展提出的建议 篇三

群众观念、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在不同时代承载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都关系着事业的成败。现如今社会关系复杂,如何正确的做好群众工作不脱离群众,要把“四群”工作开展好,面临许多的问题,因此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改善人的生存环境仍然是今后扶贫工作的重点。在今后工作中加强基础实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社区位于xxxx景区核心,山高坡陡。自然环境恶劣,人居环境差,改善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是今后的工作重点,管委会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扶贫挂钩等项目,逐年加大对甲子村委会村道建设、引水工程建设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切实解决群众行路难、用水难等实际问题。

(二)重视文化扶贫。知识是一个地区实现跨越发展的。推进剂,今后五年,管委会要继续加大对甲子村委会的扶贫助学力度,使更多困难家庭的学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使“金秋助学”这一民心工程成效更实,影响更大,推动社区群众总体素质的提高。

(三)走进群众中去。明确工作目标,夯实工作基础,只有真正的解群众所需,才能把群众工作做好,只有真正从群众的角度出发,才能为群众谋取更大的利益;只有走群众路线,才能获得群众信赖和支持,也只有把群众工作做好做实才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xx人就是要加强与社区老百姓的沟通与交流,增强xxxx旅游区的发展是离不开社区群众的大力支持,树立构建和谐景区关键是要处理好与社区群众的关系。

(四)创新工作思路。把握工作环节,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作每一项工作都涉及到群众最切身的利益,因此在工作中要与群众紧密结合起来,把每一项工作都落到实处,认真对待群众中出现的矛盾纠纷。

(五)做好宣传工作。这些年来,虽然通讯发达,信息畅通但人与人的沟通越来越少,甚至于一种陌生的状态。这种情形下群众获得的信息多为道听途说、传来传去的多,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某些个体为自身利益而谣传。目前,特别是农村一年也就由村里组织社干部开一两次会议,宣传好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传达给他们真实的信息,带给他们真实的希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他们的价值取向,正确对待个体和集体利益,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利益,净化内心世界,坚定信念,激发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斗志和干劲,调动其创业的积极性。

总之,只要我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高度重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与民,真诚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正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把群众放在心上,我们的工作就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我们的事业就会生机盎然。

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 篇四

(一)自然环境因素。旱地多、水田少,坡地多、平地少,缺乏水资源,地势所属山区,水利条件差。

(二)文化素质不高。无技能资源,缺乏经济意识,缺乏文化必然导致观念落后,观念落后是贫困的根源。少数群众商品经济意识不强,视农为本,少许人依靠国家支持救济,“等靠要”思想严重。

(三)产业机构单一。社区自综合改革后,又重新从事农业生产,产业机构的调整落后,产业单一,像烤烟、药材种植起步晚,制约了发展。

群教育调研报告范文精选 篇五

自秀山街道办事处开展四群教育以来,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和部署,结合街道实际,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严格要求所分管的部门和站所认真开展好工作,深入村组,作好民情调研。

一、村情概况

万家村辖8个村民小组,XX年末,全村总人口4652人口,其中农业人口4578人。全村总耕地面积1583亩,全村经济总收入25372万元,人均经济纯收入5543元。

万家居委会唯一山区组白泥箐村民小组,地处街道办事处南边,距街道办各下所在地5公里,从居委会到该村民小组为水泥路面,交通方便。总人口161人。万家居委会截止目前,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该村主要产业为种植业。该社区设立党支部1个,现有党员20名,其中男性17人,女性3人。

近年来在国家三农政策帮扶下,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加之通海县委县政府加大蔬菜产业的发展,群众生活明显改善。据调查,单个农户家庭总经济收入高达百万元,最低仅有5000元,两极分化严重。村民主要以种植蔬菜和养殖蛋鸡为主要经济来源,由于今年受干旱、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现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种养殖。

二、入户调研经济收入情况

1、入户调研总户数、涉及总人数: 5户,共有人20口人。

2、调研户经济来源:种植业、养殖业、务工收入。

3、调研户经济总收入:5万元

4、调研农户反映的主要存在问题:经济来源单一、收入少,都存在一定的`困难程度。

三、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

1是自然灾害致贫。旱地多、水田少、缺乏水资源。地势所属山区,蓄水条件差,降雨量少,经常受旱,由于干旱已有三年没有收成,就连生活用水现在都成了问题。

2是文化素质不高,无技能资源,缺乏经济意识而引起的贫困。缺文化必然导致观念的落后,观念落后是贫困的根源。少数群众商品经济意识不强,视农为本,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昌险出外经营工商业;少许人依靠国家支持,救济的等靠要思想,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观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术,甘愿受穷。

3是因病、残致贫。因病、残导致贫困的原因。在调查中发现,生病无钱医治,在该村,农民收入本来就少,农民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生大一点的病,就会给贫困的家庭带来更加贫困,如果是大病,只有听天由命。另外家庭成中有残疾,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根源。

4是缺劳动力致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该村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部分村民纷纷外出打工,有的外出打工的收入远远多于农业收入,也许一个家庭有劳力外出打工,就能摆脱一个家庭的贫困。当然外出打工与外出劳动力的素质有关,素质越高,获得的劳务收入越多。

5是因建房致贫。由于生存问题,不得不建房。家庭收入少,建房后,家庭就会更加贫困。可能建房时借了一些债,后因种种原因,收入下降,而借的债又需要偿还,导致生活水平下降。

四、对该村经济发展提出的建议

(1)改善人的生存环境仍然是今后扶贫工作的重点。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白泥箐生存环境仍然是重中之重。政府在进行扶贫决策、安排扶贫资金时,首先要考虑到人的生存问题这一点。建议加强水利设施,推广节水农业种养植。

(2)要重视文化扶贫。该村文化落后,农民缺文化是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民文化素质低又是影响脱贫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扶贫一项重要工作。扶贫工作中应专门安排文化扶贫资金和项目,对农民进行文化培训和扫盲,帮助贫困地区提高文化,尤其对贫困地区农民要进行科技技术培训和职业培训,帮助农民实行科学种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

(3)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卫生扶贫工作。该村和其它村一样因病、残贫困的占贫困原因的人很多。现在不要说贫困人群看不了医,就连普通家庭也看病难,主要原因还是看病贵,什么手续费,门诊费,专家挂号费,治疗费等等造成老百姓不能看病。政府实施的扶贫计划,往往侧重于经济上的扶贫。应当把经济扶贫与卫生扶贫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实施医疗救助计划。把医疗救助计划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有机结合起来。

(4)有组织地引导贫困地区农民外出打工。一方面可缓解了该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重要的是出去的人开阔了眼界,见了世面,接受了新的观念。最终又带回了信息,产生了扩散效应。很多地方就是靠农民外出打工使农民脱贫致富。

(5)贫困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不容忽视。加强宣传,鼓励一个家庭只生一胎,提倡独生子女光荣,提高教学供养质量,为家庭输出可用人才。

本文由用户feng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npanclub.com/20593.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